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百千万”分之一①|青年“慢改”古村 返乡“快意”织梦

    开栏语有人用咖啡茶香唤醒老宅,有人以刻刀雕琢乡村新生,有人让金融暖流涌进受灾厂房,有人跨越海峡两岸筑起新农人的中国梦……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点点星火,正共同点亮“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新画卷。每个人都是“百千万工程”的参与者、奉献者,也是“百千万工程”的获益者、见证者。今起,广州日报推出《我是“

    2025-05-27 07:07:00
    0
  • 传媒观察 | 2025新春走基层:锤炼作风、改进文风、传承新风

    编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进入第十五个年头的“新春走基层”活动展现新气象、新活力。来自19家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的2200余名记者和全国性行业媒体的3500余名记者奔赴田野乡村、厂房社区,走得远、走得深、走得实,持续推进转作风、改文风。从大国工程到深

    2025-03-31 17:26:00
    0
  • 集美大学实践队东山调研:“红蓝融合”促振兴,青春赋能绘新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青春之力赋能乡村振兴和区域高质量发展,7月9日至11日,集美大学“寻脉谱章”实践队前往漳州市东山县,开展“探寻领袖精神脉络,谱写产业振兴华章”主题实践活动,深入调研乡村振兴与海洋经济发展,为东山高质量发展贡献青

    2025-07-12 21:24:00
    0
  • 春色(460) | 上游主题摄影征稿作品展——李永勤作品

    蛇年春日,繁花似锦,春光如诗。摄影人在温暖的季节里迎来创作的黄金时刻。上游新闻“春色”主题摄影作品展,诚邀摄影师们用镜头定格春暖花开的美丽景色,用光影记录这个季节独有的诗意与美好。《乡村美景入画来》组照一 上游拍客 李永勤 摄于重庆市垫江县《乡村美景入画来》组照二 上游拍客 李永勤 摄于重庆市垫江县

    2025-04-10 08:47:00
    0
  • 临颍县大郭镇:千人徒步研学奏响奏响文旅融合新乐章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通讯员 张琦研学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乡村是开展高质量研学旅游的重要空间。近年来,临颍县大郭镇胡桥村依托林下经济,盘活资产资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新打造蝈蝈乐园研学基地项目,着力布局文旅融合新业态,建设“文旅+研学”新赛道赋能乡村振兴。近日,以“脚步丈量胡桥乡村美 汗水浇

    2025-04-29 15:48:00
    0
  • 东湖评论:消费增速创新高 中国经济稳步前行

    中国经济看消费。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实现了2024年以来月度最高水平。限额以上单位中,近九成商品类别零售额实现增长。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假日消费持续增长,县乡消费活力增强。这些数据和态势充分表明我国提振消费的各项政策持续显效,消费市场活力

    2025-06-21 13:35:00
    0
  • 体验馆成“打卡地”,泰兴推动国防动员教育与文旅发展融合

    今年3月以来,泰兴市黄桥镇祁巷村国防动员体验馆成为一处“打卡地”,吸引了大批游客和学生团体前来参观学习。据统计,该馆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800人,创下开馆以来客流新纪录。祁巷村国防动员体验馆是泰州市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国防教育基地之一,依托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国防教育特色资源,打造了集理论培训、实践操作、

    2025-04-06 14:50:00
    0
  • 南召县崔庄乡:以“三变”促“三增”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郭子通近年来,南阳市南召县崔庄乡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区,紧紧围绕“盘活资源资产,强产业扩增收”的工作思路,依托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深入探索实施农村“三变”改革,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整合各类资金,不断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模式,以“三变”促“三增”,让村集体经济壮大起来,

    2025-04-16 17:42:00
    0
  • 毕节大屯:儿童节里的“非遗”传承

    近日,毕节市七星关区大屯彝族乡三官小学举行了“牢记党的教导 争做强国少年”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暨文艺赋能乡村振兴文艺汇演。来自三官小学的同学们热情洋溢,表演了《阿西里西》《爱跳舞的小怪兽》《采茶》《王二小》《长津湖》《中国字中国人》等文艺节目。大屯彝族乡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拥有10多项省、市、县级非

    2025-06-02 11:05:00
    0
  • 【微言】让“甘味”更响亮

    来源:【新甘肃】马慧珺厚道甘肃,地道甘味。“甘味”农产品近年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麻辣烫带火甘谷辣椒,天水花牛苹果销售火爆,浆水酸奶、甜醅子等小吃“破圈”……“甘味”品牌奋力走上“顶流”之路。“土特产”成“金招牌”。2024年全省“甘味”农产品销售额达309亿元;定西马铃薯已成为全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

    2025-04-01 09:26: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