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自媒体“伪专业”乱象需要硬核“真手段”

医美博主顶着“专家”头衔推荐项目,却拿不出资质证明;财经“大V”分析市场趋势,实则满嘴跑火车;某些机构批量开起“素人号”,进行统一运营……中央网信办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中,特别强调整治“自媒体”发布的不实信息,尤其是干扰舆论、误导公众,不做信息标注、内容以假乱真,缺失资质、提供“伪专业”信息等问题。(见6月3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自媒体“伪专业”乱象已形成危害社会的“灰色产业链”,这类行为看似提供“专业服务”,实则以流量为饵,收割公众信任,甚至干扰舆论、危害公共安全。当“伪专业”信息混入医疗、财经、教育等关键领域,普通人难辨真伪,轻则损失钱财,重则危及生命。某地就曾有居民因轻信伪健康科普延误治疗,最终酿成悲剧。中央网信办2025年“清朗”专项行动剑指这一乱象,正是守护公众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迫切之举。

整治“伪专业”需打出“真手段”组合拳,相关整治必须深挖根源、精准施策。

首要之举是筑牢监管防线。中央网信办此次专项行动明确要求强化资质认证,严查“无照驾驶”的自媒体,这正是斩断乱象链条的关键。平台应落实主体责任,对医疗、财经等领域的账号进行严格资质审核,加注专业标识,让“李鬼”无处藏身。同时,技术手段需同步升级,通过AI识别虚假文案、流量异常监测、黑名单联动惩戒等,构建起动态筛查体系。对屡犯者,必须依法严惩,以高压态势震慑违规行为。

其次,离不开公众与社会的协同。公众要主动提升信息素养,面对“专家建议”多核查资质、数据来源等关键信息,不被夸张标题与花言巧语迷惑。媒体与教育机构也应主动普及辨伪知识,培养理性思考能力。相关方面也要鼓励真专家、权威机构积极发声,用优质内容挤压“伪专业”的生存空间。

整治“伪专业”是一场持久战,需要监管的“铁腕”、技术的“慧眼”、公众的“理性”等多方合力。唯有如此,方能铲除乱象土壤,让网络空间回归专业、真实与可信,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工人日报

相关文章

  • 热搜第一!12306回应

    8月21日,12306回应“高铁站台禁烟”提议的相关话题冲上热搜第一,引发关注。近日,广州东站因停售泡面一事引发讨论,但网友的关注点很快转向另一个问题——高铁站台吸烟现象。许多网友表示,相比泡面味,站台的二手烟味更让人难以忍受,建议在站台等候列车处也禁止吸烟。对此,12306工作人员回应称,车站站台

    2025-08-22 07:12:00
    0
  • 今日辟谣(2025年8月19日)

    2025年8月19日谣 言 9月15日起开征“房东税”?真相:近日,网传随着9月15日《住房租赁条例》落地,“房东税”将正式开征。所谓“加税令”,主要源自对《住房租赁条例》第八条和第三十条的讨论。事实上,《条例》仅明确了租赁合同实名制备案制度以及税务等部门共享备案信息,有人据此认为“备案”和“信息共

    2025-08-20 16:48:00
    0
  • 构建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模式

    劳欣哲教育部于2021年制定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为我国职业本科教育的开办和管理进一步指明方向。一方面,职业本科教育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在遵循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和类型,聚焦高水平、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职业本科教育要明确开设相关专业的

    2025-08-20 09:55:00
    0
  • 污蔑英烈功绩!抹黑军队形象!一批账号被处置

    近期,一些自媒体账号违反《互联网军事信息传播管理办法》,违规发布涉军信息,误导公众认知,损害军队形象,社会影响恶劣。军地职能部门依法依规处置了一批网上违法违规信息及自媒体账号,现遴选通报有关典型案例。冒充官方账号网络账号“南部卫士”、“联参智库服务”、“联勤保障”等与军队单位开办的网络账号雷同,以高

    2025-08-14 09:58:00
    0
  • 2025年芝罘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方案发布

    水母网8月14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钟嘉琳)昨日下午,芝罘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5年芝罘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方案新闻发布会。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芝罘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涵盖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等环节,共3600批次,以整治农兽药残留超标、两超一非、果蔬保鲜剂滥用等突出问题

    2025-08-14 09:21: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