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奋斗者心中都有一条“红旗渠”

面对困难,您选择苦熬还是苦干?

1959年,太行山有一群人

面对河流干涸,水库见底,吃水困难

他们摔杯为号,大吼一声:

“苦熬熬不到头,苦干才有出路! ”

不等不靠、自力更生

他们心中暗暗下定

“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决心

历时10年

用双手在太行绝壁上

“抠”出一条1500公里长的“人工天河”

世代缺水的问题成为了历史

4月5日,这条人工天河

迎来总干渠通水60周年纪念日

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迎来通水(资料照片)。

当年修渠,一位叫张买江的男孩

在13岁那年

母亲把他推向悬崖替父“还债”

把钢钎塞进他手里

“带不回水,别回来”

1966年,张买江在红旗渠取水(资料照片)。

新布鞋三个月磨穿三双

血泡结成老茧

他学会抡12磅大锤

在青年洞的岩壁上

刻下 “小老虎” 的名号

10年后渠水进村

他跑回家喊“娘,水来了!”

如今

76岁的他仍在宣讲

“我们林州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

铁锤砸在钎上

火星溅进太行的褶皱里

修渠时,不到二十岁的郭秋英把长发盘进安全帽

跪坐在400米隧洞里

手和膝盖都被磨破

郭秋英在修渠过程中休息(资料照片)。

“男娃能打钎,女娃就能抡锤”

浓烟未散时

她甩动棉袄当扇子

在呛人的硝石味里

她率领“铁姑娘队”和男民工一道

苦干60天

钻通了长达400米的“换新天”隧洞

鸻鹉崖是修红旗渠非常险峻的一段

一边是断崖,一边是深谷

除险英雄任羊成当年在这里被砸掉四颗牙

郭用林在鸻鹉崖巡渠。新华社记者 吴刚摄

作为鸻鹉崖段的护渠工

如今,郭用林在这里护渠35年

渠岸不长草,渠旁没大树

郭用林把工作干得仔细

他把自己炼成一块基石

如今54岁的他说:

“人不能闲着,得找活干。”

红旗渠凌空除险施工现场(资料照片)。

庙荒村曾是红旗渠一干渠岸边的穷村

郁林英是嫁到庙荒村的姑娘

十多年前她当了村党支部书记

这位 “犟支书”誓死要把庙荒的穷根拔掉

“要让庙荒人仰着脸出门”

三种癌症

像三块石头

压在她脊梁上

却压不弯

她带领村民甩掉穷病的决心

这是红旗渠一干渠旁的庙荒村。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被她踏过无数遍的石板路

长出国家3A级景区的嫩芽

每年吸引20万人次前来观光旅游

曾经的庙荒成了热门打卡地

郁林英常坐在渠水边喃喃自语

“想想当年修渠,我们还有什么困难迈不过去?”

3月18日,这是红旗渠鸻鹉崖段(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四月,太行风掠过渠岸

当年的推车歌还在回响

有人问:

“苦干和苦熬有啥区别?”

看那悬空的铁索

颤巍巍的箩筐

峭壁上的星火

答案在30万人的汗水中

在81位烈士的名字里

在蜿蜒1500公里的渠线上

这是3月18日拍摄的红旗渠纪念碑。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不认命不服输的人

心里都有一条红旗渠

它告诉你

山再高

总能凿出一条路

石头再硬

硬不过攥紧的拳头

记者:吴刚、任卓如、刘振坤、郝源

相关文章

  • “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 书写美丽西藏新篇章”

    题:“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 书写美丽西藏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纪实人民日报记者杜尚泽、胡泽曦 新华社记者张晓松、朱基钗21日清晨,雨后初霁。西藏拉萨,雄伟古老的布达拉宫,见证过无数的历史大事件,也见证着新的历史:身着节日盛装的各族群众,挥舞着红旗,从四面

    2025-08-24 11:17:00
    0
  • “美国企业厂房遭导弹袭击”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8月21日报道,俄罗斯袭击了乌克兰西部一家由美国伟创力公司拥有的工厂,引发大规模火灾,造成至少15人受伤。报道引述彭博新闻社消息称,乌克兰地方当局说,当地时间21日凌晨4时40分左右,两枚俄罗斯巡航导弹击中伟创力设在穆卡切沃市的厂房。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发文说:“这是

    2025-08-22 10:36:00
    0
  • 成都世运会|聚万千 爱无限——成都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闭幕式侧记

    新华社成都8月17日电(记者杨思琪、丁文娴、董小红)暮色浸润龙泉山脉,晚风掠过绛溪河畔。在成都世园会成都国际友谊馆,一场缤纷无限、气象万千的世界运动盛会,迎来告别今宵、相约未来的时刻。没有选择传统体育场馆,闭幕式主舞台依山而建,夜雨过后,灯光璀璨,仿佛凌空于山林的水晶宫殿。在这座繁花与绿意织就的园林

    2025-08-18 00:28:00
    0
  • 首次公开!80多年前无锡旧影

    “照片能褪色,但历史不会”热映电影《南京照相馆》中一张张出自侵华日军之手的照片成为了日军在华暴行的重要铁证80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些保存了八十多年的照片时刻提醒着我们不忘历史这样珍贵的照片在无锡也有!近日三张侵华日军在无锡留存的老照片首次公开无锡沦陷时期的真实场景重新“显影”(顾群涛收藏的

    2025-08-15 10:24:00
    0
  • “蟹”逅美味 银川首批螃蟹抢“鲜”上市

    个大肉厚的螃蟹陆续成熟上市。 记者 梁小雨 摄8月11日,贺兰县立岗镇金星村,由宁夏海迪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的“化鲜记”大闸蟹主产区迎来丰收季。300亩水域中,“长江1号”大闸蟹活力满满、自在畅游。这是银川今年首批成熟的大闸蟹,即日起将陆续成熟面市。据介绍,这里的大闸蟹亩产可达150公斤,每公斤

    2025-08-12 09:22: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