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儿童硬件产品赛道,人人都想抢学习机的饭碗

文|扬帆出海 周可

AI技术正在硬件领域开花结果,走向更多人的现实生活,这其中有一个受关注度最高的话题:到底哪些人才是AI硬件现实生活中的受众?

比如智能穿戴设备,这类产品受众以年轻人居多,但现阶段,价格和产品质量成正比,低价的电子垃圾仍很难打入广泛的消费市场。另一类当下比较热门的产品赛道,就是AI陪伴。

AI陪伴也是当下大多数创业者比较热衷的赛道,在这个赛道中,人们大体上把受众分为三个群体:儿童、老人、女性,而这其中,又以儿童陪伴产品为重点市场,在对多款AI儿童陪伴产品进行关注之后可以发现,这些产品从技术,创意,再到核心产品优势,以及最终落地的方向上,本质上以“陪伴”为核心主题,但最终的落脚点都离不开教育。

与其说AI儿童陪伴产品是想成为儿童的好朋友,家长的好帮手,不如说这些产品最终“被迫”会更贴近学习机。

那么问题也就显现:为什么AI陪伴产品更倾向于儿童?AI儿童陪伴产品五花八门,最核心的竞争壁垒是什么?下一步,AI儿童陪伴产品会不会出现“品牌死亡潮”。

儿童并不一定需要AI,但家长求之不得

创业者一股脑的冲进AI儿童陪伴赛道,随之而来的是五花八门的儿童陪伴产品,AI玩具,AI手表,AI儿童相机等等,这每一个细分赛道,都跑出了成绩不错的优等生。

比如AI玩具赛道的FoloToy,这是当下AI玩具市场表现比较突出的品牌,去年出货量为3万台左右,今年,FoloToy将目标出货量提升到30万台,且出货地区以中国为主。

FoloToy旗下产品以玩具为核心载体,接入当下前沿的大模型产品如DeepSeek,可以实现AI玩具和儿童的对话,有比较强的交互能力。FoloToy系列产品可以说是将AI玩具从技术到产品形态的细节化做的相当到位,除了技术层面有最前沿的大模型产品作为支持,玩具还加入了声纹魔法,可以模拟孩子父母的声音对孩子进行情绪陪伴,可以看出,这类玩具产品确实将情绪陪伴提升到一个高度,并且是作为核心要素来融入儿童生活中的。

不过,教育仍然是FoloToy产品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主题,比如其产品在欧美市场,就承担着教育小朋友做中文对话的任务,对FoloToy的功能分析后可以发现,其主导角色是作为儿童的朋友陪伴其成长,包括日常对话,聊天等等,但辅助功能依然是教育。

当然,FoloToy创始人Larry明确表示,其产品愿景就是陪伴小朋友快乐成长,教育的主体地位并不算突出。

换个角度来看,这是因为FoloToy本身就是以玩具作为核心载体来贴近小朋友的,而其他一些类型的AI陪伴产品,在脱离开“有趣”“可爱”这样的玩具载体之后,还能做到以陪伴为主题吗?

比如AI拍学机,典型的产品如噜咔博士AI拍学机,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这款产品的学习属性非常强,其覆盖的功能包括:点读笔、绘本机器人、故事机、儿童相机、百科全书、手机、图像识别等等。

可以说,在儿童学习领域需要接触到的知识场景,这款拍学机已经在最大限度的满足其功能需求。

事实上,其功能还不止于此。

比如近期火爆海内外的吉卜力风格图,这项功能在噜咔博士AI拍学机上也能实现,不过对比GPT-4o的生成效果,噜咔博士AI拍学机则是比较简单的以吉卜力风格的AI特效为主,用户只需要拍摄人物、风景或物体,即可生成吉卜力风格的治愈系动画作品。

在这款拍学机产品的功能上,既有对传统学习机功能的传承,也有对当下新兴功能形式的延伸,这背后,是产品对用户需求的迎合和拔高,而这其中的“用户”不仅仅是手握拍照机的儿童,还有为其做下购买决策的儿童父母。

本质上来说,AI儿童硬件产品的受众和其他品类是有区别的,这个受众群体需要划分为“购买者”和“使用者”,对于硬件产品开发者来说,则需要将产品功能做的迎合这两个群体,让儿童的父母认可,让儿童本身能够喜欢。

但是问题也在于此,父母和儿童能否真正站在同一立场去考量一款产品与儿童需求的契合度,产品开发团队又该如何平衡购买决策者和产品使用者之间的需求,这个问题最终的落脚点就是教育。

AI儿童陪伴产品,是伪命题吗?

唱衰AI儿童陪伴产品的声音从未停止,但用户对产品的购买力也并未下降。某种程度上来说,儿童对陪伴的需求一定不是伪命题,但将陪伴这个需求落实到具体的硬件产品上,最终的结果是否会弱化陪伴,而让陪伴产品成为学习机的替代品?

从当下一些产品的发展逻辑上来看,从陪伴到教育的延伸,似乎是AI儿童陪伴产品发展的一个趋势。

网络上有人预测,未来三年将成为AI陪伴产品的淘汰年,最终这个行业会成为寡头竞争的局面,类似儿童手表产品一样。

那么,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一个一个来分析。

首先,为什么AI陪伴产品会倾向于拿下儿童用户?

