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过完六月,还是六月!

一些细心的公众发现,7月24日是农历六月的最后一天,转天,也就是7月25日,并没有迎来农历七月初一,而是闰六月初一。这是怎么回事呢?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解释说,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它是兼顾月球绕地球运行周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而制定的一种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


农历月以月球绕地球运行周期即朔望月为准,朔望月平均长度是29.53天,累积12个朔望月,也就是一个农历年的长度,为354天或355天,与一个回归年(365.24天)相差11天左右。“经年累月”下去就会发生农历年的月份与季节不能对应、寒暑颠倒的现象。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考虑到这一点,在编制历法时,为使每月中都含有月相的意义,就以朔望月为主,同时兼顾一年的寒暑季节变化,采用置闰月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是在19年中安排7个闰月,这样一来,农历年的平均长度和回归年的平均长度就基本相符了。


杨婧介绍,置闰的规则不是随机的,而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来确定。二十四节气是将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即黄道,以15度为间隔等分为24份,又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二者相间排列。农历历法规定,每个农历月都有一个中气,如果某个月中不包含中气,就算作上一个月的闰月,称为置闰。


今年7月22日(农历六月二十八),是中气大暑,下一个中气处暑在8月23日(农历七月初一),这当中的7月25日至8月22日的农历月中只有一个节气立秋,没有中气,所以这个农历月就定为闰月。因为上一个月是六月,所以这个闰月就称为“闰六月”,共29天。


杨婧表示,闰六月并不罕见,本世纪这100年里共有六次,分别是2017年、2025年、2036年、2055年、2074年和2093年。


很多人将近期的极端炎热天气与闰六月相关联。“闰六月只是一种正常的历法现象,无关气候异常。”杨婧说。

来源|新华社

相关文章

  • 是的!过完六月,还是六月!

    一些细心的公众发现,7月24日是农历六月的最后一天,转天,也就是7月25日,并没有迎来农历七月初一,而是闰六月初一。这是怎么回事呢?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解释说,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它是兼顾月球绕地球运行周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而制定的一种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农历月以月球绕地球运

    2025-07-25 08:59:00
    0
  • 数字技术介入 幼儿园教学变了样

    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幼儿园的教学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新技术、新工具的影响。杭州市萧山区开悦幼儿园作为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学前教育试点园,教师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前提下,创造性应用信息化工具、数字化系统、AI等手段,丰富幼儿园的活动内容,更新教学方式,构建全新的师幼互动样态。1教学手段新颖,创生

    2025-04-06 10:30:00
    0
  • 今日清明 春风轻拂

    春风轻拂万物在天地间尽显蓬勃生机今日20时49分我们将迎来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清明清明有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rú)三候虹始见清明时节气温转暖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色农事方面早稻正抢抓农时进行插秧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为丰收打下基础明前茶的采摘进入了高峰期茶园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清明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一

    2025-04-04 11:03:00
    0
  • 二十四节气|清明三候:天地万物的奇妙变迁

    清明初候·桐始华——天地澄澈,心也澄澈清明,大节也。二十四节气中,唯清明兼具节日身份,为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又与春节、端午、中秋并称为四大传统节日。清明在中国人生活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经典吟唱,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但清明的内涵太过丰富和厚重,远非这样的集

    2025-04-04 07:01:00
    0
  • 老外聊节气|二十四节气之清明

    大家好,我是来自越南的嘟嘟,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清明,一个将“节气”和“节日”叠加的双重文化符号。作为节气,它标志着春耕时令,俗话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作为节日,人们祭祖扫墓、踏青游春。唐朝诗人杜牧,千年前就预言了它的BGM:“清明时节雨纷纷”——是下雨天,也是老天爷给思念开了“

    2025-04-03 22:16: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