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智慧交通“更聪明”

打通人、车、路、云、网,构建数据驱动的车路协同运营体系;探索交通大模型算法,通过分析环境和交通流数据预判、推演,提升效率和安全性……当前,科学技术在交通领域的落地应用,正逐步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

近年来,我国瞄准智慧交通前沿,以科技创新驱动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成绩显著。例如,我国在基于大模型的汽车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发展迅速,拓宽了车辆运行设计域(ODD)范围,有效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在市场推广和应用速度等方面可圈可点。我国不少车企已实现大模型技术在感知、规划和控制领域的应用,部分企业已具备全栈端到端智能驾驶能力。

不过,对照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不足,关键技术研发滞后;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协同机制薄弱,导致技术转化率低,未能有效推动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不同地区和企业在技术实施上存在一定差异,等等。对此,应多措并举加速“智慧化”,让人们出行体验更便捷更美好。

完善创新指标体系,加大交通科研经费投入。交通科技创新指标体系主要反映创新要素投入水平、新技术应用、创新产出成效、创新环境等情况。要坚持重点突破,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研发应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坚持各部门协同融合,推动跨领域、跨部门、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融合,优化财政科技经费支出结构,加强资金和项目统筹。设立专项基金,强化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的经费支持,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为相关技术研发应用提供资金保障。

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广泛应用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和新工艺,研制先进的轨道交通车辆和控制系统、智能汽车和节能减排技术、民用飞机和航空发动机、智能船舶等载运装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和安全性。增强人、车、路耦合机理和车路协同控制等基础理论研究,通过集成应用先进的信息、通信、传感、控制等技术,使人车路间相互作用关系以新方式呈现。(作者:赵光辉 唐 魏 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文章

  • 拓宽3.5米!长顺县城一道路将于7月底全面竣工

    连日来,备受市民关注的长顺县绿城营销中心至一小道路改扩建项目已进入施工冲刺阶段,预计7月底将全面竣工通车。该项目的建成,将有效改善区域交通环境,为周边居民出行及师生安全保驾护航。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有序进行管道安装工程施工。据了解,长顺县绿城营销中心至一小道路改扩建项目扩宽1个车道,扩宽车道宽度3.

    2025-07-12 18:35:00
    0
  • 从太空轨道到未来神话的伦理危机

    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代,人工智能、宇宙移民与生命工程的讨论已从专业学界延伸至公众视野,技术如何改变生命、塑造伦理、重构未来,已成为科幻写作的重要母题。2025年出版的两部小说,即英国作家萨曼莎·哈维的《轨道》和中国科幻作家王晋康的《水星播种》,分别从个体经验与文明演化两个维度,探索了技术权力与人类命运

    2025-07-10 06:44:00
    0
  • 厦门眼科中心获SMILE Pro千例质量先锋及创新科普联盟双认证

    盛夏七月,鹭岛生辉。7月4日,作为全国首家全飞秒SMILE pro手术量突破1000例的医院,厦门眼科中心“1000例手术质量先锋颁奖仪式暨新一代机器人全飞秒VISUMAX800及新微创手术SMILE Pro论坛”在五缘院区成功举办。本次盛会不仅是厦门眼科中心屈光手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眼科医

    2025-07-08 15:26:00
    0
  • 覃伟中会见哈萨克斯坦第一副总理罗曼·斯克利亚尔

    7月4日,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在深圳会见哈萨克斯坦第一副总理罗曼·斯克利亚尔一行。覃伟中对罗曼·斯克利亚尔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深圳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当前正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

    2025-07-05 10:04:00
    0
  • 厦门:围绕海洋生物育种、数字孪生海洋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

    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厦门市财政局印发《厦门市加快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到,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围绕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制品、海洋生物医用材料、海洋仿生材料、海洋生物育种、无人智能装备、海洋观探测装备、深海开发配套设备、数字孪生海洋等领域,鼓励产学研合作,以自主申报或揭榜挂帅的方式开展技术攻关。

    2025-07-03 11:26: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