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为何被称为“国际公共产品”?听中外弄潮儿讲述“我的上合故事”

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里面有众多上合组织国家的元素展示馆。

青青之岛,亲亲上合。

七月的青岛,红瓦掩绿树,青山连碧海。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又一次迎来了上合组织国家的重要客人。这一次,客人们是来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

上海合作组织,这一名字国人并不陌生。2001年成立以来,上合组织始终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发展为当今世界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组织。

再过一个多月,上合组织就将迎来一件大事,举办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天津峰会。这是自2018年青岛峰会之后,中国再次“做东”。

七年,一个轮回。正是在青岛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政府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这才有了后来上合示范区的落地建设、加快发展。

上合示范区是带着重大使命诞生的——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旨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拓展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化交流等领域合作。

如今,这方热土发生了哪些变化?近日,大众日报·大众新闻记者走进上合示范区,遇到了多位中外弄潮儿,他们身份各异,却都有着自己的“上合故事”。

乌兹别克斯坦小伙赛义德:

这个经贸综服平台“有东西”

故事的第一个主人公,名叫Said Bobur(音译:赛义德·巴布尔),30岁,乌兹别克斯坦人,自称“老青岛”。

为啥?

因为从在青岛理工大学读书算起,他已在这里生活了11年。5年前,还是学生的赛义德认识了一位日照姑娘。两人一见钟情,6个月便闪婚。

2021年10月,赛义德来到上合示范区工作,负责翻译。第一次踏进这个地方,他就被眼前景象震撼了: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同事们个个干劲十足,自己也跟着兴奋起来。

在上合经贸综服平台工作的乌兹别克斯坦小伙赛义德(左一),在与客商交流。(□记者 白晓 报道)

时间来到2022年11月,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这是啥?

它的定位很牛:既是国内企业走向上合组织国家的“大本营”,也是上合组织国家企业进入中国的“桥头堡”。平台有三大功能——信息展示、功能应用、数据发布,还能通过网页、手机App和线下服务中心三种方式,给贸易商、物流公司、银行等提供服务。

别被它的名字难住了,其实这就是一个超级实用的“工具”,得到了国家海关总署的大力支持。

以前做跨境生意,流程复杂、环节众多,像走迷宫一样容易卡住。有了这个平台,贸易、物流、金融服务一站式搞定,痛点、卡点、堵点帮你“全扫清”。赛义德说,这个平台“有东西”。

深圳有家做太阳能板的企业,通过上合经贸综服平台认识了乌兹别克斯坦一家能源公司。双方聊得火热,前期沟通顺利,可到了付款环节,问题却来了:第一次合作,谁也不放心谁,合同愣是签不下去。

赛义德和同事一看,这不行啊,赶紧给两家公司介绍了平台的跨境结算系统。

这一系统就像个“靠谱的中间人”,让双方都安心。流程是这样的:乌兹别克斯坦公司先把预付款打到平台担保账户,深圳企业收到信息开始备货。货备好后,以平台名义报关,乌兹别克斯坦公司看到提单和报关单,把尾款打过来。深圳企业在平台申请提款,平台审核后把钱转过去。整个过程透明又高效,第一单做完,两家公司都竖起了大拇指。

中国老板王泓久:

物流“老炮儿”圆了出海梦

7月22日,上合示范区,阳光洒在路面上,三辆满载中国货的TIR运输车辆蓄势待发。约1万公里,7天时间,就能从青岛到达莫斯科。

故事的第二个主人公,是青岛西海岸利达物流有限公司的老板王泓久。望着远去的车队,他嘴角微微上扬:这速度,放在以前可不敢想!

TIR是什么?

别被这名字唬住,它的全称是Transport International Router(国际公路运输),说白了,就是物流界的“绿色通道”。联合国认证,全球通用,货车过海关“跟刷卡一样简单”。不用翻箱倒柜,也不用排队磨叽,点对点“送到家”,成本还不到空运的四分之一。

王泓久回忆:“以前运货到俄罗斯,边境倒腾跟搬家似的。中国车送到口岸,卸货,再装到俄罗斯车上,人忙马乱,效率低得让人抓狂。”

上合示范区在国内较早推进TIR业务,利达物流是首批“吃螃蟹”的企业。当时,身为物流“老炮儿”的王泓久,已经在行业摸爬滚打了16年,早就憋着一口气想出去看看。上合示范区东风一来,他立马抓住机会。

今年6月,上合示范区的TIR业务又打通了“双向车道”。不仅中国货能快运到俄罗斯,俄罗斯的牛肉、罐头也能搭上TIR快车,直奔青岛,再分发到全国各地。

青岛西海岸利达物流有限公司的TIR运输车。

除了跑运输,利达物流还搞起了“运贸一体”,车队规模也跟开了挂似的。“2023年才15辆车跑跨境,今年直接蹦到116辆!”王泓久感慨,“司机们开着咱中国车,跑莫斯科三环,以前谁能想到呢?”

