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储能技术助力新能源消纳
随着新能源装机不断跃升,如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备受关注。在近日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大会上,专家表示,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储能技术,未来需要研发高性能、低成本、长寿命的储能电池,推动热储能、氢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进步,探索新型储能技术与发电侧、电网
-
邓正红软实力思想解析:美国《生物技术未来蓝图》报告聚焦技术防御
来源:邓正红软实力美国《生物技术未来蓝图》承认79%企业依赖中国供应链,试图通过禁令防御却加速全球技术链“去美化”。中国以疫苗普惠和合成生物学突破重构技术伦理,借ANSO多边合作将硬实力升华为规则影响力,推动生物治理从“单极控制”转向“多元共生”——技术壁垒筑得越高,规则制定权流失越快。2025年4
-
让智慧交通“更聪明”
打通人、车、路、云、网,构建数据驱动的车路协同运营体系;探索交通大模型算法,通过分析环境和交通流数据预判、推演,提升效率和安全性……当前,科学技术在交通领域的落地应用,正逐步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近年来,我国瞄准智慧交通前沿,以科技创新驱动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成绩显著。例如,我国在基于大模型的汽车
-
厦门眼科中心获SMILE Pro千例质量先锋及创新科普联盟双认证
盛夏七月,鹭岛生辉。7月4日,作为全国首家全飞秒SMILE pro手术量突破1000例的医院,厦门眼科中心“1000例手术质量先锋颁奖仪式暨新一代机器人全飞秒VISUMAX800及新微创手术SMILE Pro论坛”在五缘院区成功举办。本次盛会不仅是厦门眼科中心屈光手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眼科医
-
AI“穿越版合影”,不只是一次课堂创新
北京青年报 王志顺AI这么方便,学生该不该用它来做作业?《扬子晚报》近日报道,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苗怀明最近一次的课堂作业,就要求学生用AI生成一位明清时期的作家形象,并将自己的照片和作家生成在一起,组成一张穿越版“合影”。戴着眼镜的姚鼐、吃着火锅的袁枚,AI“复原”的明清作家人像,还挺有看点。当袁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