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店伙计老张,46年坚守杭州良渚老街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施雯 通讯员 金良瓶

推开张家百年老宅斑驳的木门,晨露未晞的青石板路上,总能看见一个清瘦身影。

两分钟的步行距离,张力洪走了整整46年,这条从家到良渚老街老布店的路,早已镌刻进他生命的年轮。

张力洪和张家百年老宅 记者 施雯 摄

布店的前身由余杭供销社经营,1991年的改制浪潮中,年轻店员张力洪接过命运的接力棒,将这家承载岁月温度的老店经营成老街永不褪色的风景。

隔壁施昕更纪念馆的白墙黛瓦,无声诉说着良渚文化的千年底蕴,而隔壁提供加工服务的老布店,往来皆是老者,也见证着老一辈对生活的坚守。

凌晨5点卖布,长期不吃早饭落下胃病

1978年,19岁的张力洪带着满纸墨香奔赴高考考场。命运却与他开了个玩笑,一分之差让大学梦碎。

次年,余杭县招工考试的消息传来,供销社与银行的岗位吸引了五六百人竞逐。埋头复读的张力洪放下书本,凭借扎实功底脱颖而出,考取了前两名的好成绩。按照考分排名,他被优先分配到了当时待遇更好的单位——余杭供销社工作。

店内各种布料琳琅满目 记者 施雯 摄

张力洪父亲也是供销社职工,父子俩都在老街上班,儿子在布店,爸爸在百货店。头三年在店里当学徒,张力洪每月工资只有21元。

比起之前,现在的布店可以早晨8点再开门。早些年,良渚尚是炊烟袅袅的村落时,布店的清晨总比日出更早。

夏天农忙早,店里清晨5点就要开门,因为附近村庄的农民天没亮就到老街来买菜,会顺便到布店买点面料,回家做衣服。凌晨刚开门那会儿,店门口来买布的队伍排得老长,大家早饭顾不上吃就忙开了。

柜台后面的货架上,花布有几十个品种,缎面也有几十种。

记者 施雯 摄

蓝白灰三色的料子,是用来做裤子和衬衣的,4毛多一尺价钱最实惠,做上衣和裤子要6尺多。最流行的面料的确良,要1元/尺,那个年代做一套的确良衬衣裤子,走在街上绝对是最靓的仔。

青年装是用5毛多一尺的纯棉纱卡面料,如果要更牢固的涤卡,就得2.5元一尺。那个年代,牛仔布已经出现在街头巷尾,不过当时的名字叫劳动布,因为耐火耐磨的特性,大多拿来做工装。

冬天用的棉被棉袄,棉花是隔壁杂货店卖的,更高档的丝绵才在布店销售。做棉袄用的布料是真丝织锦缎,贵的要六七元一尺。

入秋以后,男士做正装、中山装用的是呢绒面料,最贵的是全毛华达昵,要十二三元一尺。至于化纤、人造丝那都是后来的新鲜事物。

老店改制,从伙计到老板的坚守不易

在那个布票金贵的年代,穿梭布店的铁丝“嗖嗖”作响,传送着开单、夹票的忙碌。

农家姑娘的嫁妆布票,更是凝结着父母半生的心血。

张力洪与同事们常常忙到日上三竿,在饥肠辘辘中落下了胃病,却也在布料翻飞间,编织着生活的希望。

三年学徒期满,张力洪工资涨到每月24元,这一拿又是好多年,这些布料在他眼里,一直都是消费不起的奢侈品。

布店伙计小张变老张 记者 施雯 摄

当年父亲的工资,其实没比张力洪高多少,论收入父子俩加起来,在也没有妈妈一个人高。

张力洪的妈妈,是附近农村技术最好的裁缝。家里一台蝴蝶牌缝纫机天天“哒哒哒”,妈妈每天能挣到2块多工钱,收入是儿子的3倍。

1987年张力洪结婚,对象是在电视机厂工作的高中同学,工作多年他每月攒下5元钱,但结婚要准备的10套织锦缎七彩被面,他还是没舍得在工作的布店买。“一个被面要50多块钱,为了省点钱,我托人到处打听,后来是去厂家买的货,那样能便宜好几块。”

