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崔庄乡:以“三变”促“三增”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郭子通

近年来,南阳市南召县崔庄乡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区,紧紧围绕“盘活资源资产,强产业扩增收”的工作思路,依托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深入探索实施农村“三变”改革,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整合各类资金,不断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模式,以“三变”促“三增”,让村集体经济壮大起来,村民钱袋子鼓起来,书写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三生三美”的乡村振兴新答卷。

变思想,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不断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送文化下村、送科技下村,加强政策宣传和理论宣讲,通过微信、发放宣传页、制作展板、百姓讲堂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向群众解读乡村振兴战略方针与有关政策,群众满意度达92%以上。同时,通过组织学习、培训交流、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引导群众走出家门,开阔眼界,学习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经营模式,通过“传帮带”形成行动自觉,群众开始积极主动参与配合项目实施、特色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提升等各项工作,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作为,从“要我干”到“我要干”,思想上的深刻变革,为农村“三变三增”注入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改方式,创新乡村致富路径模式。挖掘资源禀赋,积极探索符合崔庄乡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区的发展道路,持续推广“三变三增”模式,解决项目选择、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利润分配等难题,努力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依托项目区自然景观优势的山村基础,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五大总体要求和“补短板,强基础”的工作目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文旅产业,强化食用菌、中药材、红色文化、旅游民宿、山居康养等乡村产业聚集,重点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脱贫劳动力就业及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等工作。通过“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将资源牢牢掌握在农户手里,在保障群众收益基础上,引进企业、建立基地、带动农户,形成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最终促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区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推动农村“三变”改革,实现农村“三增”。

见效益,强化群众利益联结机制。崔庄乡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区构建了以马良村香菇菌棒基地为基础,周湾、鱼池、崔庄三个村为纽带的食用菌产业格局,实现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的高速发展。同步培育壮大中药材产业,扶持种植大户70余户,发展了黄精、天麻、连翘、黄菊花、山茱萸等中药材20余种,稳定种植面积1.2万亩,年产值可达2200余万元。并围绕“旅游+”的发展思路,以精准的市场需求、高标准的规划建设了一批富有崔庄特色的文旅项目,构建“民宿+研学+康养+产品”的旅游产业链,打造县域30分钟休闲观光旅游圈,唱响了“崔庄IP”。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的实施创造出大量劳动就业岗位,使项目区群众长期获取工资性收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户户争当旅游食宿导游员、红色革命文化宣传员、村级公共设施管护员。群众从特色产业发展、民宿经营中获利益,从革命红色文化熏陶中提素质,从美丽庭院乡村治理中享生活,人均年收入增长率超过10%。同时,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区建成的部分设施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村集体可通过租赁等形式,增加村集体收入。通过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农民合作组织及其他新型经营主体,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

下一步,崔庄乡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区将围绕破解乡村建设依靠财政投入、造血功能不足、缺乏明星品牌、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运用共同缔造工作理念,全力推进“三变”改革,盘活农村“三资”,实现农村“三增”,让崔庄的食用菌、中药材、红色文化、传统村落等资源蜕变为村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进一步拓宽壮大集体经济的农民致富路径,书写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新答卷。

相关文章

  • 肥城:新能源产业澎湃强劲动能

    日前,山东省发布2024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和进步明显的县(市、区)表扬名单,肥城荣耀上榜。荣誉闪耀,实干凝成。这段时间,肥城新型储能产业更是“锦上添花”:山东省能源局发布《2025年度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肥城的300MW级次高温压缩空气储能装置空气压缩机组、660M

    2025-07-14 10:03:00
    0
  • 平顶山市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涛 平报融媒记者 王民峰7月11日,平顶山市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平顶山市委书记陈向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长李明俊主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明新、市政协主席黄庚倜出席。陈向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要“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要求进一步加强历史文

    2025-07-14 08:23:00
    0
  • 集美大学实践队东山调研:“红蓝融合”促振兴,青春赋能绘新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青春之力赋能乡村振兴和区域高质量发展,7月9日至11日,集美大学“寻脉谱章”实践队前往漳州市东山县,开展“探寻领袖精神脉络,谱写产业振兴华章”主题实践活动,深入调研乡村振兴与海洋经济发展,为东山高质量发展贡献青

    2025-07-12 21:24:00
    0
  • 无锡高新区:“芯”光构筑集成电路产业高地

    在无锡高新区长江南路与雪梅路交叉口,一座崭新的“芯”地标正在崛起——新港集成电路装备零部件产业园内,韩国吉佳蓝公司的19条产线高速运转。这家全球半导体刻蚀设备领军企业投产仅3个月,已手握几千万元的订单。这恰是无锡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吉佳蓝签约现场 图片来源/无锡日报厚积薄发的 “芯

    2025-07-10 19:52:00
    0
  • 2024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超4亿吨

    记者从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了解到,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持续攀升,2024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超过4亿吨,回收价值约为1.34万亿元。根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的统计数据,2024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4.01亿吨,同比增长6.5%。其中,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量达2.2亿台,创历史

    2025-07-10 09:49: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