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碰!不要碰!路边遇到这种诡异姿势的鸟,赶紧远离!

近日

有网友发帖称在路上遇到了

“姿势诡异的鸟”

引发网友关注

当你在路上

遇到一只姿势奇怪的鸟

你会不会想去摸一下

甚至上手施救

千万不要!

这种颈部扭转、头部后仰

呈望天状的姿势

医学上被称为“观星”

是新城疫的典型症状

抚摸、靠近得病的鸟类

病毒都会

沾染在你的皮肤

衣服和鞋袜上


新城疫被世卫组织规定成

必须上报的疫病

被我国农业部列为一类传染病

因为它对鸟类来说

不仅致死率高

而且传染性还非常强

什么是新城疫?

新城疫是一种禽鸟传染病

由新城疫病毒引致


2024年7月18日,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一家禽养殖场被发现暴发新城疫疫情。当月19日,巴西农业和畜牧业部即发布法令,宣布该国南里奥格兰德州进入动物卫生紧急状态,该措施的有效期为90天,并暂停向多个国家出口家禽。


此病毒在禽鸟间有很高的传染性和死亡率,暂时没有治疗方法,但可以通过疫苗和消毒措施以减少其暴发的可能性。

人类也可能感染此病毒,一般不会有生命危险,但会导致轻微的结膜炎和类似流行性感冒症状。


如果是家里养了、或者平时能接触到鹦鹉、鸽子、金丝雀等鸟类的,也要特别当心。


即使拼尽全力救回来了,也会留下后遗症,比如走路一瘸一拐、头一直扭着,最终还是会逐渐瘫痪、消瘦死亡。


还有这些姿势诡异的动物

也别碰!

1、兔子

当你在卖宠物的摊位,看到一只兔子头歪着,眼球抽搐、震动。它很可能是感染了兔脑炎微孢子虫,中枢神经已经受到了损伤。


这种寄生虫也可能会感染人类,可能会导致拉肚子、咳嗽。如果本身的免疫功能已经低下了,那可能会导致癫痫甚至全身感染!


2、小猫

回家的路上,你瞥见小区里的猫后腿瘫痪趴在草地上,嘴里流口水。也不要随意触碰。这很可能就是狂犬病,猫科动物也是狂犬病的高度易感群体。


数据显示,中国导致人类狂犬病病例的动物中,犬类占95%,排名第一;猫排名第二,所有人类狂犬病病例中的4%与猫有关,其中大部分是由猫咬伤或抓伤引起的。因此,被猫抓伤或者咬伤,也要第一时间判定患病风险,并尽快采取合适的处置措施。


3、蜱虫

如果去动物园玩,里面的鹿走路一瘸一拐的。它周围很可能出现蜱虫。


蜱虫是一种寄生性、吸血性的节肢动物,可以传播多种疾病。鹿、啮齿类动物,被蜱虫叮咬感染后,会引发关节炎症,走起路来就会很奇怪。


如果人类也被蜱虫叮咬了,其唾液会引起周围血管炎,出现局部充血、水肿、出血及角质层变厚,身上会出现大块的红斑、发热呕吐,甚至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如果被携带新型布尼亚病毒的蜱虫叮咬,可能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以发热、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2024年4月,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记录其母从被蜱虫咬,到发病去世的全过程。


该网友称,起初家人以为母亲只是普通感冒发烧。经检查,其母被确诊为“蜱虫病”,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后病情恶化不幸离世。


被蜱虫咬了怎么办?

千万不要“硬碰硬”!

❌ 错误做法

被蜱虫叮咬后,不要通过暴力拍打、生拉硬拽等方式“硬拔”。


因为“硬拔”容易让蜱虫口器和头部残留体内,导致病原体感染;若不慎捏破蜱虫,接触其体液的部位也可能感染病毒。


正确做法

尽快移除蜱虫在吸血时会将头部埋入皮肤,要用镊子或者专用蜱虫移除工具,紧贴皮肤夹住蜱虫头部,缓慢垂直向上拔除。若情况允许,最好寻求医生的专业帮助。


消毒处理用酒精或碘伏清洁叮咬部位,避免感染。


健康观察接下来几周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发热、皮疹或其他异常症状,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来源:新闻坊、人民日报、科普中国、好奇博士、荆楚网等

编辑:皇甫宇麒

相关文章

  • 社区爱鸟科普 守护蓝天精灵

    7月3日,在莲湖区红庙坡街道永安社区,一场以“爱鸟护鸟,守护蓝天精灵”为主题的科普活动在社区文化广场开展,吸引居民参与其中。活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布置的宣传展板,系统展示了西安地区常见鸟类图谱、候鸟迁徙路线及鸟类生态价值。“快看!这是咱们小区经常能看到的灰喜鹊!”带着孙子前来的王师傅指着展板兴奋地说

    2025-07-04 08:01:00
    0
  • 逾3000名志愿者齐筑“野生鸟类守护线”

    志愿者深入社区宣传爱鸟护鸟知识 记者 高乐 摄连日来,在西安市未央区的居民小区、街心公园,总会看到一群老年人、少年儿童和大学生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手中的望远镜不时望向远方,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写满观测信息。他们,就是未央区活跃在野生鸟类保护一线的志愿者力量,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野生鸟类

    2025-06-29 08:29:00
    0
  • 府谷:好生态引得“国宝”来

    盛夏时节,府谷县孤山川河道水波粼粼,蝉鸣与鸟啼交织成曲。4月中旬,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黑鹳如约返回这里。自2021年该地首次发现黑鹳以来,数量逐年增多,去年夏末秋初时,最多达到18只。6月18日,黑鹳在府谷县孤山川河道觅食。 通讯员樊仲森 摄黑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濒危鸟类,对栖息环境要求很高

    2025-06-25 09:18:00
    0
  • 绥德县林业局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行动

    连日来,绥德县林业局联合多部门持续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专项排查检查行动,全力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检查中,执法人员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相关规定,采取“突击式”检查模式和“车巡+步巡”的方式,对辖区内沿河湿地、森林公园、农田以及鸟类栖息地等重点区域进行“拉

    2025-06-23 10:20:00
    0
  • 我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全手触觉机器人仿生手”

    近日,由北京大学、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联合科研团队,开发出全球首个同时具备全手高分辨率触觉感知和完整运动能力的机器人手系统——“基于全手触觉的机器人仿生手”(简称F—TAC Hand),展示了我国在机器人前沿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对推动机器人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国产化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北

    2025-06-10 00:35: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