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再融资425亿港元,手握现金储备超千亿,为何上市6年0分红?|大鱼财经

  新黄河记者:苏冉

  最近半个多月时间,小米深刻体会到了冰火两重天的滋味。3月29日,一场重大交通事故,引发外界一片哗然,小米和雷军站到了舆论中心。

  就在该负面事件曝光前的3月25日,小米集团-W(01810.HK)发布公告称,计划以每股53.25港元的价格配售8亿股股份,主要用于加速业务扩张、研发投资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只是, 这场热情高涨的资本狂欢,被小米SU7的一场严重交通事故兜头泼了一盆冷水。

  事故之外,小米仍高调宣布425亿港元配售成功完成。但是,股民们又发现,手握现金储备超千亿元的小米集团,上市6年多以来,竟从未进行过分红。对此,业内质疑,小米在股价高位大幅配售融资,不仅会稀释现有股权,还同时削弱了股东的持股价值。

  看来,除了小米SU7事故,雷军及其高管团队面临的质疑还有不少。

  股价高位时大幅配售融资,小米被指稀释股权且利空股民

  四天之前,小米可能也没想到,公司在资本市场得意的同时,一场事故却让这场狂欢蒙上了阴影。

  3月31日,小米宣布其425亿港元的配售已于3月27日完成。这意味着这桩被认为是港股历史上规模第三大的闪电配售项目,在对外发布的第三天便已经完成。根据公告,小米集团此次拟配售的8亿股股份,约占小米集团现有已发行总股本的3.2%,投票权的1.2%。认购预计筹资的净额约为425亿港元,而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业务扩张和技术研发。

  虽然融资过程十分顺利,但4月1日曝出的SU7严重交通事故给予小米“当头一棒”。此前一直高走的小米股价连续遭遇两连跌。4月2日,小米在港股收于44.55港元,跌4.19%。而小米车祸事故被爆出的当天,其股价在4月1日收于46.5港元,约跌5.5%。

  在人们更多将视线聚焦在事故本身的时候,股民们却对小米本轮启动的高位再融资表达了不满,直言是“高位割韭菜”。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小米集团融资的时间点,其股价正处历史高位。从二级市场来看,小米集团股价自今年以来持续走高。3月19日,小米集团还曾创下盘中59.45港元/股的历史高位。

  部分股民认为,在股价高位整理阶段大幅配售融资,不仅会稀释现有股权,还无形中削弱了股东的持股价值,有投资者直言:“高位配股,一般是公司感觉股价高了,往往是变盘信号,对后市走势不利。”而在业内看来,配售融资作为一种常见的再融资手段,通常会以低于市场价的折让价进行,以吸引机构投资者的积极认购。这种做法虽然能在短时间内迅速锁定资金,为企业后续业务扩张和技术研发提供充足支持,但同时也难免引发部分中小股东的焦虑。

  实际上,这并不是小米集团第一次选择在高位融资。早在2020年,小米集团就曾在股价阶段性高点,发出公告融资。公告显示,小米集团拟以先旧后新的方式,配售约10亿股份,相当于该公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4.1%,及完成认购后经扩大的已发行股份总数约4.0%,配售价格为23.7港元。

  不仅如此,更让业界不解的是,从前不久发布的“史上最强财报”看,小米其实并不缺钱。2024年财报显示,截至去年末,小米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36.61亿元,现金储备更是达到了1751亿元。有投资者表示:“小米此时在股价高位配售,的确可以拿到好价钱,理解但不支持,至少对股民来说是利空的,且有可能是长期利空。”

  董明珠多次呛声雷军“不分红”,三大问题考验小米

  当前,股民们的怨气不仅是小米高位再融资稀释股权,其上市以来从未进行过分红,更让投资者愤愤不平。

  近两年来,小米集团股价一路飙升超400%,却始终是“一毛不拔”,引发股民普遍不满。在投资平台上,有股民发问:“近年连续盈利,为什么公司一直不分红?”另有网友称:“小米在分红和回购方面从来没给过股东一分钱,此番再融资,有点不厚道。”

  而与之相对的是,作为“友商”的格力电器上市募资51.52亿元,累计现金分红已经达到1308.20亿元,平均分红率高达47.80%;3月4日同样进行配售操作的比亚迪,过去3年分红250亿元。

  对此,董明珠曾多次呛声雷军:“号称自己市值多少亿,现在已经成为首富,你看看他首富给股民分了多少钱?企业家不能装扮君子炒高股价!”