下午5点,准备收工回家的老张 记者 施雯 摄

1991年布店改制,张力洪盘下店里5万元库存,没有了供销社的招牌,在原址旧店重开,就叫良渚老布店。

自己当老板以后,张力洪每天坐着13路公交车去杭州进货,从清河坊批发部和南宋御街背回几匹布在店里销售,生意最好的一年能做30多万元营收。

停在店门口的三卡 记者 施雯 摄

1993年之后,听说绍兴柯桥那边市场进货价格更便宜,张力洪就花钱叫辆三卡每周去进货,因为这样一次能多装几包布,少跑两趟路。一直到2003年,他才攒钱买下一辆面包车,自己开车去进货。

岁月流转,老街的青石板路换成了柏油马路,农田变身高楼大厦。但老邻居们依然习惯来店里挑丝绵做冬被。新人结婚时,红绿被面四个角的结,系着亘古不变的祝福。

良渚结婚必备的特色红绿被面 记者 施雯

2021年,60岁的张力洪到了退休年纪,尽管如今门庭不再若往昔喧闹,他仍守着这方小小的天地。斑驳的柜台、褪色的价签,每一寸角落都珍藏着青春记忆,那些与布料相伴的时光,早已编织成他生命中最珍贵的锦缎。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清除监控”还是“无差别屠杀”?纳赛尔医院已成无法抵达的现场

    以色列国防军25日连续两次袭击位于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市的纳赛尔医院,造成至少20人死亡,其中包括为美联社、路透社、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等媒体工作的5名记者。以色列国防军26日就纳赛尔医院空袭事件公布初步调查结果,称以军在行动中发现哈马斯在医院区域安装了军事监控设施,遂采取打击措施予以清除。哈马斯当天驳

    2025-08-27 17:16:00
    0
  • 大利好!国务院重磅发布,“人工智能+”有新提法!未来10年目标已确定,专家解读→

    每经记者:周逸斐 每经编辑:段炼,陈星8月26日,《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外发布,提出加快实施6大重点行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发现,《意见》有多个亮点,包括首次提出第一、二、三产业全要素智能化转型发展路径,首次布局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

    2025-08-27 00:02:00
    0
  • 申报只需5分钟!育儿补贴系统开始试用,在浙江的你收到提醒了吗?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俞刘东育儿补贴系统已开始试用,你收到提醒了吗?8月25日下午,记者手机里的支付宝APP跳出了“育儿补贴申领邀约提醒”。记者跟随指引,完成“补贴对象-申领人信息-收款信息-提交材料”四个板块相应内容的填写,整个过程耗时不足5分钟。填写过程截图申领需要什么材料呢?主要资料为婴儿出生医

    2025-08-25 16:32:00
    0
  • 近百年历史文物给高速让路!西塘碉楼坐拖车"搬家"到300米外

    8月21日浙江温州乐清市南塘镇有近百年历史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塘碉楼“坐”在拖车上完成了300米的平移据乐清发布消息,西塘碉楼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浙南地区典型的防御性民居全石构建筑,2011年被浙江省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保单位。因甬台温高速公路原四车道将拓宽为八车道,西塘碉楼恰位于现状高速红

    2025-08-24 00:05:00
    0
  • 经一纬六站“退围还路” 济南地铁6号线西段攻坚冲刺

    8月21日,记者发现济南轨交6号线经一纬六站施工围挡陆续拆除,经一路与纬六路交叉口全面恢复双向通行。此次"退围还路"行动有效缓解老城区交通压力。施工团队在建设过程中成功攻克多处技术难点,特别是在穿越老城区的过程中,有效保护了历史建筑安全。目前,与该站点相连的区间隧道均已打通,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这条

    2025-08-22 14:24: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