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连日报
郑会霞
选自《学习时报》
从“粗放化”治理向“精细化”治理转型的有效路径。
其一,培育“精细化”治理文化。将“精细文化”作为精细化基层治理的核心理念,在对既往笼统化、模糊式、经验式、突击式治理模式反思的基础上,培育精益求精基层治理文化,并注重精细化文化的宣传引导,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价值判断与目标追求的改变,带动全社会树立重视细节、追求更好、更精致的价值导向。同时,把精细化治理理念融入基层治理相关的价值选择、目标设定、政策制定当中,用“绣花”精神做好基层治理工作,提高基层治理各个环节的精准度。
其二,推进基层治理制度清晰化。在研究和把握基层治理的特点和规律上,总结基层治理实践探索的经验,分类制定精细化、精准化的社会制度,增强制度供给的针对性。同时,通过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心聚力推进基层治理从模糊化、笼统化转向清晰化、规范化。
其三,推进基层治理过程标准化。对基层治理流程进行科学分析,对流程内部各环节进行整合优化,需要明确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和先后次序,细化每个环节、每个流程的空间布局和作业时间,使基层社会各项工作操作过程更为清晰、准确、严密。
联系邮箱:dlrb7252023@163.com
提示:本栏所摘文章,请作者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