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怎么今天在这里来发种子?”“为了给大家带来方便呀,大家不用往村委跑路,这样又省时又省钱。”一袋袋种子整齐地摆放着,村民在蹇应国的组织下排起了长队,按照流程,逐项登记个人信息,按照今年的种植需求,有序领取玉米制种种子。
人群中蹇应国反复叮嘱着注意事项,核对领取农户的信息。“大家都领到种子没有?”“一窝点3颗或4颗,大家要记住啊!”
“记住了,蹇书记!”人群中传来齐声回答。
“蹇书记工作很负责,也很关心群众,为我们解决困难,指导我们如何发展种植,想办法创造收入,服务群众做得很好。”太平自然村郭毅点赞道。
在蒲场镇,儒溪村党总支书记蹇应国既是村民眼中辛勤的“村书记”,也是群众心声的“代言人”。扎根乡土,他用行动履行了“双重身份”。出生于1971年的他,在参加村里工作之前有着22年的务农经验,他深知农业发展对于农村的重要性,2021年当选村书记的他,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为村里找到一个可行的产业发展路子,从此,他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直至蒲场镇招引玉米制种公司落地。
考察、自学、寻找适宜种植土地、提前预防虫害、烘干……在尽可能考虑到玉米制种产业每一步的工作之后,蹇应国召集村干部和另一位县人大代表杨庚生率先试种起来,直至取得不错成绩,才发动村民种植。
“蹇书记对这个产业非常重视,无论是试种的时候还是正式发展起来以后,经常指导我如何更好地推进工作,‘监督’我人有没有常在地里打转,土地办得怎样,什么时候播种……”谈起对于蹇应国的评价,杨庚生坦言用“田保姆”形容不足为过,发种子、发肥料要亲自前来,播种时指导农户、传授取经,同为县人大代表,杨庚生都为蹇应国对待工作的认真程度所折服。
“发展产业,要带头干,不管失败和成功,要想方法,找路子,找政策,谋出路,增加经济收入,群众才拥护和相信。”带着这份坚定的信念,蹇应国带着干部在儒溪村发展了红旗、朝阳办两个玉米制种示范点,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得到了周边农户认可。截至目前,全村玉米制种种植面积已扩大至1200余亩。同时,特色锌晒水稻发展至300余亩,玉米套大豆种植面积达980亩,高粱种植面积达1500亩……
2022年,儒溪村打破了村集体经济为零为负的历史,积累了38万多元。村集体兜里有钱,村民手里有钱,才能更好地带动村子发展。翻开蹇应国笔记本中的备忘录,一条条他在群众会上向村民承诺的任务正逐项完成。村委至板仓坝路段新建错车道14处、维修硬化红旗、联营、联盟三个组的组合路合计1440米,惠及1200余人。
“一个人大代表就是一面鲜活旗帜。蹇应国同志积极发扬热心为民,勇于担当的优良品质。投身于乡村振兴工作,在产业发展上体现了引领示范作用,团结儒溪干部群众推动产业落地生根,带头践行乡风文明,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人大代表家国情怀,树立了人大代表的时代形象。”蒲场人大主席余兴泽对蹇应国的工作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正值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大好时节,沿途走来,儒溪村道路两旁沟渠干净整洁,垃圾箱堆放整洁有序,绽放的油菜花孕育着春的希望,勤劳的群众怀揣着对丰收的企盼辛勤耕耘。而刚午饭结束后的蹇应国又开始了另一项重要的任务。
“你家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没?要一起践行好我们的村规民约噢。”在村委的办事窗口,处理完村民办理的业务后,他总要问上一句。作为乡风文明的宣传者、推动者、实践者,蹇应国经常入户宣传乡风文明法规政策,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并带头签订了移风易俗承诺书。
2025年,在蹇应国的提议下,儒溪村将严禁滥办酒席,树立良好榜样家庭纳入了村规民约中,村委宣传栏中不但张贴着详细的“村规民约”方便群众观看,还会定期公开乡风文明建设红黑榜,督促村民移风易俗良好风气落地生根。
蹇应国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要关注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需求,鼓舞他们一起加入共管、共治、共享,比如我们村的路好了,灯亮了,只是人居环境改变了,还要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才能真正有利于我们服务三农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以责任诠释担当,以初心践行使命,蹇应国用饱满的工作热情、强烈的使命担当、过硬的能力素质和良好的作风形象,展现了一名优秀人大工作者的政治素质与责任担当。


主办:中共绥阳县委宣传部
承办:绥阳县融媒体中心
监制:石芝谋 | 总编辑:卢永贤
副总编辑:彭坤煜 陈霞
责任编辑:周丽蓉 | 责任校审:卢永贤
全媒记者:黄梅梅 王泽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