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消保委发布盲盒盲卡类消费提示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王青 记者张文章)近期,盲盒、盲卡类商品以其独特的“盲抽”模式,迅速风靡市场,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6月25日,福建省厦门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盲盒、盲卡类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量力而行,切勿因“收藏情结”或“社交跟风”而高价购买。

一是认清商品本质,避免冲动消费。盲盒、盲卡类商品的吸引力在于其未知性所带来的神秘感与惊喜感,商家通过不断推出新系列、限量版以及隐藏款等方式,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于个性化、独特性的追求。但购买盲盒、盲卡类商品本质是一种概率性、娱乐性消费,消费者在购买前应明确自身需求,不可单纯为了追求潮流或攀比心理而盲目跟风;切勿抱着“必得隐藏款”的幻想为“身份标签”支付溢价。

二是看清销售规则,选择正规渠道。在购买盲盒、盲卡类商品前,要仔细了解产品的相关信息,包括商品种类、数量、各款式抽取概率(特别是隐藏款)、投放数量等关键规则,商家必须依法公示概率,对未明确公示概率或使用“必中”“超高概率”等模糊诱导性表述宣传的,消费者应保持高度警惕。要选择证照齐全、信誉良好的实体店、品牌专柜或官方授权网店购买,仔细查看产品的质量认证、售后服务等相关信息。尤其在进行二手交易时,要选择正规交易平台,并详细了解交易规则和平台保障细则,避免在无固定经营场所、无明确商家信息的流动摊贩处购买商品或私下交易,谨防维权无门。

三是合理规划预算,防范沉迷风险。盲盒、盲卡类商品本质应为“带来快乐的收藏品”,非生活必需品,消费者应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合理规划消费预算,避免过度消费,建议设定明确的购买预算和数量,避免“集邮式”投入。家长须关注未成年人消费记录,履行监护责任,帮助孩子理解盲盒、盲卡的娱乐属性,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四是查验商品质量,留存购买凭证。盲盒、盲卡类商品拆封后,若无质量问题,一般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政策,消费者在购买前应仔细确认售后政策。在收到商品后,须第一时间查验商品的质量状况,查看是否存在破损、污渍、零部件缺失、功能故障或与宣传内容严重不符等问题,并检查商品是否具备质量认证、生产厂家、适用年龄等标识,拒绝“三无”产品。同时,要妥善保存发票、支付记录、订单截图、商品外包装及实物照片等购买凭证。如果是二手交易,还须保留沟通记录、交易截图、物流信息等。遇消费纠纷,可依据凭证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维权。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 2025爆款电动车推荐:长续航电动自行车引领出行新风尚

    在2025年新国标电动车市场,长续航电动自行车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作为行业领军品牌,台铃电动车携手肯德基推出的联名骑行活动,不仅展现了品牌活力,更凸显了其在新款电动自行车领域的创新实力。近日,台铃肯德基联名骑行队空降海南海口,以超酷巡游方式向用户传递自由骑行的快乐,而台铃多款热销车型的亮相,更是将

    2025-07-10 09:12:00
    0
  • 创新供给繁荣餐饮消费

    要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规范市场竞争秩序。餐饮企业既要创新产品和服务,积极拓展消费场景,也要在精细化运营中锻造核心竞争力。自“苏超”开赛以来,赛事热度持续攀升,地方美食也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南京队主场对战无锡队时,盐水鸭菜品套餐订单量较前一周增长58%;扬州队对阵泰州队时,冶春茶社的早茶师傅

    2025-07-07 07:30:00
    0
  • 超120万台产品被召回 问题充电宝快递不收咋处理 还能用吗?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近期,罗马仕、安克创新等品牌相继召回多款产品,召回产品超过120万台,民航局也发布紧急通知,禁止旅客携带无CCC认证标识以及被召回型号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随着召回事件的发酵,多家快递公司开始拒收充电宝,消费者手里的召回产品遭遇退换物流难题。对此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在电

    2025-07-06 16:04:00
    0
  • 厦门:围绕海洋生物育种、数字孪生海洋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

    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厦门市财政局印发《厦门市加快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到,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围绕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制品、海洋生物医用材料、海洋仿生材料、海洋生物育种、无人智能装备、海洋观探测装备、深海开发配套设备、数字孪生海洋等领域,鼓励产学研合作,以自主申报或揭榜挂帅的方式开展技术攻关。

    2025-07-03 11:26:00
    0
  • 选择旅居养老产品须谨慎

    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发布一批检察机关打击非法集资犯罪典型案例,揭示非法集资的犯罪手段和风险危害,引导社会公众增强防范意识。其中一起案例显示,不法分子打着“养老金融”旗号,以提供养老公寓、旅居基地为噱头进行非法集资,金额超50亿元,应引起消费者警觉。随着银发经济蓬勃发展,旅居养老作为一种养老新方式,满足

    2025-07-03 07:10: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