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城古县衙大堂楹联来自何方?

宁波慈城古县衙大堂“亲民堂”前,悬挂一副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上联四个“一”,下联四个“百”,堪称妙对。

这副楹联最早出自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衙,为浙江嘉兴人高以永在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于内乡知县任上所拟。

21世纪初,慈城恢复衙署建筑,特邀祖籍河南的书法家丁申阳誊写这副楹联,张挂堂前。

慈城古县衙大堂前的对联。通讯员 王雪珍 摄

初撰者是康熙年间嘉兴人

始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重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内乡县衙,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也是全国第一座县衙博物馆,尤以内涵丰富的楹联文化为世人所重。

高以永撰写的这副,挂在内乡县衙三省堂门前,取《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之意,为知县办公、议政、接待上级官员之处,一些不宜公开的案件也会在此审理。

三省堂前楹联。图自河南内乡县衙博物馆公众号

高以永,何许人也?

清康熙年间的《内乡县志》为其立传:“高以永,在事数年,温厚和平为治务,慈祥恺悌之声无间遐迩。”

清同治年间的《内乡通考》评价他:“高以永,广开垦,除匪盗,其有造于内乡者甚大。”

史载,高以永系浙江嘉兴人,出身于诗礼传家的当地望族,入仕时已人到中年。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年已半百的他调任内乡知县,兼管镇平、淅川两县事务。

内乡县衙大堂。图自河南内乡县衙博物馆公众号

时值清初战乱之后,处处民生凋敝。地处鄂、豫、陕三省交界的内乡,更是军需供应沉重,经济萧条,不少百姓背井离乡。

到任后,高以永深感责任重大,夜不能寐。他以赈济灾民为急务,广泛招揽流民返乡复垦,发放种子,调剂耕牛,广开荒田,并多次向上级申请“不收赋税”。

烈日当头,尘土弥漫,高以永奔走于乡村田野,脸晒黑了,人累瘦了,“见者不知其为官也”。

除了广开垦,高以永还做了很多事,如除匪盗保太平等。原本的荒芜之地逐渐变得五谷丰登,百姓们也纷纷返回内乡,过上安稳日子。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高以永挥毫写下了这副传承千古、影响至今的名联。

慈城古县衙还有很多廉政文化内容

高以永的楹联因为文辞简洁、内容深刻,被全国各地恢复的不少衙署博物馆沿用,如江西浮梁县衙、山西平遥县衙、浙江慈城县衙、河南叶县县衙、河南新密县衙等,尽管上下联有不同挂法,但对联的核心思想是一样的。

慈城县衙大堂。通讯员 王雪珍 摄

据慈城文史研究专家钱文华介绍,如今的慈城古县衙即原慈溪县衙,创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首任县令房琯筑县衙于浮鳖山巅。

由于外敌入侵和自然灾害的关系,屡建屡毁,明嘉靖时迁徙至浮鳖山南麓,即今县衙位置。

慈城古县衙入口。

慈溪县衙(含县丞署)占地四万多平方米,有厅堂楼阁一百多间。其建筑坐北朝南,设中轴线,立大堂为正厅,再围绕大堂错落有序地展开,构成气势雄伟的建筑群。整个县衙布局严谨,层次分明,廊道相接,亭台楼阁,浑然一体。

慈溪县衙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部分改建为某机关办公用房,本世纪初根据清光绪《慈溪县志》原图修缮重建。

清光绪《慈溪县志》里的县署图。

据了解,慈溪县衙还有不少表现清廉文化的内容。

比如县衙中路建筑群最北建筑为“清清堂”,是为纪念北宋慈溪县令张颖而建的。张颖其人以廉洁出名,热爱百姓,勤以奉公,不取丝毫,后世因而建庙祭祀,筑堂为念。

清清堂。

2004年,以县衙为依傍,当地还建设了一座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综合性文化公园——清风园。借助雕塑、壁画、实物模型、文字说明以及多媒体演示等形式激浊扬清,开园不久,其就入选第一批全国廉政教育基地。

清风园里,还有慈城历史上著名的数十位清官廉吏的介绍,如——

罗河岳,在慈城为官四年,清贫如洗,母亲病故后,无钱回家奔丧,最后还是慈溪士人捐资筹钱,才得以启程回乡;

陈麟,料事如神,被慈溪百姓称为“神人”,他不仅时常微服私访,还专门设立了举报箱,所以对县中的大小事务都了如指掌;

王致远,创立居养院收留孤寡老人,创办慈幼院收养弃婴,设置慈济院帮助无钱殓葬的穷困人家,百姓视他为“菩萨”……

除了大堂的楹联,慈城古县衙内还悬挂不少提醒官吏廉洁、勤政、爱民的楹联,如“明镜高悬,扬清激浊,胜过慈湖水;仁风普及,立功积德,犹如天柱峰”;清清堂前的“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骛声华忘政本;养廉惟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须克己守廉政”。

理趣共存的对联亦是清风园的一道风景。

相关文章

  • 慈城古县衙大堂楹联来自何方?

    宁波慈城古县衙大堂“亲民堂”前,悬挂一副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上联四个“一”,下联四个“百”,堪称妙对。这副楹联最早出自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衙,为浙江嘉兴人高以永在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于内乡知县任上所拟

    2025-08-08 10:28:00
    0
  • 河南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经济日报郑州7月12日讯(记者夏先清、杨子佩)连日来,河南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在一体推进学查改、整治违规吃喝、加强领导指导上下功夫,聚焦主题主线,细化落实举措,将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不断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为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河南召开省委常委班子集中整治工

    2025-07-13 06:54:00
    0
  • 签约5个重点文旅项目!2025河南省文化旅游投融资大会召开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史长来 马青竹6月27日,2025河南省文化旅游投融资大会在开封召开。作为2025年全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重要配套活动之一,2025河南省文化旅游投融资大会以“文旅科技融合 产业金融聚力”为主题,聚焦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与“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建设,着力搭建政企金三方对接平台,

    2025-06-27 19:55:00
    0
  • 五年过渡期将满,河南如何接稳脱贫“接力棒”? | 大象时政+聊会儿

    今天,全省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召开。有些朋友可能会纳闷:脱贫攻坚不是几年前的工作吗?怎么还在研究这事?没错!2021年2月,国家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历史性地甩掉了绝对贫困的帽子。但是,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对刚脱贫的县,设立5年的过渡期,过渡期

    2025-06-25 19:15:00
    0
  • 假期新体验!漯河市源汇区农家书屋让学生畅享阅读之乐

    河南经济报记者 石桂林 通讯员 孙红叶 张晓亚 许辉6月12日上午,位于漯河市源汇区空冢郭镇半坡朱村的农家书屋里,一群年龄不等的中小学生正在认真看书学习,农家书屋摇身变成了孩子们日常及假期学习的“快乐驿站”。“我家小孩很喜欢看书,但是家里的书看来看去也就那几本,种类单一。现在他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来村里

    2025-06-14 14:49: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