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AI公司造富神话背后被操纵的收入数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8月28日讯(记者 朱俊熹)AI公司“花团锦簇”的收入数据正在席卷新闻头条:“8个月ARR突破1亿美元”、“有史以来ARR增长最快的初创公司”……普通看客尚可当作一场热闹。但对关注AI的投资人来说,面临的问题则是,如何从这些造富神话中分辨出真正具备参考价值的数据。

近日,AI智能体明星公司Manus首次公布了其商业化进展。Manus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季逸超在新加坡举办的一场活动中表示,自三月上线以来,Manus的RRR(Revenue Run Rate,收入运行率)已达到9000万美元,且实现1亿美元指日可待。

Manus创始人兼CEO肖弘随后在社交媒体上补充称,RRR是“更合理又常见的指标”。据其解释,Manus的少量收入来自重度用户额外购买的一次性积分,这部分并非经常性收入,因此用ARR(Annual Recurring Revenue,年度经常性收入)无法完全反映业务实际情况。此外,像亚马逊AWS、Databricks、Salesforce等采用按使用量计费的公司,在财报中也通常选择披露RRR。

从定义上看,ARR指的是企业每年能够稳定、重复获得的收入,主要针对订阅模式或长期合约收入,不包含一次性收入。其常用的计算方法是用MRR(Monthly Recurring Revenue,每月经常性收入)乘以12得到。而RRR是基于当前某个月或季度的收入表现来推算全年收入,相较于ARR更宽泛,除经常性收入外,也可能包含一次性或偶发收入。

一位投资人对蓝鲸科技表示,肖弘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RRR将当前所有收入都纳入计算,比起ARR更能反映Manus短期的业务表现和市场接受度。但作为初创企业,在业务稳定性和数据支撑方面,Manus很难与亚马逊AWS等成熟企业相比。未来若受到市场竞争或技术迭代等影响,其收入可能难以维持当前水平,因此也存在高估公司实际收入能力的风险。

科技行业对ARR这一收入指标并不陌生,越来越多的AI公司正在成为ARR“增长神话”的主角。大模型领军者OpenAI曾在6月透露,其ARR已从去年的55亿美元跃升至100亿美元。Anthropic的ARR被曝达到40亿美元,较年初增长了近四倍。一些应用层的新兴玩家也不甘落后,前百度集团副总裁、小度科技CEO景鲲等人创办的Genspark就表示,其AI智能体产品上线仅45天,就实现了3600万美元的ARR。

前述投资人称,AI公司对ARR的强调,主要是讲给投资者的故事。“ARR是传统SaaS公司常用的估值指标,投资者比较熟悉。”因此,较高的ARR数字能够更好地展示这家AI公司的收入增长潜力和业务规模,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便于在融资时获得更高估值。

但与传统SaaS公司相对稳定、用户留存率高的业务模式不同,当前AI行业正处于日新月异的迭代中,用户波动性较大,这也让ARR的预测价值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

AI Infra企业潞晨科技的创始人尤洋对蓝鲸科技举例称,微软就是传统SaaS的典型代表。像大学这样的大型客户,一旦使用微软提供的邮箱或会议系统服务,就极少会轻易更换。“但是今天有些AI产品的切换代价可能非常低,我可以从ChatGPT无缝切换到Gemini。”

在尤洋看来,没有任何指标能够对未来做到绝对、完整的预测。相对而言,如果一家AI公司正处于上升势头,ARR确实能够反映出其营收增长预期,让投资人看到公司每年可能实现的可重复性收入规模——但前提是,ARR必须经过严谨且准确的计算。

尤洋描述了一种常见却有误导性的ARR计算方式。假设一家大模型公司月收入包括以下几项:按月订阅用户总付费1亿元、按季度订阅用户总付费2亿元、按年订阅用户总付费3亿元、API按量调用总付费3亿元。

真实的ARR应按周期折算,即1×12+2×4+3×1=23亿元。但有些公司为了虚增规模,会将未实现的预收款也计入当月收入,直接得出(1+2+3+3) ×12=108亿元的ARR数据。由于计算方法不同,最终得出的ARR数字可能相差悬殊。

除此之外,亦不乏一些刻意抬高ARR数字的手段。据前述投资人介绍,譬如有AI产品在发布初期,通过同行互刷、Product Hunt打榜等途径制造假热度,再直接将这种非典型的用户付费数据年化处理,使ARR“暴涨”。又或者在上线首月,先通过极低定价引流,后期再大幅涨价,并用涨价后的单价来计算ARR以制造假象。

一些企业还会和KOL达成合作,向其提供高额返佣,由KOL以返现方式吸引粉丝购买年费会员,从而在短期内拉升月收入并抬高ARR。但实质上,这类用户忠诚度不高,续费可能性较小。

“ARR对投资人有一定参考价值,但这个价值在AI领域有所降低。”该投资人称,“由于AI公司收入模式多样且不稳定,ARR易被操纵,投资人不会单纯依赖ARR叙事。”他指出,通常还会参考用户留存率、客户获取成本、毛利率、产品迭代速度等指标来综合评估公司价值。

另一位投资人则表示,诸如AI应用的日活、月活用户数等数据都“很虚”,核心还是要看用户留存情况。“要看长时间段的数据,比如次周、十周的,因为一次性的数据可以通过运营手段做上去。”他强调。

相关文章

  • 山东省2025年第三批政策清单出炉,企业、百姓如何获益?

    山东推出今年以来的第三批政策清单《关于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第三批政策清单》,聚焦服务业发展、项目建设、援企助企纾困解难等三个方面推出16条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将会给企业发展、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利好,记者为您梳理。1亿元财政资金加码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迎重点扶持从政策清单看,山东首先将加力落实2亿元

    2025-09-05 13:00:00
    0
  • 中上协:上半年A股公司营收35.01万亿 经营质效稳步提升

    截至8月31日,我国境内股票市场(沪、深、北三家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全市场”)共543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同比增长0.16%。第二季度营收18.11万亿元,同比增长0.43%,环比增长7.15%。上半年

    2025-09-01 08:32:00
    0
  • 深南电路:公司经营情况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深南电路发布异动公告称,公司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近期公司经营情况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于本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期间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

    2025-08-31 16:41:00
    0
  • 河南城建学院:触摸千年窑火 传承非遗文化

    8月30日,河南城建学院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汝州市汝瓷小镇的汝意堂汝瓷研发中心,开展以“触摸千年窑火 传承非遗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汝瓷烧制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邢俊杰的指导下,学生们亲手为素坯浸釉,全程观摩汝瓷从原料到成型的精湛工艺,

    2025-08-31 13:53:00
    0
  • 天味食品拟赴港二次上市,四川“A+H”企业或添一丨周观川股

    李菲菲 川观新闻记者 彭瑀珩行情回顾(8月25日至8月29日)市场整体表现:回顾一周A股,三大指数震荡上涨,沪指稳站3800点,交投活跃度维持在历史高位。截至8月29日周五收盘,上证指数报3857.93点,月涨7.97%,创10年新高;深证成指报12696.15点,月涨15.32%;创业板指表现尤为

    2025-08-31 12:01: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