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亏掉14.6亿,关店232家,永辉董事长张轩松:继续关店,和胖东来合作模式不变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刘婷

名创优品入主、胖东来调改后,永辉超市(601933.SH)仍在亏损。

4月25日,永辉超市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度报。2024年,永辉超市营业收入675.74亿元,同比减少14.07%;净利润-14.6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亏损1.36亿元。2021年至2024年,永辉超市共亏损约95亿元。

进入2025年,永辉超市净利润跌势仍在继续。2025年一季度报告显示,永辉超市实现营业总收入174.79亿元,同比下降19.32%;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下降79.96%。

在连续四年净利润为负后,永辉超市迎来了剧烈的治理变革。随着零售行业资深玩家名创优品的入局,公司内部的改革也随之按下加速键。

2024年9月23日晚,名创优品(09896.HK)公告称,拟以63亿元收购永辉超市29.4%的股份。交易完成后,名创优品将成为永辉超市的第一大单一股东。

股权更迭之后,永辉超市的内部变革步伐明显提速。

今年3月,永辉超市董事会换届,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担任永辉超市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叶国富表示,改革小组将推进三大变革。第一是组织变革,大力推进精简高效的组织架构;第二是运营变革,继续推动学习胖东来模式;第三则是供应链变革,大力推进裸价、直采和自有品牌开发。

同时,叶国富宣布,2025年永辉超市将关店250至350家,计划至2026年完成所有存量门店的调整。

具体到执行层面,永辉的关店动作已在财务数据中有所体现。财报显示,2024年全年,永辉超市关闭232家尾部门店;平均每天关掉约0.64家店,相当于约两天关一家。今年一季度,永辉超市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73家门店。以此计算,2025年一季度,永辉超市共关闭41家门店。

图源:图虫创意

为了这场改革,永辉超市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2024年财报中,永辉超市指出,收入下滑主要是由于公司主动进行门店优化以及战略和经营模式转型,尽管截至2024年底公司共完成了31家门店的调改,且调改门店迅速大幅提升客流和销售额,但这些门店主要是在下半年调改开店,且门店数占比不大,对公司2024年收入整体影响不大。

4月28日,在永辉超市的业绩说明会上,永辉超市董事长张轩松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消费尚待提振的周期,长期亏损的门店需要关闭,“2025年仍有要关闭的门店”。

当被问及调改门店的开店计划和公司门店数量计划时,张轩松表示,公司的工作重心是完成现有门店的调改以及尾部门店的优化,会在公司整体或局部区域进入完全健康经营状态之后开始开拓新店。

与关店同步推进的,是永辉在门店端的调改升级。2024年,张轩松带队前往拜访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开启了双方的合作。此后,永辉在全国范围内陆续推进门店的自主调改。

叶国富表示,永辉超市必须要调改,“胖东来模式”是中国超市唯一的出路,永辉超市将坚持走“胖东来模式”的品质零售路线。

但改革并非一帆风顺。永辉试图将“东来模式”彻底植入自身体系,但这一模式本身也面临变数。

4月9日,胖东来发布15页声明,强调其帮扶模式以推动行业进步为初心,但承认近年调改合作企业导致自身阶段性销售损失累计达19亿元。此前,胖东来对永辉等企业实施供应链优化、员工待遇提升等帮扶,虽助力部分企业转型,但过度资源倾斜对自身经营造成压力。

在此背景下,永辉与胖东来的合作模式是否会发生变化?对此,张轩松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永辉超市将)坚持东来模式,(双方合作模式)不会发生变化”。

除了门店调改与关店,供应链体系的重塑,成为永辉超市转型成败的另一关键。业内普遍认为,供应链是永辉改革中最需要率先破局的环节。

和弘连锁咨询总经理文志宏表示,包括永辉超市在内的大多数超市,所采取的供应链模式是KA模式(即传统的大客户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供应商要进入超市需要交进店费、货架费、促销费等各种费用,这能为超市带来后台毛利,但却导致了一个结果,即时常忽略顾客的真正需求,导致低需求产品充斥货架。

永辉超市在2024年财报中指出,接下来公司首先需要进行供应链变革,与核心供应商共筑品质基石。第一,聚焦核心供应商,打造品质永辉的供应链体系;希望与供应商保持简单、真诚、阳光的合作关系。 第二,聚焦核心大单品,目标是跟供应商一块孵化100个亿元级单品,成为公司的品质首选。第三,聚焦长期主义,与核心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深度合作。

关于供应链的改革方向,张轩松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永辉超市走品质零售,聚焦核心供应商,去KA、立CA(即以消费者为核心的联盟模式)。

事实上,在供应链改革方向上,叶国富早已“剧透”。

3月29日,叶国富在永辉超市2025年度全球供应商大会上表示,永辉超市将聚焦核心供应商、聚焦核心大单品、聚焦长期主义,推动永辉转型升级。接下来,他还将亲自筛选永辉超市首批200家核心供应商,并与供应商董事长建立年度对话机制。

当下,永辉内部的调整正在提速,但连续四年的亏损,已经让市场的耐心接近临界点。在股权、门店和供应链这三条主线上,永辉超市必须进行一场大刀阔斧的手术。留给它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相关文章

  • 资本圈|央行上海总部: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5630亿元;宇树科技开启上市辅导

    央行上海总部: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5630亿元 同比少增1210亿元7月18日,央行上海总部报告显示,6月末上海本外币贷款余额12.85万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12.26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比上月末低0.5个百分点;外币贷款余额824亿美元,同

    2025-07-20 00:01:00
    0
  • 中国发布丨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 国民经济迎难而上、稳中向好

    中国网7月15日讯7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就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介绍,上半年,国民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生产需求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初步核

    2025-07-15 11:13:00
    0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 同比增长5.3%

    今天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上半年,我国有效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国民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来源:央视新

    2025-07-15 10:31:00
    0
  • 万科A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00至120亿,万科回应:对业绩亏损深表歉意

    7月14日晚间,万科A(SZ000002,股价6.66元,市值794.6亿元)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预告称,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0亿元-12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98.52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亏损95亿元-11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76.13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亏损

    2025-07-15 10:10:00
    0
  • 浙商银行迎来"70后"掌舵者:新帅带着三大使命,接棒3万亿资产盘

    来源|中访网责编|刘诗涵作为十二家全国性股份行,浙商银行一直备受市场关注。而最近,浙商银行的一则公告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董事长陆建强因到龄辞任,结束了他三年半的掌舵生涯。与此同时,行长陈海强任职资格获批,并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陆建强的职业生涯,丰富而精彩。他出生于1965年4月,浙江富阳人,哲学硕士,

    2025-07-14 10:30: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