AI产品的整体发展智能程度仍然不高,这与儿童心智发展不成熟的情况比较契合,儿童对陪伴产品的需求是引导和陪伴,考验的事陪伴产品的交互能力,多模态情绪表达能力,记忆架构设计等等。但也恰恰因为儿童本身心智发展不成熟,所以他们对于这类产品的情绪表达要求以及数据积累程度要求相对较低,且儿童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站在购买者(儿童父母)的角度,AI作为社会的大势所趋,父母并不排斥孩子更早接触AI,这也是产品更容易切中消费者心理的角度。

其次,AI儿童陪伴产品,核心竞争壁垒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行业人会给出一个共同的答案——技术。比如如何适配大模型,如何通过技术升级提升用户体验。也恰恰是“技术壁垒”,这四个字背后是一场长期战役。比如陪伴类产品需要的多模态情绪表达能力,硬件如何识别人物的感情,语气,语调,情绪等等,这并非单纯的技术设计就能实现的,还在于长期的数据标注来提供支持。此外,想要更加智能的交互能力,则依靠记忆架构设计的更加智能,如何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让信息的调取过程更加流畅,关系着产品本身能否带来更加人性化的体验,如果做不到这些,就回归到了“人工智障”时期。

那么,AI儿童陪伴产品是否会面临“品牌死亡潮”?这个问题也是整个赛道最关注的。当然,小天才手表的一枝独秀之外,也并没有阻断其他同类产品的生存之路,但是“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也确实让很多小品牌死在黎明前。

AI儿童陪伴产品是否会重走儿童智能手表的老路?这个问题背后,一部分硬件产品选择了迎合“购买决策者”,也就是“陪伴”向“教育”的转型,陪伴的愿景是美好的,但现实问题在于,儿童的可支配时间也是有限的,单纯的陪伴,如果不能带来教育层面的成长支持,自然是会出现阶段性淘汰,更不用说现代社会生育率下降带来的儿童人数减少,市场规模缩减的问题。

教育,成了不少AI儿童陪伴产品的下一步,或者说最终局。

当然,整个行业进入红海阶段的时候,品牌的生存逻辑也会改变,毕竟是面向C端的产品,技术、功能、品牌建设三者缺一不可,商业模式的探索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本。

品牌会迎来行业洗牌,最终,这个赛道是“陪伴为王”还是“教育至上”,也许时间会给出答案。

相关文章

  • 治愈emo为开心买单,你“情绪消费”了吗?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一些释放焦虑情绪、提供情感陪伴的创新产品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不同种类的产品、服务也开始涌现,焕发新的消费活力。01年轻人新选择“情绪消费”成新热点眼下,山东济南消费季正火热进行,各大商场人潮涌动,其中“情绪消费”区域格外热闹。在一家商场的一楼,造型可爱的“捏捏乐”摆在最显眼

    2025-05-12 14:46:00
    0
  • 港投陈家齐:以耐心资本穿越周期,解码香港科技投资新逻辑

    作为中国香港特区政府重点打造的战略投资平台,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投公司”)正以其独特的定位和清晰的战略给出答案。 这家被业界誉为“港版淡马锡”的投资机构初始管理规模达620亿港元,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首份《施政报告》中亲自规划,旨在通过直接投资或与私募基金合作,吸引重点企业落户香

    2025-05-11 16:14:00
    0
  • 《虚拟现实技术研发伦理指引》发布——防范伦理风险 指导健康发展

    光明日报北京5月9日电 记者杨舒从科技部获悉,针对目前已在社会上广泛应用的虚拟现实相关技术,近日,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人工智能伦理分委员会发布《虚拟现实技术研发伦理指引》,旨在指导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健康有序发展,防范虚拟现实技术研发与应用过程中的科技伦理风险。据了解,虚拟现实技术研发主要包括以下

    2025-05-10 06:26:00
    0
  • 危险!可轻易刺穿皮肉!不少小学生购买!家长赶紧自查

    近期,社交平台上网友发帖称很多学校附近出现了卖针头玩具的现象看着新奇、解压实则暗藏巨大危险一位家长在社交平台上控诉看到女儿买的玩具整个人焦虑又烦躁玩具盒上写着“Q弹减压挤压没烦恼”减压就能拿针筒往玩具里面注射吗?会不会有小朋友往自己或他人身上注射?针筒太逼真很危险这对小朋友是很不好的引导原来,这种玩

    2025-05-09 11:30:00
    0
  • 太重履带起重机“圈粉”韩国市场

    五月的三晋大地洋溢着勃勃生机,太重工程起重机公司的国际化征程再传捷报。5月7日,当太重回访团队抵达韩国首尔时,当地用户的热情如同初夏的骄阳:“100HD型(负载最大100吨)履带起重机实用便捷美观,我们刚续签了多台产品订单。”这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不仅是用户对太重产品的“点赞”,更标志着中国工

    2025-05-07 18:42: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