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最新研究:发育异常或癌症等疾病都与它有关!

为何出现发育异常?癌症等疾病因何产生?同济大学研究团队给出了新答案。

北京时间4月9日23时,同济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脏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尹贻蒙研究团队与剑桥大学研究团队合作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该研究突破了单转录因子调控基因的传统研究模式,表明不同转录因子常常通过协同作用,识别新型调控密码,参与胚胎发育等生命活动,而新型调控密码的突变,与发育异常或癌症等疾病发生密切相关。

人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切信息都蕴藏在人类基因组中。转录因子常以协同作用的方式解读不同DNA序列所蕴含的各类信息,通过调控基因的时空特异性表达,参与细胞的所有生命活动。转录因子或其识别的DNA序列发生突变,常会引起发育异常或导致癌症等各类疾病的发生。

研究团队借助高通量筛选技术和计算生物学手段,对58000多种转录因子组合是否可协同结合DNA进行了系统性评估,鉴定出2198对协同作用的转录因子,并解析了协同作用转录因子识别的DNA基序。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转录因子间的协同作用目前还不能被AlphaFold等人工智能工具所预测。因而,研究提供的迄今为止最全面的转录因子协同作用数据库,以及协同作用转录因子识别的DNA基序库,为科学家们深入探索转录因子的各种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研究团队还发现,协同作用致使800多对转录因子识别的DNA序列发生改变。基因编辑小鼠证实,协同转录因子识别的新型DNA序列可驱动关键基因的细胞特异性表达,在发育早期细胞命运决定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项研究从更高的维度上拓展了人类基因组的调控密码,证实了协同作用转录因子通过解读这些新型调控密码,指导关键基因的细胞特异性表达,调控早期胚胎发育等高度时空特异的生物学过程。新型调控密码的发现,为发育异常和癌症等各类疾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同济大学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同济大学尹贻蒙教授和剑桥大学Jussi Taipale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同济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研究人员谢志远和剑桥大学Ilya Sokolov博士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相关文章

  • 甲钴胺不仅能修复受损神经,还能用于这3种常见病,您用对了吗?

    咱今儿要唠的甲钴胺,在医药圈里可是个 “小明星”。它作用多多,不光能修复受损神经,对一些常见疾病也有疗效。不过,药虽好,用法可得讲究。下面咱就深入聊聊甲钴胺那些事儿,让大家明明白白用药。先给大伙讲个例子。50 岁的李阿姨,是位家庭主妇,身材有点发福。5 年前体检,查出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高,确诊了糖

    2025-04-11 14:07:00
    0
  • 42岁孙晋,拟升正厅

    4月10日,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其中:孙晋,男,汉族,1982年11月生,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自治区政协常委,共青团广西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拟任区直正厅级单位正职。孙晋 资料图孙晋籍贯河南商丘,2007年4月同济大学研究生毕业,分配到柳钢技术中心工作。柳钢集团网站曾介绍

    2025-04-11 08:52:00
    0
  • 同济大学最新研究:发育异常或癌症等疾病都与它有关!

    为何出现发育异常?癌症等疾病因何产生?同济大学研究团队给出了新答案。北京时间4月9日23时,同济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脏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尹贻蒙研究团队与剑桥大学研究团队合作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该研究突破了单转录因子调控基因的传统研究模式,表明不同转录因子常常通过协同作用,识别

    2025-04-10 13:04:00
    0
  • 意识是怎么来的?科研人员尝试破解 | 新华社

    【来源:中科院之声】“人类意识”被认为是科学前沿的未解难题之一,DNA双螺旋结构和中心法则提出者认为“屏状核是意识产生的关键区域”。近期,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牵头的团队发现,猕猴与啮齿类动物屏状核的结构、细胞类型和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一成果为理解人类意识产生的进化机制提供了新的

    2025-04-08 08:08:00
    0
  • 支持诊断40余种癌症,西湖大学发布多模态病理大模型

    近日,在首届数智病理西湖峰会上,西湖大学人工智能与生物医学影像实验室发布了全球首个融合了镜下视野和全场图的多模态病理大模型DeepPathAI,该模型即将在杭州市一医院正式落地,让AI时代的数智病理成为可能。几小时工作量缩短到一杯咖啡时间病理作为公认的诊断“金标准”,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乃至预后中具有

    2025-04-04 21:44: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