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汇川区
一女子刚取现55万元
民警就冲上门
这是怎么回事?
8月13日11时许,遵义市公安局汇川分局反诈中心接到反诈预警,辖区李女士(化名)刚取出一笔55万元的现金,疑似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接到预警后,民警迅速开展紧急预警劝阻工作,同步开展核查研判,终于找到李女士。面对上门劝阻的民警,李女士不为所动,坚称自己不会被骗。当民警询问其取现资金用途时,李女士含糊其辞。民警耐心宣讲诈骗手段,展示典型案例,李女士终于如梦初醒,向民警说出实情。

一个月前,李女士在刷手机时被一条投资类广告所吸引,并花1.8元下单了一本《股票大作手操盘术》。收到快递后,李女士打开包裹发现内置一精美密码箱和一张带二维码的宣传单,上面写着需扫码进群才能领取开箱密码并获取价值980元的“服务包”。

李女士扫码进群后,对方称其有稳赚不赔的内部投资平台,可以带李女士投资赚钱。李女士信以为真,通过对方发来的链接下载App进行充值、投资,并很快盈利。

李女士尝到甜头后,更加深信不疑。随后,对方又以更高的收益为由头引导李女士加大充值金额,且告知银行卡转账不安全,需要她到银行取现,届时会安排“线下工作人员”上门取现金,再兑换成虚拟货币后操作充值。李女士没有多想,当天上午便到银行取现55万元,等待“线下工作人员”上门,没想却等来了民警。

“这是诈骗新套路,‘虚假购物广告引流+快递包裹+扫码套取个人信息+投资返利+线上转账或线下送现金’,如果扫码进群被不法分子诱导转账,这钱肯定就打水漂了!”了解情况后,民警耐心向其普及防诈知识。

经民警耐心宣教,李女士幡然醒悟,对民警的及时劝阻深表感谢,并在民警陪同下将现金重新存入银行。
无独有偶,近日在习水县,一名女子因点击不明链接,名下存款差点被转出,还好民警及时介入,避免悲剧发生。
“警察同志!我的钱正被人转走!我马上去最近的银行!”8月7日11时许,胡女士惊慌地向习水县公安局杉王派出所报警。她称因点击了不明链接,在他人诱导下泄露验证码后手机失控,且发现其名下银行账户存款正被转出。

面对紧急警情,值班民警火速带队赶往银行寻找胡女士,同步联系该银行工作人员对胡女士的银行账户进行核查。经系统核查显示,犯罪分子正在操作欲将胡女士账户内的20余万元存款转出。
到现场后,民警立即指导胡女士拔掉电话卡、开启手机飞行模式切断远程操控,同时与银行紧密协作锁定涉案账户启动紧急止付程序阻止转账,并同步引导胡女士冻结其名下所有关联银行账户。在这场分秒必争的较量中,民警反应迅速、处置果断,联合银行成功为胡女士守住20余万元财产安全。
请广大市民牢记
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
熟悉常见诈骗套路
增强防骗“免疫力”
这份公安部公布的十大高发电诈类型
一定要掌握
↓↓↓
1
刷单返利类诈骗
刷单返利是发案最高的诈骗类型,被称为“诈骗之王”。分为前期引流、小额返利和实施诈骗三个环节。诈骗分子通过短信、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等发布兼职广告,或以“免费送礼”“技能培训”等名义拉人进群。初期让受害人完成点赞、关注等简单任务,并支付小额佣金以博取信任。群内“托儿”晒高额收益截图,诱骗受害人下载虚假App做“进阶任务”,随后以“任务未完成”“账户冻结”等理由要求继续转账,直至受害人发现被骗。
2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
诈骗分子先伪装成投资导师或婚恋对象,通过假盈利截图或“直播课”骗取信任,或以高回报理财为诱饵接近受害人。随后让受害人代为操作虚假投资账户,伪造盈利截图,诱导其开户注资。受害人前期小额提现成功,待大额投入后,诈骗分子再以“系统异常”“账户冻结”为由索要“解冻费”,最终卷款消失。

3
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
诈骗分子先在电商平台、社交群发布低价商品、代购或“特殊服务”(如代抢门票、论文代写)广告,寻找目标。之后诱导受害人通过非正规渠道私聊交易,以“省手续费”等理由要求私下转账。收款后以“补缴关税”等名义继续骗钱,随后拉黑受害人。
4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快递包裹附带小卡片、二维码引导受害人添加虚假客服,或以受害人误购买“百万保障”等为由与其建立联系,随后引导受害人下载小众聊天软件支付费用或配合操作。最后以指导操作为名,诱导受害人开启屏幕共享,远程骗取资金。
5
贷款、征信类诈骗
诈骗分子假冒银行或网贷平台等,发布“无抵押、秒放款”虚假广告,诱导受害人下载虚假贷款App或登录虚假网站。以“修复征信”等为由要求缴纳“保证金”,再编造“操作失误”“流水不足”等理由继续索要费用。骗取钱财得手后以新借口继续诈骗或直接失联。

6
冒充领导、熟人类诈骗
诈骗分子先盗用领导、老师或熟人的社交账号头像及信息,伪造身份添加好友或混入群聊,与受害人建立联系。然后模仿被冒充者语气嘘寒问暖或发出指令,骗取受害人信任。最后再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转账。
7
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获取个人信息,冒充公检法人员联系受害人并对其威胁恐吓,谎称受害人涉嫌违法犯罪,展示虚假通缉令等法律文书,要求配合调查并保密。再诱导受害人切断与外界联系,转账至“安全账户”或缴纳“取保候审金”。
8
婚恋交友类诈骗
诈骗分子打造“高富帅”“白富美”人设,在婚恋、交友网站物色目标。通过长期聊天塑造完美形象,与受害人建立恋爱关系。最后以遭变故、急用钱等理由索要钱财,直至受害人察觉或无力支付。

9
网络游戏虚假交易类诈骗
诈骗分子会发布低价卖号、道具、点卡等广告吸引受害人。随后诱导受害人脱离正规平台,私下交易。最后以“解冻费”“注册费”等名义要求转账,得手后再拉黑受害人。
10
机票退改签类诈骗
诈骗分子先冒充航空公司客服,准确报出受害人航班信息获取信任。随后谎称航班延误或取消,承诺赔偿并诱导下载指定软件或登录虚假网站。最后通过屏幕共享等方式转走受害人资金,或诱导其转账。
来源:遵义公安综合
编辑:邓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