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
布局新能源受挫,滨海能源(000695.SZ)再抛重组涉足新业务。
日前,滨海能源发布重组预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沧州旭阳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沧州旭阳”)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这是滨海能源自2022年初正式易主之后,首次推出资产重组。作为滨海能源实控人的杨雪岗,拿下滨海能源控制权已有三年,其将通过此单重组向上市公司注入化工新材料业务。
据了解,沧州旭阳以尼龙新材料生产为主,是全球第二大己内酰胺企业。通过此笔交易,滨海能源将形成“负极材料+尼龙新材料”双主业并行发展的业务格局,进而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花顺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滨海能源已连续五年亏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净利润,下同)累计亏损约2.2亿元。不仅如此,自2009年以来,滨海能源已连续16年未分红。
作为本次重组标的,截至2025年3月末,沧州旭阳总资产145.8亿元,负债总额90.79亿元,所有者权益55亿元。

拟收购沧州旭阳100%股权
根据重组预案,滨海能源拟向旭阳集团、旭阳煤化工、深创投新材料基金、农银资产发行股份购买其合计持有的沧州旭阳100%股权。同时,滨海能源拟向不超过35名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目前,本次交易相关的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标的资产的评估值及交易价格尚未确定。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这是滨海能源易主之后,首次推出资产重组。杨雪岗作为滨海能源实控人,拿下滨海能源控制权已有三年,将通过此单重组向上市公司注入化工新材料业务。
资料显示,2021年10月,滨海能源原控股股东天津京津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作价6亿元,向旭阳控股转让其所持上市公司20%股份。本次交易在2022年初完成,旭阳控股成为滨海能源新的控股股东,上市公司实控人由天津市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变更为杨雪岗。
本次重组中,交易对手方旭阳集团、旭阳煤化工与上市公司均为杨雪岗控制的企业,本次交易完成后,旭阳集团预计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因此,本次重组构成关联交易,且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构成重组上市。
从业务上来看,当前滨海能源的主营业务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本次交易标的公司沧州旭阳则是以尼龙新材料生产为主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涵盖己内酰胺、尼龙6、尼龙弹性体等。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4年度数据统计,沧州旭阳是全球第二大己内酰胺企业。
由此,滨海能源认为,本次交易是实际控制人将旗下优质化工新材料业务注入上市公司的重要整合举措。
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新增包括己内酰胺、尼龙6、尼龙弹性体等产品在内的尼龙新材料业务,形成“负极材料+尼龙新材料”双主业并行发展的业务格局,有利于公司拓展业务版图,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提升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水平,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有效维护中小股东利益,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锂电竞争加剧连亏五年
实施重组寻找第二业绩增长点的背后,滨海能源业绩持续低迷。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滨海能源前身为灯塔油漆,1997年登陆深交所。上市初期,公司主要从事涂料及颜料产品的生产销售。2014年实施重组后,公司主业变更为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销售及相关的生产技术咨询服务。2018年,公司将热电资产置出,主营业务变更为包装及出版物印刷。
杨雪岗入主之后,2023年,公司置出包装印刷业务,开始进入新能源负极材料业务;2024年,公司完全剥离印刷业务,聚焦锂电池负极材料业务。
尽管负极材料产能逐步释放,公司业务规模持续提升,但因锂电产业竞争加剧,滨海能源盈利持续承压。
同花顺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滨海能源净利润分别亏损1651.62万元、5695.64万元、1.02亿元、1810.9万元、2813.42万元,连续五年亏损,累计亏损约2.2亿元。
同期,滨海能源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亏损1593.72万元、5918.52万元、1.04亿元、3214.62万元、2801.8万元,累计亏损金额约2.39亿元。
不仅如此,自2009年以来,滨海能源已连续16年未分红。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4月,滨海能源曾计划向旭阳控股定增募资8.11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一年后,滨海能源终止本次定增,并再次计划向旭阳控股定增募资4.69亿元。然而,2024年11月,上述定增以失败告终。
作为本次重组标的公司,相比较而言,沧州旭阳盈利能力较强。重组预案显示,沧州旭阳拥有从制氢、双氧水、环己酮到制备己内酰胺、己二胺再到尼龙6、尼龙弹性体等在内的一体化产业链,是国内少数拥有全工艺流程的企业,盈利能力良好,技术创新优势突出。
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3个月,沧州旭阳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2.76亿元、103.11亿元、24.12亿元,净利润3.48亿元、2.38亿元、2111.94万元。
不过,2024年,沧州旭阳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15%,但净利润同比减少31.66%。
截至2025年3月末,沧州旭阳总资产145.8亿元,负债总额90.79亿元,所有者权益55亿元。
独家深度推荐:
谢子龙转身套现13亿 老百姓并购后遗症净利连降背57亿商誉
广汇能源引战投大股东套现62亿 赚30亿分红40亿身背198亿债务
今麦郎IPO八年未果为娃哈哈代工 一年交付12亿瓶水部分被指不合格
广汽传祺前4月销量降23.8% 閤先庆任董事长与华为合作将推3款车
北京银行首季营收净利双降 康得新旧案余波未平卷入51亿诉讼
美凯龙创始人车建兴被立案留置 易主两年累亏逾57亿财务承压
中国医药拟3亿收购关联资产收监管函 标的2亿借款未还营收降40%
宁德时代启动招股拟募310亿港元 基石阵容豪华或成今年全球最大IPO
丁世忠依赖全球并购资产破千亿 安踏销售费256亿创新不足
华润银行净利降至4.44亿近九年最低 金融投资规模1490亿
巨子生物年赚近21亿市值增338亿 大学副校长范代娣夫妇成陕西首富
南京化纤扣非七年累亏16.7亿 拟16亿重组南京工艺转型谋变
晶科能源近10年首季亏13.9亿 经营现金流降323%有息负债348亿
京东刘强东百亿补贴“搅局”中国外卖市场 将新增10万骑手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