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鲁木齐,处处是风景与传奇——跟着作家游乌鲁木齐之十二

6月的乌鲁木齐,正被一场盛大的花事围绕。丁香馥郁、月季竞艳,整座城市浸染在沁人心脾的馨香里。当暮色为博格达峰披上金纱,晚风便裹挟着青草与花香,布满每个街巷转角,幽然舒展。

这座城市的夏日美学,向来动静相宜。南山牧场漫山遍野的野花,哈熊沟叮咚作响的溪流,石人沟袅袅升起的炊烟,构成了乌鲁木齐人最喜欢的避暑图景。而夜市里酸奶粽子与烤肉的相逢,拌面与“大乌苏”的碰撞,又为这幅画卷添上活色生香的一笔。美食美景,都是不可辜负的夏日时尚单品。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在乌鲁木齐,那些蕴含着丰富历史与人文价值的有趣去处——比如,新疆博物馆;比如,红山公园;比如,达坂城王洛宾纪念馆。

在乌鲁木齐市文联最新出版的散文集《聆听亚洲的心跳》中,作家李晁以考古爱好者的目光与博物馆的文物静静对话,杨献平以城市观察者身份体验乌鲁木齐大街小巷的烟火气,艾贝保·热合曼则带着歌者的热情记录达坂城的变迁。本期“跟着作家游乌鲁木齐”,让我们跟随作家们的美文,来一次心灵之旅。当文学的眼睛与现实的风景重叠,那些被忽略的细节终将浮现——或许在博物馆玻璃展柜的倒影里,或许在红山塔铃摇曳的余音中,您会遇见这座城市最动人的心跳。

一座充满历史感与文化气息的城市

初到乌鲁木齐,在李晁的眼中,这座城市年轻而富有朝气:“在飞机快降落的时候,看到舷窗外的城市,一串串的灯火构成了显眼的几何图形。是方块的叠加,如同划出的舞会场地,有种欢欣的气息。”

而在去过几处人文之地后,乌鲁木齐给予他的感受,又是充满历史感和文化气息的。音乐声传来,恢宏的宫殿出现了……在声光电的运作下,一个坚毅的故事徐徐向观众展开。在周穆王西征并游行的故事里,必然滋生神话。而一个重要的神祇——西王母开始牢牢占据人们的心灵。关于天界的想象,我们有多少途径?

这是李晁在《乌鲁木齐散记》里,对新疆大型实景音乐剧《昆仑之约》的一段描述。

李晁的文字简约而质朴。这位生于湖南的“80后”作家,对于乌鲁木齐,有着无穷的兴趣。在文章中,他几乎将自己在采风时去过的乌鲁木齐每一个地方,都认真书写下自己的感悟。

“第一站去达坂城。还没去,歌声早已哼出来,是王洛宾先生的作品: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啊,两个眼睛真漂亮……”他在文中这样写道:对于今天,辫子已是陌生风景,不知什么时候,这发式已从人群中消失。想起儿时,母亲会留辫子,黝黑油亮的一条,有时会盘在脑后,形成一个大大的髻。又是什么时候母亲的辫子成为花白的短发,记不住了。

一首歌,也许就是一段人生。李晁的感慨在见到王洛宾纪念馆后,愈发感受到了王洛宾这位传奇人物唏嘘顽强的人生与命运。

小暑之夜,一行人前往南山看大型实景音乐剧《昆仑之约》:“剧场建在山上,一座山中的露天剧场,本身就足够吸引人。山中清凉到寒冷,我们裹着厚厚的羽绒服,看光线在山里亮起。”宏大的历史传奇,在那一夜为李晁和同去的一行作家们留下深刻印象:在新疆,有着多么丰富的文化资源,能让后人源源不断地挖掘。

而新疆博物馆,再次打开他的眼界:馆里的文物从新旧石器开始,原始的实用到装饰艺术的极大展现,见证了一个地方的发展历史。“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及唐代陶俑、金器,各具其美。

