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穿越版合影”,不只是一次课堂创新

北京青年报 王志顺

AI这么方便,学生该不该用它来做作业?《扬子晚报》近日报道,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苗怀明最近一次的课堂作业,就要求学生用AI生成一位明清时期的作家形象,并将自己的照片和作家生成在一起,组成一张穿越版“合影”。戴着眼镜的姚鼐、吃着火锅的袁枚,AI“复原”的明清作家人像,还挺有看点。

当袁枚在AI生成的画面里涮起火锅,姚鼐戴着眼镜翻阅古籍,南京大学文学院的学生就用AI技术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学对话。这场被戏称为“集体穿越”的古代文学作业,不仅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创造力,更折射出数字化时代人文教育的创新突围。当传统文科遇上AI浪潮,这场看似“出格”的教学实验,实则蕴含着文科教育破局求变的深刻启示。

苗怀明教授布置的作业,本质上是将AI转化为思维训练的“脚手架”:学生为生成符合历史逻辑的AI图像,必须深挖《红楼梦》中眼镜出现的章回,考证明清时期西洋器物传播路径。技术工具在此不再是炫技的噱头,而是倒逼学生从知识搬运工转变为问题解决者。当AI将《阅微草堂笔记》的鬼怪具象化,学生必须调动文学理论辨析数字与现实的边界。这正是数字时代人文教育的核心要义。与传统的文科课堂不同,数字时代的文科教育培养的不是存储古籍的“人形硬盘”,而是具备技术驾驭力和价值判断力的复合型人才。

这场教学实验最富启示性的,在于其揭示了AI与人文素养的共生关系。学生为生成姚鼐的“学究”形象,需先理解桐城派“义理考据辞章”的学术追求;要让AI准确呈现随园风物,必先吃透袁枚“性灵说”的美学思想。技术工具扮演着认知加速器的角色,将原本停留在文本分析层面的学习,转化为具象化的创造实践。值得注意的是,作业中那些“戴着眼镜的姚鼐”“涮火锅的袁枚”等“穿越”场景,非但没有消解历史严肃性,反而通过反差性叙事激活了文化阐释的新维度——当学生用数字技术解构经典时,恰恰是在完成对文化基因最深层的解码。

在这场教育实验中,最珍贵的不是技术赋予的“超能力”,而是技术凸显出的人文价值锚点。当AI能瞬间生成千幅文人画像,真正稀缺的是选择“姚鼐应该戴哪种眼镜”的审美判断;当技术可以虚拟任何历史场景,真正重要的是决定“袁枚适不适合出现在火锅店”的文化逻辑。这印证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层逻辑:技术越是解放机械劳动,人文素养的不可替代性就越突出。就像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的,AI生成的明代眼镜可能源自《红楼梦》的细节,但如何将其转化为可信的历史叙事,仍需要文学、历史、艺术的多维交叉验证。

在这场虚实交融的教学变革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赋能教育的表象,更是人文精神在数字时代的涅槃重生。当AI将《随园食单》转化为火锅店里的文化符号,当姚鼐的眼镜成为考据训练的切入点,人文教育正在打破“技术崇拜”与“传统守成”的二元对立,开辟出一条“以人文驾驭技术,以技术滋养人文”的新路径。这或许预示着未来教育的图景:技术是自由穿梭的时光机,而人文才是确定航向的罗盘。在这个意义上,南大师生的“穿越”实验,不仅是一次课堂创新,更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根本命题的数字化应答。

相关文章

  • 抖音升级AI内容标识功能,今日起试行并生效

    IT之家 9 月 1 日消息,据抖音集团微信公众号消息,为使 AIGC 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内容创作,抖音于 2023 年首次发布《抖音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平台规范暨行业倡议》,倡导创作者应对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以下简称“AI 内容”)进行显著标识。2025 年 9 月,抖音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

    2025-09-01 15:48:00
    0
  • 重庆一高校被质疑变相强制学生办卡,多方回应:全凭自愿

    近日,重庆传媒职业学院有学生反映,称疑似被变相强制办理移动校园卡,“有人告知未办理就无法开启宿舍门。”8月30日,封面新闻记者向校方和重庆移动铜梁分公司求证此事,两家单位均否认“必须办移动校园卡才能开宿舍门”的说法。该校多名学生也证实,开宿舍门有两种方式:一是办理移动校园卡后开门,二是交押金办门禁卡

    2025-08-31 14:25:00
    0
  • 走进深蓝|走出舒适区,这家企业成了全球高端客滚船领域的“双冠王”

    来源:【闪电新闻】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30日讯高端客滚船,是一种兼具车辆运输与乘客服务功能的船舶,下层装运车辆,上层提供豪华住宿、餐饮娱乐、商务会议等服务,在欧洲广受青睐。走出“舒适区”,勇闯“无人区”。2016年,招商工业威海船厂决定跳出竞争激烈的低端市场,尝试挤进高端客滚船赛道。转型之初,威海船

    2025-08-31 01:47:00
    0
  • 54岁“老外贸人”7年拿下北外硕士:人生永远没有“太晚”

    六月的北京,阳光炽热,54岁的王莎身披深蓝色硕士袍,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的学位授予仪式上微微躬身。当中心主任的手将她的帽穗从右边拨到左边的那一刻,聚光灯下的她眼眶微湿。作为一名拥有近30年外贸经验的“老外贸人”,王莎的人生本可以循着既定轨迹平稳走向退休:在宁波的办公室里处理订单、接待客户

    2025-08-29 13:39:00
    0
  •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陈静:“乐•活”教育密码 开启读懂孩子的课堂

    陈静,河南省漯河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从教二十余载,陈静深耕课堂教学,开创了“乐•活”语文育人课程,带领学生用朗诵、写作、表演等方式感受学习乐趣,让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课堂外,陈静开设“悄悄话信箱”,架起师生间的沟通桥梁,为学生提供温暖陪伴的同时,全面了解学生成长需求。每周

    2025-08-29 11:24: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