  关于分红之争,业界有专家认为,小米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在快速发展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研发、市场扩张以及技术升级等方面,保留利润可以为公司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有助于其持续创新和提升竞争力。但更多专家认为,分红具有稳定性和即时性,能为股东带来持续现金流。不分红会使部分依赖分红收益的股东利益受损。“虽然股东通过股票买卖可获得丰厚资本利得,收益远超分红。但尤其在股价波动时,资本利得不确定性增加,所以股价飙升并不能完全抵消不分红的遗憾。”

  监管层面,去年4月12日,国务院印发新“国九条”,在第三条“严格上市公司持续监管”中强化了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监管。其中提到,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

  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2023年修订)》也曾明确:鼓励公司在章程中制定明确的分红政策,稳定投资者分红预期,对不分红、财务投资规模较大但分红比例不高的公司,通过强化披露要求督促分红;便利公司中期分红实施程序,鼓励公司增加现金分红频次。

  如今,分红问题给到了小米,雷军如何作答值得关注。虽然,企业是否进行分红派息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分红不分红,这对于高速成长公司确实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不过,连续遭遇小米SU7事故、高位再融资稀释股权和长年不分红质疑等“头疼”问题,对小米集团是一场不小的考验。

相关文章

  • 胡塞武装升级海上封锁 将袭击所有与以合作公司船只

    当地时间27日晚间,也门胡塞武装军事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发表声明称,胡塞武装将升级其海上封锁行动,并展开第四阶段海上封锁。胡塞武装表示将对所有同以色列港口有合作的航运公司的所有船只进行袭击,无论地点和该船国籍。胡塞武装警告所有航运公司在该声明发出后,应立即停止同以色列的航运合作,否则相关公司的所有船

    2025-07-28 11:27:00
    0
  • 国内大模型落地竞速;Meta首席科学家为清华校友丨新鲜早科技

    21世纪经济报道新质生产力研究院综合报道早上好,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在过去的24小时内,科技行业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来跟21tech一起看看吧。【巨头风向标】清华校友被任命为Meta AI首席科学家Meta宣布,清华校友赵晟佳(Shengjia Zhao)将正式担任其超级智能实验室(MSL)首席科

    2025-07-28 10:59:00
    0
  • 2024年个税汇算中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人数达1.19亿人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胡静林7月2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个税汇算中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人数达1.19亿人,较2020年初次汇算增长55%,减税金额增长156.5%,由2020年的1160亿元增加到今年近3000亿元。来源:新华社流程编辑:U022

    2025-07-28 10:30:00
    0
  • 上半年河北省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超七成

    上半年全省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超七成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长3.5个百分点河北日报讯(苑立立、高一然)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措施落地见效,全省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显著增强。上半年,河北省民营企业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132.1亿元(人民币,下同),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73.4%,贸易规模、占比

    2025-07-27 08:00:00
    0
  • 魅族再换帅?黄质潘微博认证变更为星纪魅族集团CEO

    黄质潘微博认证已经变更为星纪魅族集团CEO,此前他的身份为星纪魅族集团执行副总裁兼手机事业部总裁。针对此事,魅族方面暂未置评。日前,魅族官方公众号“星纪魅族科技”认证改为“魅族科技”,引发外界对其股权和人事方面的猜测。星纪魅族集团中国区CMO万志强当时在微博上发文回应。他表示,近期大家关于魅族的讨论

    2025-07-25 14:12: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