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正阳县:多方联动 解决群众身边关键小事丨聚焦“四高四争先”·高效能治理

无物业小区、城乡结合部,一直是社区工作面临的难题,驻马店市正阳县真阳街道提出党建+物业,以党建引领,擦亮“红色物业”品牌,解决群众身边“关键小事”。

【现场】咱们形成一个意见,就是连下水道疏通与路面硬化来一起进行改造,那剩余三分之一的缺口咋办哩,就由我们陈庄的社区综合服务公司来进行兜底,对于这个意见,大家同意不同意?

同意!

在驻马店正阳县陈庄社区的和谐巷里,社区、居民代表和物业三方聚在一起,这是居民区关于下水道改造问题进行的第三次会议。陈庄社区辖区面积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00人,是一个典型的城乡结合部社区,区域内有自建房、家属房、拆迁安置房。与此同时,自建房区域的“短板”——像下水道老化等问题也一直存在。

驻马店市正阳县陈庄社区和谐巷居民 韦桂兰:临到夏天的雨季,这到处都是污水横流,这地面上要有半尺深的污水,我们就没法走。

针对辖区各小区物业管理参差不齐的这些情况,当地由社区牵头成立了综合服务有限公司,除了向建成小区收取市场正常价格的物业费,也为自治小区提供低值高效的物业服务,公司不仅维持低成本运营,所得收入还会反哺到居民区设施改造上。这样一来,即便是遇到像改建下水道这样的大事儿,也能顺利解决。

驻马店市正阳县陈庄社区和谐巷居民 孙红:现在社区拿钱出来,服务公司兜底,我们住户再凑一部分钱,三方一起凑齐这个(下水道)改造费,我们特别支持,赶紧改造吧。

为了更好的发挥辖区内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陈庄社区建立了“红邻”党建工作模式:在社区网格化治理的基础上,社区“大党委”结合服务公司党组织和业主委员会党组织形成三方联动,实现党性教育、物业管理、日常服务的良性互动。

驻马店市正阳县真阳街道陈庄社区党支部书记 闵拥刚:和谐巷“红邻”党支部的这个组织架构,支部书记是我们社区大党委任命的,然后支部委员,是我们综合服务公司的党员代表和我们小区业主委员会中间的党员代表,他们两个任支部委员,他们三方互动的一个平台,主要解决一些邻里纠纷、小区治理、基础设施提升这些问题。

现在,不仅在陈庄社区,在正阳县真阳街道办事处的13个社区内,也都在推行党建+物业“红邻”模式,解决居民实际问题,提升治理效能‌。

驻马店市正阳县真阳街道党工委书记 李学宝:把支部建设在小区,把党的建设延伸到小区,初步形成了“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协商共治”、“网格协同”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以“红邻”党建激活基层治理的“红色引擎”。

相关文章

  • 端正执法理念 改进执法方式 转变执法态度丨望远派出所召开社区警务工作推进会

    【来源:平安永宁V】为进一步夯实社区基层基础,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全方位深化新时代社区警务工作。7月9日,永宁县公安局望远派出所召开社区警务工作会议。会上,副所长就辖区社区警务工作存在问题进行通报,要求各社区警务室对照问题清单,主动认领、迅速整改;随后各社区警务室警长对近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简要汇报,并

    2025-07-11 20:08:00
    0
  • 重庆巴南莲花街道乌洋街社区开展学生暑期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为提升青少年环保意识,推动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7月8日,重庆北控耐德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巴南区莲花街道乌洋街社区开展学生暑期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以“趣味互动+知识科普”的形式,引导青少年成为绿色生活的践行者。活动在社区会议室拉开帷幕,志愿者以“垃圾的旅行”为主题,通过PPT演示、动画视频等形式,

    2025-07-08 19:53:00
    0
  • 防盗窗上开“逃生窗”!遵义一社区操作暖了居民心~

    老旧小区常见的全封闭式防盗窗在紧急情况下可能成为阻碍逃生的“铁笼”年初,汇川区上海路街道乌江社区便将“为居民免费设置安全逃生窗”列为十件民生实事项目报送由社区全额出资聘请专业施工队伍为符合条件的住户进行改造记者在居民家中看到施工人员规范有序操作不到20分钟一扇符合国家消防标准的逃生窗便在坚固的防盗窗

    2025-07-07 16:27:00
    0
  • 社区爱鸟科普 守护蓝天精灵

    7月3日,在莲湖区红庙坡街道永安社区,一场以“爱鸟护鸟,守护蓝天精灵”为主题的科普活动在社区文化广场开展,吸引居民参与其中。活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布置的宣传展板,系统展示了西安地区常见鸟类图谱、候鸟迁徙路线及鸟类生态价值。“快看!这是咱们小区经常能看到的灰喜鹊!”带着孙子前来的王师傅指着展板兴奋地说

    2025-07-04 08:01:00
    0
  • 罗梓俊:用笔记中的“星光”守护社区成长的微光

    Transparency在广州市荔湾区岭南街道清平社区,总能看到儿童主任罗梓俊手持一本磨损的笔记本穿行于街巷之间。笔记本扉页上“守护成长”四个字清晰可见,三年来,这本笔记记录着社区困境儿童家庭的冷暖,也架起了政策帮扶与真实需求的桥梁。 笔录成长:从“陌生走访”到“知心陪伴”2022年,罗梓俊初次走访

    2025-07-02 10:15: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