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大咖”,竟是潜逃31年的杀人犯

6月11日,央视《法治在线》节目播出了大连警方破获一起31年前的积案,在逃嫌犯改头换面把自己包装成网络达人,民警经过不懈追踪最终揭开了他的真实身份。

持刀捅向两人后

畏罪潜逃

1994年8月18日晚10时,在辽宁大连甘井子区某村里,发生了一起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案件。

大连市公安局甘井子分局刑侦大队民警 景昌鹏:当晚,犯罪嫌疑人李某和他母亲高某珍等3人因琐事与都某财、王某国两人发生了纠纷,在争吵的过程中,李某看见自己母亲与他人发生了推搡,气不过就拿起刀,分别捅向了都某财和王某国。

李某的行为最终造成都某财受伤、王某国死亡的惨剧。见到自己闯下大祸,李某当即选择逃跑。接到报案后,警方第一时间组织开展追捕抓逃,梳理出李某所有可能逃跑的路线。但李某比较狡猾,转移藏匿了起来,碍于那个时候监控比较少等客观条件的制约,警方始终没有抓到他。

追踪31年

“网红大咖”进入警方视线

时光流逝,大连警方却始终没有放弃对这起案件的侦办。31年来,民警换了多批,卷宗材料都留存着。

大连市公安局甘井子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 张林:当年的卷宗材料都留存着,虽然过了31年,侦查员也换了一批又一批,追捕嫌疑人李某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新一代的刑警手中。

2025年,甘井子分局依托新型警务模式与大数据思维,抓获11名逃犯和积案嫌疑人,同时重启李某案梳理。

民警发现,常年活跃在北京、以自媒体人及网红大咖身份出现、擅长热点分析和金融咨询的“王某”,与李某形象高度相似,经深入侦查,诸多信息高度吻合。

大连市公安局甘井子分局刑侦大队民警马剑平表示,经过摸排,王某的户籍是真的,但这个人是假的,他就是犯罪嫌疑人李某。1994年李某作案后,就潜逃到内蒙古自治区一个非常偏僻的地方,在这里隐藏了起来。

潜逃多年

其间多次改名

警方组成追逃专班展开深度分析,根据掌握的王某与犯罪嫌疑人李某的信息和线索,辗转北京、辽宁、河北等多地开展工作。通过实地走访调查,警方发现他是从吉林某地前来落户的。同时,在落户河北的时候,他改了名字叫王某,之前他叫做王某柱。

大连市公安局甘井子分局刑侦大队民警 景昌鹏:在吉林的时候,李某一直使用假的身份生活。2012年时,随着第一代身份证即将停用,他察觉到了情况不妙,于是千方百计联系到了一家黑中介,给自己再次伪造出了王某柱的假身份。

后来,犯罪嫌疑人李某以王某的身份来到北京发展,并借落户的机会,再次改名。虽然只有初中文凭,但凭借着能说会道和擅长唱歌乐器,洗白之后的李某常年混迹在各种圈子当中,并用各种方式包装自己。

大连市公安局甘井子分局刑侦大队民警 马剑平:李某办理了大量假证件,像大学、博士等学历学位证书,还有主持人、媒体人等职业证明,无所不用其极去美化自己,还开设自媒体账号,将自己包装成了一个所谓的民间智库专家。

每天看法治新闻

已买好去国外的机票

在多方工作确定了王某就是犯罪嫌疑人李某后,民警立即开展抓捕行动。今年2月17日,在北京警方的配合下,正在北京市某美术馆内组织文化活动的李某被当场抓获。

大连市公安局甘井子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张林表示,李某多年来几乎每天都会准时看法治电视节目、法治新闻,也会在互联网上关注法治内容。

最近,他看到全国各地警方抓获多名逃犯,而且办案技术越来越先进,他就非常害怕,担心哪一天轮到自己。再加上他欠了不少外债,就买了去国外的机票。

经审讯,犯罪嫌疑人李某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李某因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已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来源:央视新闻、辽沈晚报、海胆新闻、北斗融媒、重庆晨报、人民日报客户端

相关文章

  • 英警方将酌情披露嫌疑人背景身份

    路透社13日称,英国警方最新的指南强调,在处理高敏感案件时,警方应考虑公布嫌疑人种族背景及移民身份,保持案件“透明度”将有助于杜绝网络虚假信息传播并维持社会秩序。据英国《卫报》报道,新指南出台可能同此前两起案件有关。2025年7月22日,两名阿富汗籍男子被指控对一名12岁的女孩实施绑架、勒颈及强奸。

    2025-08-14 10:27:00
    0
  • 市交通执法支队严厉打击长虫山非法营运乱象

    执法人员对车辆进行检查。自6月昆明长虫山生态公园森林防火期管制解除以来,许多市民登山观景,来往游客络绎不绝。针对市民反映的长虫山生态公园周边存在非法营运乱象的问题,昆明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以下简称“市交通执法支队”)迅速行动,加大与交管、城管等部门的联合执法力度,采取“白天+夜晚”模式,严厉

    2025-08-12 09:17:00
    0
  • 美警方:巴尔的摩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

    当地时间8月9日,美国巴尔的摩警方通过社交媒体称,他们正在对当日晚发生在该市西北部街区的一起“大规模枪击事件”做出响应。据悉,事发地区多条街道已被封锁。目前事态还在发展中,尚无关于枪击事件的其他细节。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0 12:26:00
    0
  • 【时时防隐患 安全每一天】沈阳公安揭秘电诈套路:山寨APP设陷阱 虚假贷款藏骗局

    免征信、秒审核、下款快——这本以为是雪中送炭的“网络贷款”,实则是骗子布下的电诈陷阱。8月9日,记者从沈阳市公安局了解到一起近期破获的电诈案件。“我们可以给您提供一笔2万至50万元的信用贷款,当天到账……”近期,家住浑南区的李先生接到一个陌生来电,正在为资金周转发愁的他随即按提示下载了一款APP,并

    2025-08-10 10:44:00
    0
  • 违法排放废水污染环境?广州4家作坊被判赔偿60.2万元

    近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白云分局(以下简称“白云分局”)办理的4宗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民事诉讼案件获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全部支持,判决4家违法排放含氟化物废水的蒙砂玻璃加工作坊赔偿生态环境损害费用共计60.2万元。该系列案件的成功办结,标志着白云区生态环境治理从“事后处罚”向“责任追究+生态修复”的法治化模

    2025-07-26 22:42: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