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大肉厚的螃蟹陆续成熟上市。 记者 梁小雨 摄
8月11日,贺兰县立岗镇金星村,由宁夏海迪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的“化鲜记”大闸蟹主产区迎来丰收季。300亩水域中,“长江1号”大闸蟹活力满满、自在畅游。这是银川今年首批成熟的大闸蟹,即日起将陆续成熟面市。据介绍,这里的大闸蟹亩产可达150公斤,每公斤价格约160元,秋日的鲜美正新鲜登场。
在养殖基地,每一只螃蟹都张牙舞爪,青灰色的甲壳泛着水润光泽,两只硕大的螯钳高高举起,尽显生机。“今年的蟹苗引自安徽,属中华绒螯蟹品种。从3月投苗到8月上旬,蟹苗已长3~4两,目前少量成熟上市;预计9月进入大量上市期,届时每只重量可达半斤左右。”企业负责人化海迪介绍,基地现有17个塘口,养殖面积300亩,全年产量预计达4万公斤。
这是化海迪投身螃蟹养殖的第五年,养殖规模从最初的120亩扩展至如今的300亩。虽历经波折,但他始终看好本地市场潜力:“贺兰的气候特别适合螃蟹生长,蟹肉鲜甜细嫩,膏黄饱满。”凭借多年经验,他培育的螃蟹以个头大、膏黄丰腴、肉质紧实广受好评,目前60%供应本地,40%通过线上发往全国。
为了让螃蟹茁壮成长,养殖团队倾注心血,定时向塘口投放约1000公斤鲜活饵料,为河蟹提供充足蛋白质;同时,搭配投喂100~150公斤贝贝南瓜,这种口感绵密、营养丰富的蔬菜,不仅能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还能调节河蟹的肠胃功能。科学配比喂养与精细化管理,让螃蟹摄取多样营养,为肉质饱满、膏黄丰腴奠定基础。
如今,大闸蟹已然成为当地水产界的“新晋明星”。据贺兰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贺兰县螃蟹养殖面积约9701亩,越来越多优质适水产品持续丰富着银川市民的餐桌。数据显示,当前贺兰县养殖水面达到5.8万亩,2024年水产品总产量6.5万吨,综合产值9亿多元,同比增长16.3%。其中,虾蟹鲈等名优品种产量占 5.5%、产值占 22%,成为拉动产业增长的重要力量。而当地80%的水产品辐射至周边省区,成为区域水产市场的重要供应源。
银川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梁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