“这些年,每去一座城市,都深深感到,古物的存在,会无声地告诉来客,一个地方有着怎样的来路。”李晁感慨。

用温情弹拨悠远的梦想

晨阳升起,大地浑圆,城市随着日光徐徐展开,雪山在远处静穆。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确乎准确。信步在大街上,植被多的是榆树、杨树。那些新鲜的叶子正当其时,使得高低不一的楼房和街道也显示出一派盎然的意趣来。对这样的情境,我丝毫不陌生,也觉得很亲切。西北大地,给人们以苍茫雄浑的整体印象,但其内部,尤其是细部也有着诸多的妖娆。

这段文字,出自四川作家杨献平《亚欧大陆中心》一文。乌鲁木齐平静温馨的清晨一景,在他的笔下,就此徐徐展开。杨献平对于乌鲁木齐的描写,是日常而朴实的。相较于其他作家流连忘返于这座城市周边的景色,且日醉于心,杨献平对城市生活本身,反而倾注了更多关注。

“红山居然位于市中心。这大地的凸起,神奇的造化,充满了时间的意味,也昭示了造物的出其不意。在人民公园,看到还青着的胡杨树,以及纪晓岚等人当年的住所。其实,相对于这位文人的经历,左宗棠抬棺西征更令人热血澎湃。”他这样写道。

在人民公园喝三炮台、吃烤羊肉、喝啤酒,也是惬意的生活。杨献平对于市民生活日常,乐此不疲,且观察细微:“只是,坐在阴凉里不一会儿就冷,而日光下又太热。这种温度的两极,其实也应当是新疆的一种文化秉性。”

一个地方的人文历史,于作家而言,是能引发共鸣共振的中心。杨献平在乌鲁木齐大街小巷尽情体验城市风情后,深深体会到,这里,切切实实是亚欧大陆的腹心。

“在亚欧大陆的腹心,我一直有一个冥冥中的感觉,那就是,一个人站在大地的心脏之上,所有的体察和眺望似乎都是一览无遗的,也确实令人粗疏、忽略和忘记在这博大苍茫之间的细微颤动与美好优雅。”他感慨道:比如夜灯下各种烧烤店,以及吃烧烤的人,坐在街边兜售馕的人,还有卖鲜花、各种玉制品的人,饭店里喝酒的和静静地看书的男女,还有乌鲁木齐四周的农场、海子和草甸,以及弹唱和舞蹈的人们的欢乐与惆怅。他们以静默的山冈为背景,也以悄然流动的河流为琴弦,用自己的生命,在这片土地上,弹拨着悠远的梦想。

乌鲁木齐充满独特风景和人文情怀

顺着柏油路一直向东,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望无垠的半荒漠草场。一群一群绒山羊,犹如一片片白色的云彩散落其中,悠闲自得,飘忽不定。而那高大的骆驼,忽而昂首挺胸,驻足四望;忽而一溜烟纵情奔跑,驼峰不停摇晃着,憨态逗人。越是纵深,越能体验山的巍峨和气派。一座座高耸入云的皑皑雪峰,好像饱经沧桑的白发老人,岿然屹立于苍茫大地,高山仰止、波澜壮阔,让我们这些芸芸众生肃然起敬。

这段文字出自作家艾贝保·热合曼散文《乌鲁木齐有个达坂城》,这篇文章也收录于《聆听亚洲的心跳》。本土作家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有着更加深重的眷恋和热爱,艾贝保·热合曼将这份深情,写进文字里。

达坂城区柴窝堡街道白杨沟村,坐落于高速公路以东的山沟里。艾贝保·热合曼的这篇散文,将白杨沟村的发展变迁和当下繁荣,扎实而又生动地进行了描述。

达坂城最著名的,除了《达坂城的姑娘》这首歌,就是当地土特产大豆了。年过六旬的艾贝保·热合曼,从孩提时代品尝著名的达坂城大豆开始写起:当时,邻居家一个亲戚带来一包生大豆,说要掺和着沙子炒才好吃。邻居家照着炒了,确实又脆又香。现在,达坂城大豆有油炸的、麻辣的、孜然的、五香的;从外形看,有去皮和不去皮的,还有一种只留中间一圈皮,美其名曰“金腰带”,直吊人胃口。

