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冲击下,我们如何做好自己的事?

在美国发起又一轮关税大战、搅乱国际贸易秩序之际,我们如何将目光向内聚焦,坚定做好自己的事?

各地积极应对“关税战” 助力企业迎挑战

为应对美国加征关税冲击,近日,重庆、福建多地企业积极调整、主动应对。

在重庆璧山区一家外贸企业,工人们加紧赶制一批将发往俄罗斯的订单。

重庆某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 罗勇:去年以来,我们就在积极拓展欧盟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风险,预计今年对新兴市场出口有20%增长,可以抵消我们美国市场的损失。

来自英国的客商苏曼准备签订一笔价值500万美元的订单。

英国客商 苏曼:我们非常开心能参观这个工厂,产品质量很好,我们希望能长期保持合作关系。

不光是这家企业,记者调研发现,今年以来,重庆多家外贸企业依托自主可控的创新能力优化供应链,通过品牌溢价应对外部风险,提升利润空间,对抗关税壁垒。据重庆海关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当地自主品牌商品出口542亿元,增长14%,占出口总值的56%。

同样,在福建泉州的这家外贸服饰企业,产品九成以上是出口的,其中销往美国的超过三成。面对如今的关税局面,企业与美国客户商定的办法是:一分为二,各担一半。这样做的底气在于,对自家产品核心竞争力充满信心。

泉州某服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赵文宏:注册了我们自己的产品专利,跟客户形成了黏性,关税加再高,他照样还会买我们的产品。

一方面加大创新、调整市场方向,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给予了企业支持。

泉州某服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赵文宏:比如说融资方面,贷款利率、降费减税方面,这些给我们企业更多支持,减轻我们企业的压力。至少在拉锯战的过程中,让我们企业更有底气、坚持得更久。

目前,福建省商务、海关、税务等部门正积极完善储备政策,助力外贸企业渡过难关。

如何帮助受影响的外贸企业渡过难关?

面对美国关税霸凌对全球贸易秩序的破坏,多地已经行动起来,帮助外贸企业应对市场挑战。从政府到社会,我们该如何帮助受美国关税影响的企业渡过难关?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专家万喆分析,从政府层面来说,以系统性政策支持和战略引导为主。政策的组合拳和制度保障未来会可见:

  • 在规则博弈和供应链重构上,中国已经对美进行了反制,也会联合其他国家以及多边组织来削弱美国关税的实际影响力。
  • 在财税金融政策上,也会直接赋能。同时进行专项补贴,设立一些专项的外贸应急或者纾困基金。
  • 在汇率与关税的风险对冲上,推动金融机构开发关税险等定制化产品,帮他们锁定成本。
  • 在市场的多元化和内需激活上,开拓新兴市场与区域布局,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协调各个平台来开辟外贸优品的绿色通道。

专家分析,对于社会层面来说,主要是市场化协同和生态赋能。行业协会和产业链要更好协作,包括信息共享和集体议价。

对于企业来说,未来要继续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加强转型升级。包括产品差异化,从代工转向自主品牌,品牌不断升级,开发关税友好型的产品,轻量化设计、模块化组装,降低商品归类税号对应的税率。同时也进行供应链的区域化和柔性生产,推广小单快反的模式,利用数字化系统快速切换订单,减少库存的积压。

未来要构建一个“政策+市场+技术”的支持体系。政府通过降成本、拓市场、强创新的政策组合拳,稳住基本盘。社会力量的依托、行业协同、平台赋能、金融创新来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最终要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动的良性互动,关键在于帮助企业从被动应对关税转向主动优化全球布局。通过技术升级,品牌溢价、供应链的韧性,将外部压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做好自己的事,我们当前该如何发力?

此前商务部表示,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既然我们采取了“不予理会”的态度,我们自己的注意力应该先聚焦在哪里呢?

万喆表示,我们目前要聚焦的重点,首先就是国内市场的开发和内需的拉动。未来政府也会给出一系列的产业政策来支持相关的国内企业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国际竞争力。在关键技术突破上,像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医药,涌现一批优秀的企业。未来在供应链韧性的提升上,会有更好的发展。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能够支撑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

专家预测,未来国际市场是多元化重构,包括新兴市场的开拓、区域和合作的深化。很重要的就是制度性开放和规则重塑:

  • 对接国际的高标准,参与OECD全球最低税率的改革,避免跨国企业转移产能。
  • 在自贸协定中纳入数字关税互认条款。
  • 维护多边主义,联合欧盟、金砖国家推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改革。同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绿色基建的融资,提升国际规则的话语权。

本质就是以经济规律为武器,以战略定力为依托,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引领的转变,向内求稳、向外求变,向新求进。这种以我为主的战略选择,既体现了对自己韧性的信心,也为全球贸易治理提供了去霸权化的中国方案。

相关文章

  • 从战友到老友:中美共同守护飞虎队的航迹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桂林7月5日电 盛夏时节,走进广西桂林飞虎队遗址公园,一座汉白玉大理石群雕矗立在纪念馆中央。群雕中,呈现了桂林喀斯特地貌、P-40战机、美国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将军等8位抗战将士,还有修建机场时使用的石碾子,再现了80多年前美国飞虎队与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情景。飞虎队是人们对抗日

    2025-07-07 09:45:00
    0
  • 震动金融圈!量化巨头,突遭封杀!

    美国量化交易巨头在印度遭受重大打击。据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官网最新发布的临时命令,知名华尔街做市商和高频交易机构Jane Street(简街集团)因操纵市场被勒令临时市场禁入,将没收该公司484亿印度卢比(约合人民币40亿元)的非法所得。据印度监管披露,2023年1月至2025年3月期间,简街集团在印

    2025-07-07 02:39:00
    0
  • 外媒:最后期限将至,石破茂表态称与美国关税谈判不会“轻易妥协”

    【环球网报道】综合法新社等媒体报道,日本首相石破茂6日在接受一档电视节目采访时称,他不会在与美国的关税谈判中“轻易妥协”。法新社称,7月9日是美国对有关贸易伙伴暂缓执行关税措施的最后期限,在此背景下,日本正寻求与美国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报道说,石破茂6日在接受一档电视节目采访时称,“我们不会轻易妥协

    2025-07-06 15:48:00
    0
  •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成立

    当地时间7月5日,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文称,“美国党”于当日成立。近期,马斯克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产生分歧。6月30日,马斯克猛批特朗普力推的所谓“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并表示,如果法案通过,第二天就会成立“美国党”。当地时间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

    2025-07-06 10:31:00
    0
  • 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塑造未来的关键之举

    来源:长江网 在全球化进程加速和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创新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关键途径。两者的深度融合,是塑造国家竞争力、推动社会进步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必由之路。教育创新要求我们突破传统的

    2025-07-06 09:05: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