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项目省级财政支持资金2000万元!广东出台“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片区培育项目申报指南

    南方日报讯(记者/黄进 通讯员/粤农轩)4月8日,笔者从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官方网站了解到,《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片区培育项目申报指南》(以下简称《申报指南》)正式印发,明确经遴选确定的省级典型村片区培育项目,省级财政支持资金2000万元,其中不少于50%的省财政资金应通过“补改投”方式支持乡村产

    2025-04-09 09:13:00
    0
  • 多元化业务织就“家门口”就业服务网

    原标题:来宾市宏业劳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多元化业务织就“家门口”就业服务网来宾日报记者 张朝广 文/图4月16日晚,记者走进来宾市宏业劳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宏业公司”)的家政培训室,37岁的韦海连正专注地练习婴儿抚触手法。“我从网上了解到来宾在招聘高级月嫂,刚好人社部门联合宏业公司开展免费

    2025-04-21 11:52:00
    0
  • 技能点亮乡村振兴之路,这15位云南师生将在上海实现烘焙梦想

    4月2日,由乐斯福中国与上海喜中慈善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燕子青焙师计划”开营仪式在乐斯福中国总部启幕。上海市合作交流办、徐汇区政府合作交流办、上海援滇工作组及两地职校代表、社会组织代表等与14名来自云南元阳县的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公益项目扬帆起航。自2021年启动以来,“燕子青焙师计划

    2025-04-02 21:32:00
    0
  • 玉门: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近年来,玉门市黄闸湾镇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征程中成果斐然。通过多维度发力,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化建设持续加强,乡村旅游蓬勃兴起,全方位提升乡村的外在风貌与内在品质,为村民打造更便捷的生产生活环境,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产业升级,点燃经济增长新引擎黄闸湾镇紧握产业发展这一关键,将其作为巩固

    2025-04-16 16:22:00
    0
  • 传媒观察 | 2025新春走基层:锤炼作风、改进文风、传承新风

    编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进入第十五个年头的“新春走基层”活动展现新气象、新活力。来自19家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的2200余名记者和全国性行业媒体的3500余名记者奔赴田野乡村、厂房社区,走得远、走得深、走得实,持续推进转作风、改文风。从大国工程到深

    2025-03-31 17:26:00
    0
  • 春色(460) | 上游主题摄影征稿作品展——李永勤作品

    蛇年春日,繁花似锦,春光如诗。摄影人在温暖的季节里迎来创作的黄金时刻。上游新闻“春色”主题摄影作品展,诚邀摄影师们用镜头定格春暖花开的美丽景色,用光影记录这个季节独有的诗意与美好。《乡村美景入画来》组照一 上游拍客 李永勤 摄于重庆市垫江县《乡村美景入画来》组照二 上游拍客 李永勤 摄于重庆市垫江县

    2025-04-10 08:47:00
    0
  • 体验馆成“打卡地”,泰兴推动国防动员教育与文旅发展融合

    今年3月以来,泰兴市黄桥镇祁巷村国防动员体验馆成为一处“打卡地”,吸引了大批游客和学生团体前来参观学习。据统计,该馆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800人,创下开馆以来客流新纪录。祁巷村国防动员体验馆是泰州市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国防教育基地之一,依托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国防教育特色资源,打造了集理论培训、实践操作、

    2025-04-06 14:50:00
    0
  • 南召县崔庄乡:以“三变”促“三增”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郭子通近年来,南阳市南召县崔庄乡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区,紧紧围绕“盘活资源资产,强产业扩增收”的工作思路,依托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深入探索实施农村“三变”改革,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整合各类资金,不断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模式,以“三变”促“三增”,让村集体经济壮大起来,

    2025-04-16 17:42:00
    0
  • 【微言】让“甘味”更响亮

    来源:【新甘肃】马慧珺厚道甘肃,地道甘味。“甘味”农产品近年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麻辣烫带火甘谷辣椒,天水花牛苹果销售火爆,浆水酸奶、甜醅子等小吃“破圈”……“甘味”品牌奋力走上“顶流”之路。“土特产”成“金招牌”。2024年全省“甘味”农产品销售额达309亿元;定西马铃薯已成为全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

    2025-04-01 09:26:00
    0
  • 映秀镇一碗水村大学生村医扎根基层 守护群众健康

    【来源:汶川县人民政府_今日汶川】(通讯员 王梦)自大学生村医专项计划实施以来,阿坝州已招录首批“00后”医学毕业生深入基层,有效缓解乡村医疗资源短缺、人才断层问题。映秀镇一碗水村新生代村医通过全天候坐诊、入户巡诊等方式,为村民提供基础诊疗、慢病管理等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看病“最后一公里”难题。“杨医

    2025-04-10 16:58: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