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公布 河北木版年画、大名草编两个工坊入选

全国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公布

河北木版年画、大名草编两个工坊入选

纵览客户端讯(河北日报记者史晓多)4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全国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其中,由河北推荐申报的“木版年画:新年画描绘幸福生活”和“大名草编:以草为墨,书写乡村美好新篇章”两个典型案例成功入选。

2023年,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武强木版年画,设立武强木版年画汇名轩非遗工坊,该工坊积极探索非遗传承发展的新途径,采用“非遗+”的模式,通过开展非遗传承及研学等相关工作,带动1200人就业,人均年收入2.2万元。大名草编非遗工坊始建于2019年,为大名县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大名草编而认定设立。该工坊采取“传承人+公司+非遗工坊+基地+农户”的传承生产运营模式,通过集中培训、分散培训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强化传承培训,提升从业人员技艺水平,带动1000余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近万元。

燕赵大地,非遗资源丰厚。近年来,全省各地积极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利用,一项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2023年,由河北推荐申报的“定瓷烧制:让传统技艺成为致富手艺”“衡水内画:走出传统工艺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等5个典型案例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成为当地开展非遗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抓手。

河北省将进一步探索非遗融入和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机制举措,以非遗工坊为重要载体和抓手,通过完善扶持政策、搭建传播平台、强化示范引领等形式,带动非遗工坊及全省非遗提升产品设计、创新营销思路、打造过硬品牌,设计开发适销对路产品,不断提升非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相关文章

  • 中华有好戏丨场面太壮观了!评剧名家刘秀荣集结40多位全国各地的“刘巧儿”同唱经典

    河北广播电视台《中华有好戏》七夕特别节目,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携手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刘巧儿”,共同演绎经典剧目。报道:见习记者 孔新花 剪辑:李晨露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2025-08-28 16:20:00
    0
  • 石家庄市沿东小学开展特色暑期托管服务

    【来源:河北新闻网】河北新闻网讯(邢晓娟)近日,石家庄市沿东小学以学生需求为核心、特色课程为亮点,开展了暑期托管服务活动,解决家长在暑期“看护难”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充实而快乐的假期生活。托管服务采用“基础托管+特色课程”相结合的模式,不仅注重学业辅导,还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课程体系“

    2025-08-24 01:08:00
    0
  • 上党区用“冷资源”点燃乡村振兴“热经济”

    炎炎夏日,当城市被热浪笼罩、城区气温飙升至35度时,在上党区南宋镇的东掌村,却是一片清凉绿洲。村民们自豪地说:“这里夏季平均气温比城区低3-5度,是个避暑好地方。”一村静养,一村欢动——东掌村和永丰村,正用“冷资源”点燃乡村振兴的“热经济”,成为乡村避暑游的新风尚。南宋镇东掌村,地处太行山支脉,海拔

    2025-08-18 16:29:00
    0
  •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稻田画”创作赋能鱼台美丽乡村建设

    大众网记者 王悦豪 济宁报道5月份以来,山东传媒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周密部署,再次启动服务美丽乡村建设——“鱼台县王鲁镇稻田画设计”特色项目,旨在深入践行产教融合,将服务地方发展融入育人实践,助力乡村生态与文化振兴的工作迈向流程化、系统化、常态化的新阶段。艺术设计系师生共同研讨“稻田画”设计工作新一季

    2025-08-11 17:38:00
    0
  • 上半年河北省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超七成

    上半年全省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超七成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长3.5个百分点河北日报讯(苑立立、高一然)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措施落地见效,全省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显著增强。上半年,河北省民营企业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132.1亿元(人民币,下同),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73.4%,贸易规模、占比

    2025-07-27 08:00: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