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户走访不再是简单地填表交差,而是一场带着政策温度与人文关怀的“民生接力”,让社会救助模式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
8月21日,县民政社会救助股同事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乘车穿梭在乡间小路上,走进镇上的各个村庄中。今天,他们要走访16户困难家庭,开展新一轮的入户核查工作。

这不是简单的例行公事,而是一场带着温度与力量的“民生接力”。在困难群众家中,工作人员通过“看、问、听、查”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他们的真实生活状态。
在入户交流过程中,工作人员采用“拉家常”式问情况,从生活细节切入,拉近与走访对象的距离。对不善表达的对象,通过观察居住环境、查看生活物资、询问邻居或村(社区)等方式,交叉核实情况。真正了解申请家庭的经济状况以及实际生活困难程度,为精准认定救助对象提供详实依据,确保“救助精准,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入户调查只是起点,真正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县民政局动态记录建台账,每走访一户,详细填写《困难群体入户调查表》,记录家庭基本情况、存在困难和诉求建议。
走访结束后,按“低保类、特困类、临时救助类、其他帮扶类”分类整理,形成困难群体“需求清单”,交至对应层级解决。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政救助入户工作正是这种情怀的生动体现——把办公室搬到群众家中,把政策措施送到群众手里,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融入群众心里。在这场有温度的民生实践中,每一次入户都是政策的精准落地,每一次帮扶都是社会的温暖传递,共同筑牢民生保障体系安全网,守护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芦霞
编辑: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