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自媒体“伪专业”乱象需要硬核“真手段”

医美博主顶着“专家”头衔推荐项目,却拿不出资质证明;财经“大V”分析市场趋势,实则满嘴跑火车;某些机构批量开起“素人号”,进行统一运营……中央网信办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中,特别强调整治“自媒体”发布的不实信息,尤其是干扰舆论、误导公众,不做信息标注、内容以假乱真,缺失资质、提供“伪专业”信息等问题。(见6月3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自媒体“伪专业”乱象已形成危害社会的“灰色产业链”,这类行为看似提供“专业服务”,实则以流量为饵,收割公众信任,甚至干扰舆论、危害公共安全。当“伪专业”信息混入医疗、财经、教育等关键领域,普通人难辨真伪,轻则损失钱财,重则危及生命。某地就曾有居民因轻信伪健康科普延误治疗,最终酿成悲剧。中央网信办2025年“清朗”专项行动剑指这一乱象,正是守护公众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迫切之举。

整治“伪专业”需打出“真手段”组合拳,相关整治必须深挖根源、精准施策。

首要之举是筑牢监管防线。中央网信办此次专项行动明确要求强化资质认证,严查“无照驾驶”的自媒体,这正是斩断乱象链条的关键。平台应落实主体责任,对医疗、财经等领域的账号进行严格资质审核,加注专业标识,让“李鬼”无处藏身。同时,技术手段需同步升级,通过AI识别虚假文案、流量异常监测、黑名单联动惩戒等,构建起动态筛查体系。对屡犯者,必须依法严惩,以高压态势震慑违规行为。

其次,离不开公众与社会的协同。公众要主动提升信息素养,面对“专家建议”多核查资质、数据来源等关键信息,不被夸张标题与花言巧语迷惑。媒体与教育机构也应主动普及辨伪知识,培养理性思考能力。相关方面也要鼓励真专家、权威机构积极发声,用优质内容挤压“伪专业”的生存空间。

整治“伪专业”是一场持久战,需要监管的“铁腕”、技术的“慧眼”、公众的“理性”等多方合力。唯有如此,方能铲除乱象土壤,让网络空间回归专业、真实与可信,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工人日报

相关文章

  • 破解东西方梨“身世之谜”

    ■中国科学报记者 李晨长得既像亚洲梨又像西洋梨,口感既有亚洲梨的酥脆多汁,又兼具西洋梨的细腻肉质……当你在吃一个库尔勒香梨时,你吃的不仅仅是新疆梨,而且还涉及东西方梨文化的交融。亚洲梨(左)和西洋梨的果实。吴俊供图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吴俊团队领衔的一项研究,不仅证明了我国新疆梨是西洋梨和亚洲梨的杂交后代

    2025-08-11 10:23:00
    0
  • 2024年个税汇算中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人数达1.19亿人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胡静林7月2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个税汇算中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人数达1.19亿人,较2020年初次汇算增长55%,减税金额增长156.5%,由2020年的1160亿元增加到今年近3000亿元。来源:新华社流程编辑:U022

    2025-07-28 10:30:00
    0
  • 江苏一211高校拟调整12个本科专业

    7月22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布《关于我校2025年度本科专业设置拟调整的公示》。公示内容显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5年度拟申报新专业3个,分别为电动载运工程、数字经济、具身智能;拟新增第二学士学位专业2个,分别为应用统计学、日语;拟预备案专业4个,分别为能源化学、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网络与新媒体

    2025-07-25 16:06:00
    0
  • 国网定西市安定区供电公司:纪检监督“硬举措” 护航迎峰度夏电力保供

    “要把迎峰度夏保供作为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将监督‘探头’架设到迎峰度夏保供前沿,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和精准的日常监督,为打赢迎峰度夏攻坚战提供坚实纪律保障。”7月15日,国网定西市安定区供电公司主要负责人强调。近日来,面对持续高温和强降雨天气的双重考验,国网定西市安定区供电公司充分发挥监督在保障执行、

    2025-07-25 10:42:00
    0
  • 深圳千条惠企政策汇聚“一窗” !

    据深圳市财政局消息深圳专项资金统一管理平台(又名“深圳财企通”)日前在市区两级全面上线市区共121家主管部门在“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统一规范”下发布和受理专项资金业务实现了政策事项“一窗汇聚”资金申报、审核、拨付“一网通办”打通惠企助企的“快车道”截至7月20日,深圳专项资金统一管理平台已累计发布政

    2025-07-25 09:41: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