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德”③丨匠心浇灌 隆子高原培育希望之花

编者按:在常德第十批援藏干部即将完成西藏隆子县的使命之际,“值德”二字便有了双重回响——既是湖湘儿女“值得”铭记的奉献岁月,更是将“德”之品格镌刻在雪域的年轮里。三年来,这群带着洞庭烟雨踏上高原的使者,用脚步丈量海拔四千米的雪域,把常德的“德”字写成了产业援建的蓝图、医疗教育的星火、民族交融的哈达。

“德”者,得失之间见境界。援藏干部们以青春为筹码,换来了万亩沙棘林的绿意、现代化学校里的读书声、隆子县医院的新生儿科成立等等。这些看得见的“值得”,背后是一千多个日夜的坚守,是十批援藏志士的接力,更是常德对隆子县这个“幺儿”的呵护。

值此收官之年,“值德”专栏愿作一枚三棱镜:折射三十年援藏路的初心之光,聚焦当下丰收季的麦穗成浪,更照亮未来长跑中那些未竟的“值得”。

课间时刻,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

改造后的隆子镇小学舞台和操场。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黄刚 通讯员 张杨 西藏隆子县报道

在绵延的喜马拉雅山脉北麓,隆子县的校园里书声琅琅,与不远处的雪山白云相映成趣。自2022年7月以来,常德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带着沅澧大地的深情厚谊,以 “援藏先援教、扶贫先扶智” 为初心,把教育援藏作为“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基础性工程,传承和创新湖南教育援藏“三全模式”在雪域高原上深耕教育援藏事业,用智慧与汗水浇灌出民族团结之花,书写着教育帮扶的动人篇章。

基建支援: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孩子们喝上了放心水。

走进列麦乡小学,曾经浑浊的水龙头流出了清澈甘甜的山泉水,这是常德援藏工作队投入近2千万元教育综合提升工程的生动缩影。

为保障3000余名师生的饮水安全,工作队不仅为21栋建筑安装了净水系统,还对列麦乡小学安全饮水工程进行改造升级。

常德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在斗玉乡改扩建的珞巴民族小学。

在斗玉乡小学,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门卫室、宿舍楼焕然一新。学校学位从25个扩容至77个,宽敞明亮的教室、平坦的塑胶操场,让孩子们终于告别了尘土飞扬的学习环境。六年级学生卓玛兴奋地说:“现在的学校像童话里的城堡,我们每天都盼着来上学!” 这些实实在在的基建投入,不仅改善了教学硬件,更温暖了雪域高原上每一颗求知的心。

智力支援:两地携手共育“格桑花”

常德市石门县教师赴隆子小学送教。

教育帮扶,智力先行。

常德援藏工作队深知,要实现隆子教育的长远发展,师资力量的提升是关键。

在两地党委政府的推动下,一支由10名骨干教师组成的“组团式”援藏队伍奔赴隆子,其中4人来自“万人援疆援藏”计划,6人由常德市额外选派。常德市六中、十一中与隆子县中学建立深度共建关系,从学校管理到课程设计,从教学方法到教研活动,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郡德学校与石门县教育局多次组织送教活动,将 “情境教学法”“项目式学习” 等先进理念带到雪域高原。

援藏教师张老师回忆:“第一次在隆子县中学上公开课时,藏族老师们求知若渴的眼神让我深受触动。我们组建了跨校教研小组,现在每周都会通过云端开展联合教研。” 这种 “请进来、走出去” 的双向交流,不仅让隆子县的教师们开阔了视野,更让常德与隆子的教育工作者结下了深厚情谊。

理念支援:创新模式激活内生动力

常德援藏教师指导隆子县教育改革工作。

教育援藏不仅是物质与人才的支援,更是理念与模式的创新。

针对隆子县教育基础薄弱的现状,常德援藏工作队创新推出“全领域覆盖、全过程培育、全方位结对”的“三全”教育模式。从学前教育到中学教育,从课堂教学到课后服务,实现教育帮扶的全领域覆盖;通过制定长期培养计划,对教师成长进行全过程培育;推动两地学校、教师、学生全方位结对,促进教育资源共享。

同时,《隆子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和《隆子县教育教学业绩奖励实施方案》的出台,激发了教师队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这种创新模式的推动下,隆子县教育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县中考成绩跃升至全市农村中学第一名,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从净水设备的安装到教学楼的崛起,从送教上门的足迹到教研成果的共享,常德援藏工作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援藏的使命担当。这些跨越千里的帮扶举措,不仅改善了隆子县的教育环境,更在湘藏两地架起了一座文化交融的桥梁。未来,常德教育援藏团队将继续深耕雪域高原,让教育的种子在这片热土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为隆子县的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关文章

  • 世界第一头克隆牦牛诞生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世界第一头克隆牦牛诞生记者13日从浙江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方盛国教授团队和西藏当雄县政府、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历时两年多合作培育的克隆牦牛,近日在西藏(当雄)金丝野牦牛繁育研究基地剖腹产诞生。牛犊体重16.75公斤,个头比普通新生牛犊更大,全身通黑,已经能够正常行走并进食

    2025-07-14 09:05:00
    0
  • 我在高原生活:羊湖在眼前,包邮到手边

    纷繁绚烂的文化潮流与丰盈生活的追求附在一件件商品上,它们随着电商西进的步伐一路攀陟高原,弥合着“包邮区”与“非包邮区”之间的消费鸿沟。文 / 范若溪夏天的青藏高原拥有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物,莽苍天空与远处雪山,转经筒在海拔三千米以上的凉爽空气中旋出金色的光圈。然而夏天的高原,独独没有荔枝。在来到青藏高

    2025-07-10 17:55:00
    0
  • 值“德”③丨匠心浇灌 隆子高原培育希望之花

    编者按:在常德第十批援藏干部即将完成西藏隆子县的使命之际,“值德”二字便有了双重回响——既是湖湘儿女“值得”铭记的奉献岁月,更是将“德”之品格镌刻在雪域的年轮里。三年来,这群带着洞庭烟雨踏上高原的使者,用脚步丈量海拔四千米的雪域,把常德的“德”字写成了产业援建的蓝图、医疗教育的星火、民族交融的哈达。

    2025-07-02 10:32:00
    0
  • 湖南通报“山洲花炮厂爆炸”:正核实伤亡情况

    今天(6月16日)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应急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6月16日上午8:23左右,临澧县停弦渡镇山洲村山洲花炮厂发生爆炸事故。事故发生后,临澧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救援;应急、消防、公安、卫健等相关职能部门已在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处置工作。目前人员伤亡情况正在

    2025-06-16 10:54:00
    0
  • 以系统创新重构郁南产业升级的“广工方案”

    在郁南县永光电池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教授胡正发正拿着生产电池壳体所用的冲压棒,一边仔细地察看表面精密涂层的磨蚀情况,一边听着永光公司的技术经理详细地说着冲压过程的数据。他仔细地用手机拍下冲压棒,喃喃说着:“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我们让实验室尽快找到方法。”胡正发与永光公司的技术经理详细沟通冲压棒磨蚀

    2025-06-04 00:45: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