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城乡融合进行时】绘就全域融合新图景——金昌市城乡融合空间规划工作综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这是大势所趋。


在河西走廊的戈壁与绿洲之间,金昌市正以空间规划为纽带,串联起城乡要素流动的动脉。这座曾以“镍都”闻名的工业城市,如今通过制度创新、资源整合与多元实践,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路径。


规划引领

全域规划下的城乡功能互补


2023年春天,永昌县南坝乡何家湾村村民李桂芳站在曾经的荒山上,看着眼前新栽种的213.3公顷桃树、杏树,忍不住感慨道:“谁能想到这片荒凉杂乱的石头山,现在成了我们的‘花果山’!”随着《城乡空间融合专项规划》的实施,南坝乡将生态修复与乡村旅游结合,建设了星空营地、山地步道和特色果林,将213.3公顷废弃矿坑改造成梯田式经济林,种植桃树、杏树和沙棘。2024年“五一”期间,李桂芳家的农家乐挤满了游客,单日营业额突破2000元,“城里人来这儿游玩摘果子,我们的腰包也跟着鼓起来了”。



南坝乡花果山的新生并非偶然,这一实践正是金昌市“一核引领、双区并进”空间格局的缩影。以中心城区为“融合引擎”,基础设施不断向乡村延伸——金川区宁远堡镇将城市供水管网接入10个行政村,2.3万村民喝上与城区同质的自来水;永昌县东寨镇依托城区医疗资源建立“医共体”,乡镇卫生院与市人民医院实现远程诊疗系统全覆盖。“现在做心电图,数据直接传到市医院,半小时就能出结果。”东寨镇村民王建国说。


——逐步完善产城融合布局。积极落实全省城乡空间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要求,编制完成《金昌市城乡空间融合专项规划(2023—2030年)》,划定中心城区城乡空间融合过渡区,构建“双核引领、多点带动、三带织城、五区共进、枢纽贯通”的空间结构,为构建协调有序的城乡融合体系提供空间保障。《规划》在市域范围内构建“一核引领、双区并进、六圈共兴、轴带串联”的城乡空间融合新格局,明确城乡空间融合示范区和城乡空间融合延展区的空间融合模式及空间组成形态。在中心城区范围内明确具体任务和建设内容,包括示范区范围划定、空间规划格局优化、更新改造“城乡接合部及工农结合部”以及城乡空间融合过渡区内基础设施延伸和公共服务设施共享等,为下一步重点任务和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规划依据。


——加快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我市组织编制了市、县、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并推动实施,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划定耕地保护红线12.24万公顷、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10万公顷,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038.91平方公里(约合10.39万公顷),划定城镇开发边界153.75平方公里(约合1.54万公顷)。细化主体功能区,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空间布局,构建现代农业规划格局,形成“两屏两廊、一带多点”的生态保护格局,确立“一核两极多点、一纵两横多联”的城镇空间结构。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


制度突破

以创新机制推动城乡融合治理


“咱们村口的老校舍能不能改造成活动中心?”“农机具乱放的问题得解决!”2023年深冬,朱王堡镇流泉村村民刘志刚家的土炕烧得暖烘烘的,驻村规划师和12位村民围坐在炕桌前,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诉求。在流泉村,这样的“炕头议事会”开了不下30场。


“送规划下乡”行动正在重塑乡村肌理,制度创新更渗透在治理细节中。双湾镇陈家沟村通过“规划师+乡贤+网格员”协同机制,在2023年村庄规划调整中收集村民意见1.2万条。“最受欢迎的是农机停放场方案,支持率86%。”村支书赵辉文指着村里新建的场地说。如今,拖拉机和收割机整齐排列,彻底解决了农具占道问题,这个身兼省级美丽庭院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多项荣誉的美丽村落,变得更加整洁有序。


金昌市将全市范围划分为6个片区,采用“1+1+N”模式,组建4个乡村规划师团队,为红山窑镇、新城子镇、南坝乡、宁远堡镇等乡镇配备了34名乡村规划师,参与乡村规划工作,并开展驻镇乡村服务,采用一对一辅导方式,对乡镇有关工作人员进行手把手教学、面对面指导,培养乡土规划专业人才。同时,选取10个有条件的村开展“送规划下乡”工作,配备了由清华规划院专家领衔的乡村规划师团队全过程“陪伴式”服务,全面指导规划建设,为村庄集中居民点规划落地实施,打通“最后一公里”,有效保障村庄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实施。


为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金昌市创新“1315”村庄规划工作法,完成25个乡村建设示范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并批复实施,稳步开展剩余乡村建设示范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和报批工作,接续推进“送规划下乡”服务,4个“送规划下乡”示范点村庄规划交付乡镇实施。



