映秀镇一碗水村大学生村医扎根基层 守护群众健康

【来源:汶川县人民政府_今日汶川】

(通讯员 王梦)自大学生村医专项计划实施以来,阿坝州已招录首批“00后”医学毕业生深入基层,有效缓解乡村医疗资源短缺、人才断层问题。映秀镇一碗水村新生代村医通过全天候坐诊、入户巡诊等方式,为村民提供基础诊疗、慢病管理等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看病“最后一公里”难题。

“杨医生,我这两天血压是不是升高了,请帮我看一看。”当地78岁的村民胡锡琼来到映秀镇一碗水村卫生室,22岁的村医杨照均麻利地为老人测血压、查血糖,叮嘱老人注意事项,周到细致的服务让胡锡琼十分满意。“现在村里天天有医生上班,给我们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真的是太好了。”

2024年12月,杨照均通过阿坝州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招录,成为全州首批大学生村医。初到一碗水村,现实给他浇了盆冷水。“起初,刚来到村卫生室的时候,明显感到实际上与想象上差距还是很大,因为村里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年轻人都在外打工,尤其是到了冬天,老年病进入高发期,有些老人连降压药都按时吃,我作为村医生,肩上的责任感觉还是很大。”回忆起刚刚上班时的场景,杨照均直挠头。短短几个月,在镇卫生院“老”医生“传、帮、带”下,杨照均慢慢熟悉了业务,如今在乡村医生的岗位上,杨照均越来越得心应手,他的一步步成长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村民高付军高大爷说:“别看小杨医生年轻,但是心细得很,对我们这些老人很关心,就像我们自家的孩子一样贴心。”“乡亲们把健康托付给我,我就得把根扎在这里。”杨照均一边翻看着写满笔记的工作手册一边告诉记者。从手足无措到独当一面,杨照均这个“00后”村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担当。

据了解,大学生村医专项计划既是青年人才服务基层的“青春工程”,更是夯实乡村振兴健康根基的“民生工程”,让更多“白大褂”在田野乡间绽放青春之光,为健康中国注入青春力量。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 高价网购“特效药” 社区网格员帮忙退货并要回全款

      本报讯(记者 李涛)八旬老人刷短视频,看到有博主推荐能治疗失眠的“特效药”,当即花费2000元下单购买。收到货后却发现,这是一款调理脾胃的中成药,很多药店能买到,且售价很低。7月13日,网格员与网店商家沟通,帮忙退了货,并要回了全款。  家住西矿街260号院的张大爷有失眠的毛病,此前曾购药调理,

    2025-07-24 07:13:00
    0
  • 乡村建设不是浪漫的田园牧歌,而是现代性危机倒逼的文明自救

    《温道撷萃:思想的自觉》汇集了 “三农” 问题学者温铁军及其团队数十年深耕乡村建设及国际研究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思考。本书以“百年乡建”为主线,揭示了自清末民初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与农民群体在现代化浪潮中寻求乡村自主发展的不懈努力。从张謇的“村落主义”、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到晏阳初的平民教育运动,书中通

    2025-07-22 17:14:00
    0
  • 集美大学实践队东山调研:“红蓝融合”促振兴,青春赋能绘新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青春之力赋能乡村振兴和区域高质量发展,7月9日至11日,集美大学“寻脉谱章”实践队前往漳州市东山县,开展“探寻领袖精神脉络,谱写产业振兴华章”主题实践活动,深入调研乡村振兴与海洋经济发展,为东山高质量发展贡献青

    2025-07-12 21:24:00
    0
  • 咸安:党建赋能,蹚出强村富民新路子

    本报记者 周荣华 刘子川 通讯员 吴超志 金婷婷掌上咸宁报道7月2日,走进咸安区横沟桥镇长岭村,处处遍布翻新的房屋,微车间内村民忙着加工头饰发卡,高标准农田建设已近尾声,研学基地已建成,房前屋后清洁整齐,一片欣欣向荣。宽阔平坦的村湾干道,别致典雅的知青小屋,整饬一新的干渠水坝,火热的休闲农业……一幅

    2025-07-12 20:04:00
    0
  • 昆明“揭榜招贤”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掌上春城讯 7月8日,昆明市2025年“寻找乡村振兴共富合伙人·揭榜招贤”活动在盘龙区举行。这场别开生面的发布会,展示了昆明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组织工作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思路。124个带着泥土芬芳的发展机遇集体亮相,向全国发出诚意满满的“英雄帖”。创新机制破解乡村集体经济壮大难题实施村级集体经济项目“

    2025-07-10 08:40: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