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确诊超4000例!典型症状公布,没有疫苗和特效药!辽宁:已启动全省专项监测

据广东省佛山市各区最新的通报,截至7月24日,佛山市5个区已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超过4000例,其中顺德区报告确诊病例3627例,均为轻症病例。据澎湃新闻,目前,广州、阳江、湛江等地均出现了基孔肯雅热病例。世界卫生组织25日警告,基孔肯雅热病毒正在全球多地扩散,已有119个国家报告病例,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


需要警惕的是:

疫情已出现外溢

澳门已报告接获2例基孔肯雅热病例


均有佛山旅居史


中山日报消息,7月25日,广东中山市港口镇、南头镇、黄圃镇通报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号召社区居民在傍晚点燃蚊香,驱蚊灭蚊防叮咬。


专家提醒:

基孔肯雅热疫情易造成跨省传播


疾控专家介绍,传染病防控的三个关键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在控制传染源方面,主要是病例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目前,佛山市的医疗机构在患者核酸检测阳性当天,就在中国疾控中心的网络直报系统填报,填报后区、市、省三级在2小时内可以完成审核。珠三角地区城市之间人口和货物往来流动性大,容易造成跨区域甚至跨省传播,专家建议应加强区域间的数据和信息共享以及跨区域预警机制。


27岁患者:多次因患者较多转院

感染后关节疼痛、发烧

出现大片皮疹

7月24日,潇湘晨报记者联系到正在广东佛山某医院就诊的27岁患者潘先生。潘先生向记者讲述了其感染基孔肯雅热约四五天来的经历。



△潘先生记录皮疹情况


“我也不知道怎么中招的,被蚊子咬时完全没感觉。”潘先生表示,感染后他出现了关节疼痛、发烧及身体皮疹等症状。“发烧期间全身起了大片红色皮疹,非常痒。”他透露,自己已住院四五天,期间观察到医院一天至少新增几十位同类患者。



“我本来是在别的医院,然后床位满了只能转院,医院说如果这边住满了依旧要继续转”,潘先生向记者展示了医院病床可以看到是由纱窗将病床与外界隔离。


典型症状公布!

没有疫苗和特效药


医生介绍,基孔肯雅热最典型的三个症状就是发热、皮疹和关节疼痛,目前没有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采取的都是对症治疗,比如使用退烧、缓解疼痛的药物。这种感染的最大特点是伴随着明显的关节疼痛,此前的研究显示,部分患者的疼痛可能持续较长的时间。


顺德区乐从医院感染科主任 林群:关节疼痛目前观察的主要是这些小关节、手掌、手指、腕关节、踝关节。比较少见大的关节,像我们的髋关节、肩关节这些关节就比较大,比较少累及,他的疼痛主要是以肿痛为主,病人回家一是可以使用一些对症处理的药,就是止痛的药物,大部分人都能够缓解的,目前我们收治观察的时间也不长,所以我们也在做相关的一些研究,后续有没有关节方面的长时间疼痛。


今年疫情规模为何会超以往?


很多网友表示,广东地区之前都是零散的个例,今年为何会突然大范围地快速传播?央视记者采访了正在佛山指导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的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


刘起勇介绍,多种因素叠加,导致这次疫情超过了历史上几次小的暴发流行:


首先是外部环境流行强度高。世界卫生组织专家22日就已发出警报,目前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情况,提醒各国做好应对准备,避免疫情大规模暴发。病毒输入到我国后,因为我国有传播媒介——伊蚊,因此进入了本地循环,造成了本地疫情小的暴发。


气候、病毒型等原因也催化了今年的疫情规模远超以往。今年的气候特别适合蚊虫孳生,密度比较高。另外,此次输入的病毒是印度洋流行株,特别容易被伊蚊传播。


被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

一定会感染吗?


刘起勇表示,基孔肯雅热是通过媒介伊蚊来传播的。携带病毒的蚊虫叮人后,病毒在人体内会大量繁殖发育,等病毒达到一定量时,释放到循环系统,我们的器官就开始反应,这时候大约1—2天,人就发病了,发病了就会发热、出疹或者关节痛,这些症状陆续就出来了。


从发病的前一天到发病第六天,这段时间蚊虫叮人以后,蚊虫会被感染,病毒会在蚊虫的中肠内大量繁殖,等病毒达到非常高量时,会释放到蚊虫的循环系统,从循环系统再到唾液腺,这时候蚊虫叮人,病毒就又可以传播。

感染基孔肯雅热后关节痛会持续多久?


基孔肯雅热的名称来源于非洲坦桑尼亚,原意是“弯腰驼背”,形容患者因剧烈关节疼痛而被迫蜷缩身体的姿态。这也反映了其最典型的临床症状,就是关节疼痛致身体蜷曲。这也是它与其他蚊媒传染病,比如登革热等,症状上最大的区别。


刘起勇表示,根据经验,约有20—30%的人感染以后会有关节痛的症状,大多数关节痛症状会在几周到几个月内逐渐消失。但也有一定比例的人症状超过半年甚至一年,造成一些后遗症,比如劳动力下降,还有关节活动障碍等。


辽宁:已启动全省白纹伊蚊专项监测工作


为筑牢早期防控防线,提升全省专业技术人员对登革热及基孔肯雅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的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能力,强化病媒生物防制人员的技术储备,推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协同高效开展,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动发力,启动全省白纹伊蚊专项监测工作。于2025年7月21-24日在盘锦市举办登革热及基孔肯雅热媒介白纹伊蚊专项监测培训班。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感染后有何症状?

如何做好预防工作?




来源:第一财经、健康中国、广州日报、潇湘晨报、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马晓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