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聘会上高校学子现场咨询(资料图)
聚焦发展靶向引才,搭建平台悉心育才,精细服务培优留才……近年来,仪陇县持续推进人才强县战略,建机制、优招引、创平台、强服务,持续完善人才引育留用体系,真正实现制度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人才工作稳中向好,努力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NO.1聚焦发展靶向引才
4月9日上午,在仪陇县总医院医疗中心院区的针灸康复病区,副院长董勤建穿行于各病房之间。“脑出血引起的偏瘫是神经功能缺损的常见表现,治疗中,我们必须基于个体化评估,同时考虑神经修复、功能代偿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有针对性提出治疗方案。”董勤建向科室成员讲解。
据悉,董勤建是四川省“卫生健康人才计划”基层卫生拔尖人才,仪陇县“帅乡英才”。他2018年被调至仪陇县中医医院任针灸康复科学科带头人,创建省重点学科。其间,为医院带来包括肌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鞘内注射、关节腔注射等30余项新技术及各种新项目,培养了一批优秀医生、康复治疗师。目前,该科室设置病床达220张,年服务人次超30万人次。
“吸引紧缺急需人才,我们能弥补关键领域的技能缺口并发挥这些行业领军人物的引领作用,促进整个领域人才的培养。”仪陇县委组织部人才股股长王稳说。据悉,近年来,仪陇县专注于发展重点领域的靶向引才工作,在工业产业、农业产业、教育医疗等关键领域成功招引425名紧缺急需人才。
据介绍,仪陇2024年举办“才聚德乡智汇仪陇”人才专场推介招聘活动4场,刚性引进硕士研究生60人,签约医学硕士28名、本科规培生6名;围绕“一主一特”产业人才需求,举办县属国企人才专场招聘活动,组织52家重点企业参加“激荡青春创业南充”高校专场招聘会、西华师范大学春季就业双选会等活动,为企业招聘高级工程师、会计师等产业人才100余人。
NO.2搭建平台悉心育才
“如何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实现价值倍增?我县坚持‘以用为本、培用结合’理念,通过搭建事业平台、优化成长生态,让人才在实战中施展才华,在持续培养中突破能力边界,从根本上破解‘重引进轻培养’困局。”王稳说。
景瑞军是仪陇县融媒体中心副总编辑,先后被评为仪陇县首批“领军人才”、仪陇县“帅乡英才”,市对外宣传工作“先进个人”,“景瑞军工作室”荣获全国百佳“优秀全媒体工作室”。“在县委组织部的关怀和支持下,我成立了个人工作室。”景瑞军说,在这里,他能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王稳介绍,针对人才培育方面,该县坚持“精准滴灌、靶向培养”理念,构建立体化培育体系;根据人才专长建立个性化工作室,搭建实践平台;针对性新设特色科室,拓展发展空间;选派优秀人才赴先进地区跟岗锻炼,定期组织专题培训研修,强化素质提升。通过这一整套“平台+机会+培养”的组合拳让人才在实战中快速成长。
仪陇县不仅培养专业人才还培育工业产业人才和乡土人才:通过促成四川东阁科技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胡吉明团队的合作,建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仪陇县高级技工学校与县经开区内的四川德创汽车零配件有限公司、四川讯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培养协议,首批“订单式”定向培养的加工制造专业技能人才达到21人;组建乡村振兴人才发展联盟专家服务团,超过1200名成员;建立仪陇县电商产业园、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等市级人才分联盟点。
NO.3精细服务培优留才
4月10日,笔者在仪陇县双胜镇的勇旗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看到,合作社理事长郑勇旗正带领农机手检修、保养旋耕机。
据悉,郑勇旗来自眉山,在仪陇创立专合社,引领成员采用科技种植和机械化种植方法,业务范围包括农业全程机械化、粮油和蔬菜种植、瓜果、中药材栽培、水产和家禽养殖等。专合社成员已发展至5000余户,拥有10余个分社。郑勇旗被先后评为“全国十佳科技种植致富带头人”“南充市第二批果州产业英才”,多次获得种植示范先进奖,注册的“勇旗”大米商标品牌被评为全国十佳绿色健康品牌。
郑勇旗选择在仪陇扎根深耕是该县“尊才、爱才、成就才”人才生态的真实写照。“从技术推广到产业孵化,从资金扶持到生活关怀,仪陇提供的是一份可持续发展的承诺。”郑勇旗感慨。在农业技术服务中,他获得了专家团队的智力支撑;在产业项目落地上享受到“一对一”的精准对接;在事业瓶颈期,得到了及时的金融助力。这种全周期、多维度的支持体系让他实现了从普通业主到产业带头人的华丽蜕变,生动诠释了“人才与城市共成长”的发展理念。
“引才聚才只是第一步,育才用才考验智慧,而真正见功夫的是让人才扎根成长、安居乐业。”王稳说。据了解,近年来,仪陇县建立了“线上办理+服务专窗+人才管家”人才服务模式,协调解决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人才关心的难解事项;举办“致敬青春·‘仪’路有你”等人才交友联谊活动;开展专家人才走访慰问、人才工作座谈调研收集人才意见建议,及时推动人才政策兑现落实。
汪泽宇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