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已过100天。
据央视网报道,无论从市场表现还是民意调查来看,结果似乎都不尽如人意。美国媒体4月底发布的一项联合民调结果显示,特朗普执政支持率创下过去80年来美国历任总统同期最低纪录。多数民众反对他推出的多项重要政策,对美国经济现状不满,对衰退前景担忧。
近日,在由复旦大学和崔钟贤学术院主办的“上海论坛2025”年会上,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接受了第一财经记者的专访。
他认为,特朗普第二任期的百天执政乏善可陈,所谓的“对等关税”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今后国际社会可能需要打造一个不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个产业链、供应链。
同时,对于中美关系,吴心伯认为,关键在于美方需要从当前吸取教训,回到与中国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轨道上。
5月7日,据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微信公众号,外交部发言人宣布,应瑞士政府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5月9日至12日访问瑞士,与瑞士领导人及有关方面举行会谈。访瑞期间,何立峰副总理作为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将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举行会谈。

特朗普“关税牌”已打得差不多了
第一财经:你如何评价特朗普第二个总统任期前一百天执政?
吴心伯: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前100天乏善可陈,谈不上有什么政绩。如果“破”也是政绩的话,那么他在美国国内的确有些“破局”,比如裁撤联邦机构等,这些都是通过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实现。可能这勉强算些“政绩”。
但特朗普在“破”的同时并没有做到“破立并举”,所以也谈不上真正的政绩。在外交领域,他的“美国优先”议程搅动世界,乌克兰危机也没有如他所愿立即按下暂停键,中东也并不太平。而所谓的“对等关税”使得当前的美国政府骑虎难下。所以特朗普第二任期的这100天堪称“败笔”。
第一财经:我们看到,当前特朗普政府在关税领域反反复复,给全球市场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背后的关键因素和逻辑是什么?
吴心伯:特朗普之所以在关税政策领域反复调整主要还是受到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的影响。在经济方面,主要是市场的反应,比如美元、股市、美债近期的表现,均显示资本在逃离美国,觉得美国风险不小。同时,多个国际经济组织下调美国经济增速,甚至认为美国经济可能步入衰退,这对于特朗普而言其实是很大压力。
在政治方面,共和党本来一致支持特朗普,但当他推出所谓“对等关税”后,导致一些共和党议员自身的经济利益受损,所以这些群体也对他公开表达不满。要知道,特朗普在很多问题上还是需要所有共和党议员的支持,毕竟民主党不可能支持他,所以共和党的票对他而言颇为重要,一票都不能少。
但现在他的关税政策损害了部分共和党议员的利益,所以不仅共和党党内,他的执政团队也出现分歧,比如马斯克、美国财长贝森特都公开批评他的关税政策。对特朗普而言,来自内部的压力也不小。
除了内部压力,他们误判了这次的外部压力,特朗普目前处于非常焦虑的心理状态。因此,在内外压力下,他通过反复调整关税政策,找台阶下。
第一财经:在你看来,特朗普“关税牌”的空间还有多少?
吴心伯:目前来看,特朗普关税牌已经打得差不多了,他自己也感到已打过头了。但要警惕未来他考虑利用其他牌向中国施压,包括金融牌、科技牌、安全牌等。
此次特朗普大打“关税牌”给他的深刻教训便是,原本他认为这张牌是“万能的药方”,此前屡试不爽,但当前的现实却作用有限,对美国自身也无益。所以其他贸易伙伴经过这一轮与美方的较量后,也会增加底气,即未来不会被美国的关税大棒吓倒。
美方要将两国关系从狭隘的议程上摆脱
第一财经:特朗普第一个总统任期与当前在对华政策方面有哪些不同?
吴心伯:首先,当前特朗普的对华政策把经贸放在优先地位,第一任期他更多关注外交与安全问题。其次,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即便在关税领域,也是缓慢、从小范围内升级。但在他第二任期内,对华关税的加征可谓“一步到位”。第三个不同便是,特朗普第一个总统任期时,中美彼时以接触、沟通、对话开局,中美元首在海湖庄园会晤。但第二任期以来,特朗普政府靠施压、威胁来迫使中国让步。所以,在我看来,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打法,更加野蛮、任性。
第一财经:当前推动中美关系的关键在于什么?
吴心伯:大国间的互动模式还是要以相互尊重、利益平衡为基础。如果仅考虑赢家通吃、遏制肯定行不通。这是关键。中方主张的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就是比较合理的大国关系的相处模式。关键在于美方是否接受这一模式。特朗普政府首先以施压、威胁、讹诈为主,其次主张美国利益最大化,如果美方不改变政策思路和手段,那很难找到双方都能接受且真正互利共赢的大国关系模式。
其实中美关系无论是经济还是其他层面,都有很大的合作空间。美方要将两国关系从狭隘的议程上摆脱,不要总觉得自己吃了亏所以要急于扳回一城。这实际上没有把握中美关系的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