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手有脑还能打扫房间,追觅开启智能清洁3.0时代

人类文明的进程,始终伴随着工具的演变。从最初的生存工具到如今解决复杂问题的智能设备,工具的不断进化反映了我们对效率、便捷与智慧的追求。而这种对便捷、智能的追求,恰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

或者用更简单直接的话来说,科技的进步,就是为了让人「变得更懒」。

以打扫卫生为例,因扫帚扫地太累,我们发明了吸尘器;因吸尘器要自己拖着走,我们发明了扫地机器人。从这个角度看,扫地机器人完全称得上是「科技使人变懒」的最佳代表。

那么在扫地、拖地等任务都可以交给机器人代劳的2025年,智能清洁领域还可以从哪个角度入手,让我们变得「更懒」呢?在AWE25上,追觅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但在讨论追觅究竟怎么让「让人变懒」之前,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先看看家庭机器人这个品类的老前辈们,用什么方式解决了什么问题,同时留下了什么「尾巴」。

智能机器人也有自己的三部曲

回顾家庭机器人(智能清洁机器人)的发展,以能力来划分,过去的家庭机器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分别对应两个不同时代。值得注意的是,这样说的「能力」并不只是吸尘、扫地、拖地这些简单的功能。

功能时代

首先是最初的「功能机」时代,这也可以认为是家庭机器人最初的阶段,是行业的1.0时代。这一阶段的产品只起到了最基本的「清洁」功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可以自己乱窜的无绳吸尘器。

因只采用简单的红外避障,且没有任何的路径规划能力,这类早期扫地机器人的体验可以说相当糟糕,卡在墙角不能动弹、大面积漏扫、扫不干净已成常态。单靠它们把地面扫干净近乎是天方夜谭,不把地面弄得更脏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不同于如今可以「主动托管」的机器人,功能机时代(1.0时代)的扫地机器人更多的是简单的执行工具,工作时机、模式、结果评估都需要用户全程介入。

从表现上看,用这种「功能机」解放用户显然是不可能的了。但从家用机器人的整体发展来看,这类「功能机」其实也为行业后续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行业和用户都知道该用机器人说些什么,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实现而已。

智能时代

得益于传感器行业的进步,小型化、集成化的空间感知传感器方案与物件识别模型的出现,让家庭机器人开始具备一定程度上的「智能」能力:空间感知与建模能力让机器人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让「卡墙角」现象成为过去式。同时,智能路径规划也让机器人工作更有条理,而不是扫到哪里算哪里。

更重要的是,在颗粒物传感器的支持下,「智能机」时代的机器人已经学会自主判断当前地面是否已经扫拖干净,这几乎杜绝了扫地扫不干净的问题。

但在实现「无人托管」之前,扫地机器人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排障。

这里的排障并不是简单的避开障碍物,而是「排除障碍物」。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杯水在地上,智能机器人会因为「避障」而绕开,而真人会捡起水杯然后把地面打扫干净。

或者换一个说法,「排障」能力是区分「智能清洁」和「自主清洁」的核心指标。

具身时代

尽管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排障」这两个字背后对机器人的要求相当复杂。硬件上,「排障」意味着机器人必须有移开障碍物的能力。很显然,这里的移开障碍物并不是简单的「地板电」用蛮力撞开——先不说重物能不能撞开、机器会不会撞坏的问题,要是一罐老干妈掉在地上,撞开不就等于把辣椒酱抹匀吗?

想要在硬件上排障,机器人必须拥有多自由度的机械臂——既要能灵活抓住障碍物,也要有足够的力量把障碍物移开,还不能太大力造成二次损坏。

而软件上,机器人必须有足够的推理能力,既能分辨出哪些障碍物可以移动,也要知道该把障碍物「怎么移」和「移到哪里」,同时整个推理与决策的过程无须用户参与。

只有这种汇集感知能力(2.0)、决策能力(排障决策)和行动能力(排障能力)的的机器人,才算得上是「自主清洁」时代的代表产品。

硬件有手,决策有「首」

以追觅在AWE2025上发布的追觅扫地机器人为例,这款机器人在我看来就很符合「自主清洁」的定义。硬件上,追觅为扫地机配备了复杂的仿生多关节机械手,共有5个自由度,可以还原人手臂在抓取物件时的动作。

此外,多自由度的设计也让机械手可以在狭小空间中架取物件,比如把沙发底下的电视遥控器「捞」出来,也可以换上清洁头,深入扫地机难以清洁的卫生死角。

说到清洁头,追觅还给仿生多关节机械手设计了专属配件仓,允许扫地机自主更换机械臂头部配件,做到真正的独立自主。

尽管拥有复杂功能,但追觅仍找到了压缩机械臂体积的办法——厚度仅有18mm的追觅电机。根据追觅的说法,未来追觅还希望以这一创新为蓝本,探索更丰富的电机应用场景。

此外,在「智能机」时代已经相当成熟的感知系统,在机械手上也得到了进化:追觅为机械手设计了两套相机系统:机身上的双目相机先对物件进行识别和归类,抓取爪上的摄像头再进行点云重建,找出正确的抓取点(释力点)。