达坂城的岁月痕迹悠远流长。艾贝保·热合曼在文字中深情地写道:小时候听爷爷讲,达坂城镇原来是一个驿站,南来北往的人到了这里,都要停下来休整,住一个晚上。后来即便交通发达,出行都乘汽车,达坂城镇依旧是必停无疑的一站。吃一顿正宗家常饭,买一些土特产油炸大豆,顺便检查一下车辆。路两边都是车,自由市场进出都是人,一派繁荣热闹景象。

这些看似日常琐碎的描述,实则在为此后达坂城区的飞速发展,埋下伏笔。

“如今再到达坂城,已是今非昔比。不仅吐乌大高速公路从身边经过,一座高架桥让古镇见证高铁的风驰电掣。原先低矮破落的建筑,早已被一座座现代化楼房所代替,街道整洁、宽阔,林木繁茂、葱郁,山坡上那座醒目的仿古烽火台,昭示着达坂城新型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艾贝保·热合曼充满激情地写道。

在作家们的文字里,乌鲁木齐,是一座充满着独特风景和人文情怀的城市。在这个美丽的夏天,即使只在大街小巷游走,乌鲁木齐的任何一处街角,都蕴藏着令人心动的故事,正等待有心人的驻足聆听。(记者蔡俊)

相关文章

  • 话题阅读量破亿!这场爱心调制的“清凉”,比空调更解暑

    甬派客户端18日首发的《盛夏之约,清凉一座城!从“小候鸟”到志愿者,严妍娜的温暖传递》在全网掀起热潮。#小候鸟长大后成了小候鸟的老师#话题阅读量破亿。同时,话题还走出宁波,冲上新浪微博衢州同城热搜。这场动人的“清凉接力”,让网友盛赞“这温度,比盛夏更恒久”。来自衢州的严妍娜,从被关爱被守护的“小候鸟

    2025-08-21 17:46:00
    0
  • 疯狂作案70余起,涉案金额7万余元 乌鲁木齐警方打掉一专业“碰瓷”团伙

    新疆网讯(记者刘青霞)“不许动!警察!”一声厉喝划破居民楼的宁静,一对正在闲聊的夫妻还未反应过来便被民警控制住。这不是影视剧情节,而是乌鲁木齐市警方打击“碰瓷党”的真实抓捕现场。近日,市公安局公交地铁治安管理分局刑侦大队经过缜密侦查,成功打掉一个专门针对网约车、出租车司机实施“碰瓷”诈骗的犯罪团伙。

    2025-08-21 11:31:00
    0
  • 吓人!网购的绿植竟然“附赠”10条活蛇……

    几天前,家住小康大道的杨先生网购了一盆绿植,之后一家人就外出旅游了,等回到家时发现家中竟然多了一群"不速之客",大家都被惊出一身汗。杨先生:“我们一进家,在盒子下面发现一条,过来花盆上有一条,那边又翻到两条,门背后又翻出一条,所以现在根本弄不清还有多少条。”杨先生在家里发现的是蛇!事发前一周,杨先生

    2025-08-18 16:01:00
    0
  • 暑期长沙旅游“热力值”持续飙升,特色产品和系列活动,丰富游客在长沙的体验感

    这个暑期,长沙旅游“热力值”持续飙升。数据显示,长沙上榜暑期十大热门旅游城市,稳居全国热门出行目的地前十,多家星级酒店、精品民宿通过特色产品和系列活动,丰富游客在长沙的体验感。记者梁瑞报道:炎炎夏日,长沙游客量持续攀升。位于五一商圈的一家豪华连锁酒店针对江浙沪、大湾区等主要客源地群体做好亲子客群的接

    2025-08-16 19:33:00
    0
  • 老煤矿区爆改网红黑金小镇 辽源就这样逆袭了

      昔日机器轰鸣的采煤沉陷区  如今爆改成网红黑金小镇  辽源正以黑马之姿闯入大众视野  这座城市是如何逆袭成网红城的  走进黑金小镇  斑驳的厂房爬满绿植  生锈的铁轨变为机械乐园的双俯冲激流勇进  留下游客一串串尖叫和欢笑  45项游乐设备  串联起“过去—现在—未来”  黑金探矿馆用全息投影 

    2025-08-10 13:56: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