在加快推动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处置方面,金昌市积极对接自然资源部土地二级市场线上交易平台,使用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平台进行交易,有效推进我市存量土地交易。以国土三调及历年变更调查成果为底图,通过内业图斑排查和外业实地核查,精准确定中心城区批而未供、闲置土地、低效用地面积和位置,分析造成土地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原因,制定了《金昌市处置批而未供及闲置低效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攻坚方案》,逐宗逐类推动化解。结合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加快腾退农村宅基地拆旧复垦力度,对腾退的宅基地,优先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乡村产业融合项目用地,鼓励有条件的村镇打造“共富车间”、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新型经济组织,推动农村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发展壮大,使村民可以就近就业,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有效满足了“稳得住”到“生活好”的所思所盼。


要素融通

从物理连接走向价值共生


清晨5点的永昌县水源镇,露水还未从胡萝卜叶上滑落,种植大户张万年已带着20名工人下地采收。随后,亮澄澄的胡萝卜经过分拣、清洗,直接装入冷链车。“8点前送到城区中央厨房,中午就能发往全国。”张万年擦着汗说。他身后的万亩基地与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园形成“前园后厂”的模式,2023年带动80户农民亩均收益提高30%。这种城乡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也让56岁的村民王翠花找到了新工作:她在食品加工厂负责胡萝卜切片,每月能挣3200元。“以前除了地租再也没啥收入,人也闲着。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得还多。”王翠花说。



公共服务均等化正在消融城乡边界。2024年3月,永昌县东寨镇双桥村村民李秀兰刷老年卡坐上了新开通的城乡公交,随着车辆的行驶,车窗外的田地与戈壁逐渐被楼宇取代。“以前去县城看孙子得自己想办法找车,现在70岁以上免费坐车,十几分钟就到县城了。”教育融合更显温情:在金川区第二小学的“同步课堂”上,宁远堡镇中心小学学生赵小雨正通过5G网络与城区孩子同画一幅画。“屏幕里的同学教我画骆驼,我教他们画麦穗!”小姑娘举着画作,脸上泛着红晕。


金昌市组织编制完成了城市社区生活圈、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完成了龙首新区西宁路以北长春路以西地块、中心城区5#区、重庆路以北河雅路以西地块等重点区域控规编制。开展了城市形象标识设计、城市控规单元划分、中心城区8#区、13#区局部地块控规调整修改等工作,为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质奠定基础。


从荒山开发到乡村振兴,从规划师驻村到城乡公交一体化,一幅功能互补、生态共生的融合画卷渐次展开。金昌市用实践证明:城乡融合不是简单的空间拼接,而是通过制度创新激活要素流动,通过文化共融重塑价值认同。当规划之笔勾勒出功能互补的格局,当具体而微的案例汇成融合发展的整体,金昌正在河西走廊上描绘着新时代的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新图景。(图片来源于网络)


记者:张可乐

来源:镍都金昌客户端


编辑:魏戈琪

责编:闫 瑾 刘欢欢

审核:马丰友


相关文章

  • 集美大学实践队东山调研:“红蓝融合”促振兴,青春赋能绘新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青春之力赋能乡村振兴和区域高质量发展,7月9日至11日,集美大学“寻脉谱章”实践队前往漳州市东山县,开展“探寻领袖精神脉络,谱写产业振兴华章”主题实践活动,深入调研乡村振兴与海洋经济发展,为东山高质量发展贡献青

    2025-07-12 21:24:00
    0
  • 昆明“揭榜招贤”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掌上春城讯 7月8日,昆明市2025年“寻找乡村振兴共富合伙人·揭榜招贤”活动在盘龙区举行。这场别开生面的发布会,展示了昆明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组织工作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思路。124个带着泥土芬芳的发展机遇集体亮相,向全国发出诚意满满的“英雄帖”。创新机制破解乡村集体经济壮大难题实施村级集体经济项目“

    2025-07-10 08:40:00
    0
  •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江西一局长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曾改过年龄

    据江西省赣州市纪委监委7月9日消息:赣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余钟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目前正接受赣州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赣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网站介绍,余钟华,男,汉族,中共党员,1973年3月出生,大学学历。公开信息显示,余钟华曾改过年龄。余钟华曾任赣州市委

    2025-07-10 01:14:00
    0
  • 蒋文定在中心城区调研水电气迎峰度夏工作

    【来源:九江市人民政府_今日九江】7月4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蒋文定在中心城区调研水电气迎峰度夏工作。他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科学调度、精准发力,全力以赴做好迎峰度夏各项工作,确保群众生活和企业生产平稳有序,以高质高效要素保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政府秘书长欧阳新华参加。市中

    2025-07-06 04:30:00
    0
  • 五年过渡期将满,河南如何接稳脱贫“接力棒”? | 大象时政+聊会儿

    今天,全省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召开。有些朋友可能会纳闷:脱贫攻坚不是几年前的工作吗?怎么还在研究这事?没错!2021年2月,国家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历史性地甩掉了绝对贫困的帽子。但是,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对刚脱贫的县,设立5年的过渡期,过渡期

    2025-06-25 19:15: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