当然,硬件只是机器人的躯体,软件和其背后的算法才是机器人的灵魂。为了给机器人带来主动决策的能力,追觅对机器人的工作逻辑进行了重构:

追觅所使用的具身智能大模型分为两个部分——感知模型和决策模型;前者用于环境感知,后者用于空间决策。根据追觅的介绍,在执行抓取任务之前,机器人会调用一个视觉多模态模型来识别障碍物种类,再根据识别出来的结果执行分类操作——直接丢掉或者放到正确的位置上。

为了保障整体运行的效率,追觅扫地机也采用了目前流行的混合模型架构:离线时也可运行,但联网后模型能力更强。

而从行业的角度来看,追觅扫地机拥有的「感知+决策+行动」能力,也让追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清洁逻辑闭环。这种「业务闭环」真正将用户从智能清洁的流程中剥离,做到了真正的「全无托管」。

对于这一自主清洁的时代,追觅也提出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具身时代。

从扫地机器人到服务机器人的转变

即使我们跳出追觅仿生多关节机械手这一产品,在其他行业,具身时代所要求的「感知+决策+行动」机制,同样是判断一个产品是否智能的重要标志。举个例子,能在用户监管下的辅助驾驶不能算作自动驾驶,只有能完全自主执行「感知-判断-行动」,将用户完全从工作逻辑中剥离的汽车,才能算得上是高阶自动驾驶汽车。

可以肯定的是,在「感知+决策+行动」行为模式的带动下,未来的扫地机器人将不再是简单的智能清洁机器人。这一「业务闭环」的能力必将出现在更多不同的品类中,将机器人「自主」的能力和领域最大化,主打通用能力的人形机器人,在我看来就是这类机器人未来的演变方向之一。

事实上,追觅也察觉到了这一行业动态。根据追觅的说法,开启「具身时代」的追觅扫地机并不只是「扫地机器人」,而是「家庭服务机器人」。在未来,随着「职责」的增加,家庭服务机器人的形态必将迎来更多的变化。

毕竟,没有人规定服务机器人必须长成人的样子。

在追觅的企业介绍中,追觅将「以科技推动人类社会和文明的进步」定为品牌使命。而在由追觅仿生多关节机械手和具身智能合力开启的机器人「具身时代」中,这一远大设想其实近在眼前。

相关文章

  • 河北2市事业单位招聘!

    张家口张家口市2025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一、招聘数量及岗位张家口市2025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541名,具体岗位、考试类别、资格条件、咨询电话等详见《张家口市2025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信息表》。二、招聘程序(一)报名方法、程序及注意事项1.本次招聘采取网上报名、网上资格

    2025-04-20 00:43:00
    0
  • 林轻禾傅纪舟小说(囚鸟飞往他的山)全文+后续(林轻禾傅纪舟)无套路阅读

    黎念心一沉,忙点进去。只见,硕大的热搜上,竟是她签约公司上交的证件照!素颜的证件照,被拍的有些模糊,里面的女人嘴歪眼斜得让人惨不忍睹。底下的评论已经堆了几千条。【我靠,这就是之前被江氏太子爷追的那个女主播?!怎么这么丑啊!】【怪不得不露脸呢,这也太丑了吧,一个女人怎么可能长成这样?】【求

    2025-04-19 23:51:30
    0
  • 13年春风沉醉:在版本馆翻开新的一页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新怡园林、水榭、绿柳、青瓷……夜幕低垂,星辉闪烁下的杭州国家版本馆,一幅流动的江南水墨画中,一场与当代优质图书的邂逅,正悄然发生。“说在春天到杭州来领奖的时候,我脑海里马上跳出来的就是‘东南形胜’‘钱塘自古繁华’这些断断续续的句子,我读的诗词不多,但这些句子始终在我脑海中涌现,

    2025-04-19 23:12:00
    0
  • 踏春·拾光记|太原春夜里的浪漫,氛围感直接拉满!

    你是否见过夜游的花朵?它们拖着琥珀光的裙裾,在夜色中漫步;或披着绿色的斗篷,于低空巡游;又或看着锦鲤般的车灯游弋而过。你是否见过树变的孔雀?尾羽掠过夜巡的风;你又是否见过梦一般的树?如流动的漫天星河。太报全媒体记者 李慧君

    2025-04-19 21:47:00
    0
  • 大批泰国人抵沪!这个景点意外翻红,迪士尼一车都是泰语!上海还有大招邀约全球

    有没有发现最近上海含“泰”量飙升韩国人之后泰国人又扎堆来上海了不少网友反映现在走在上海街头,左耳韩语、右耳泰语“在迪士尼玩热力追踪,一车除了我都是泰国人”“去新天地,耳边一团一团的路过飘来泰语”北外滩小巨蛋、天安千树泰国人有自己的独家私藏一个工作日的中午,记者来到北外滩滨江绿地,一走进靠近著名景点“

    2025-04-19 21:18: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