青岛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上合示范区TIR业务跑了169趟,增长245%,货值1.21亿元,涨了329%。中俄、中吉乌、中哈、中白俄,四条线路齐开花。

除了TIR,上合示范区在中欧班列上更是表现不俗:今年6月10日,我国第11万列中欧班列就是从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发出。目前,已开通32条国际国内班列线路,通达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23个国家、54个城市。

面向未来,上合示范区正在打造一个“海陆空铁”全能物流枢纽——上合国际枢纽港。联合国给的港口代码(CNJZH)已经到手,国家级的商贸和空港物流认证也拿下了。

吉尔吉斯斯坦学生诺娜:

上合组织经贸学院里收获多

在电影《天下无贼》中,葛优有句经典台词:“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

2020年,中国跟上合组织成员国的贸易额是2450亿美元,到了2024年,直接涨到了5125.4亿美元,4年时间增长一倍多。这说明啥?上合组织国家间的贸易正快速发展,这背后离不开人才,尤其是懂技术、会做生意的人才。

这一背景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应运而生。它的定位很清楚:给上合组织国家培养经贸人才,顺便搭个多边经贸合作的平台。说通俗点,就像是贸易人才的“孵化器”。

那么,这学院咋培养人?

一起来听听诺娜的故事。诺娜来自吉尔吉斯斯坦,来学院学了一年后,能说中文了,还学会了网络直播和电子商务。网上带货没多久,就有了不少粉丝。学院不光教语言,还带着学生到工厂去。一次去胶州市李哥庄镇的饰品厂参观,诺娜被蝴蝶发夹、水晶手链等吸引住,拍了几张照片发到社交平台。

结果,她的朋友迪娜秒回:“诺娜,这耳环给我买一对!”迪娜收到货后,戴着拍了个TikTok视频,结果评论区里不少“求链接”的留言。诺娜开超市的姐姐也打来电话:“咱这里市场就缺这种货,赶紧谈代理!”诺娜回了趟国,把样品往姐姐超市一摆,大受欢迎,隔壁珠宝店老板都跑来问进货渠道。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的定位很清楚:给上合组织国家培养经贸人才。

学院不只教学生,还会直接牵线搭桥。

今年3月,上合组织经贸学院跟哈萨克斯坦的Yassa教育平台合作,办了中哈农业企业研修班,18个哈萨克斯坦农业企业老板带着合作意向来了。研修期间,他们跑去潍坊、烟台,实地看山东的农业技术和设备。

有个学员家里种了1500公顷地,在潍坊看到那些大型农机时,他眼睛都直了:这些“大家伙”要是开到我们农场,效率不得起飞?学院二话不说,立马安排他跟企业代表对接,现场看货谈生意。

上合组织经贸学院2022年刚成立,现已办了305期培训班,培训超2.1万人次,其中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学员有3331人。

它的触角还伸到了海外,在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设了5个联络中心。跟高校合作也不含糊,莫斯科国立大学、复旦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60多所中外高校都成了它的伙伴,搭了个“N(海外高校)+1(经贸学院)+N(国内高校)”机制。

土耳其商会代表麦霆:

不光迷土耳其文化,对中国文化也挺上头

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名字一听就感觉有点“高大上”,对吧?它可以说是上合示范区的“门面担当”,整个建筑占地16.88万平方米,里面有众多上合组织国家的元素展示馆。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你一脚踏进去,就像走进了一个迷你的“上合组织国家博览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小天地”,展示着各自的文化和宝贝。

土耳其馆,“掌柜”的是个叫麦霆(Metin)的土耳其人,也是我们故事的最后一位主人公。

他是土耳其Askon商会在中国的代表,也是青岛图瀚国际商贸有限公司的老板。听起来挺“官方”,但他其实是个接地气的“老外”——在中国生活了15年,一年前才来到上合示范区,接手了土耳其馆。

为啥跑这里来开馆?

他自己说了:“我看中了上合示范区这个平台,它能让上合组织国家之间的投资贸易和文化交流更顺畅。”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合组织10个成员国经青岛机场出入境的人数达到16000多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7.91%。

这说明什么?青岛,尤其是上合示范区,对这些国家的吸引力在快速往上涨。简单点说,就是越来越多人想来青岛、来上合示范区逛逛玩玩,谈谈生意。

土耳其商会代表麦霆最想推荐给中国朋友的,是土耳其玫瑰精油。

走进土耳其馆,满眼是土耳其风情:地毯铺得像艺术品,食品香得让人流口水,还有那一堆堆香料,闻着像是在伊斯坦布尔街头。但麦霆最想推荐给中国朋友的,不是这些,而是土耳其玫瑰精油。

土耳其玫瑰,又叫大马士革玫瑰,名头可不小。

传说它起源于中东,数千年前,在波斯与黎凡特地区已有人栽培后来,一路开到了巴尔干半岛和奥斯曼帝国,成为香水界的“扛把子”。很多大牌香水,没点大马士革玫瑰精油都不好意思说自己高端。麦霆研究这玫瑰的历史文化已经5年多,还一直在做玫瑰生意。他认定,这种带着浓浓土耳其味的产品,中国人肯定会喜欢。

文化搭台,贸易唱戏。麦霆不光迷土耳其文化,对中国文化也挺上头,尤其是京剧和中医。他觉得,文化是两国人民的“心桥”,而贸易就是“桥上跑的车”。

这种想法,在上合示范区真不是空话。六年来,这里一直在建设面向其他上合组织国家的商旅文交流中心,已经办了数百场各种花样的国际活动,还推动青岛跟俄罗斯莫斯科、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等7个上合组织国家的11个城市签了旅游合作倡议,文旅这块越做越大。

2024年7月,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举行,发表的阿斯塔纳宣言中称:“成员国认为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市为2024年至2025年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有利于挖掘本地区旅游合作潜力,进一步加强文化合作”。这是对青岛,也是对上合示范区努力的肯定。

到这里,四位主人公的故事,大概就讲完了,但是属于上合示范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在青岛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张彬看来,上合示范区堪称国际公共产品,面向整个上合组织,链接资源,促进合作。随着上合示范区国际合作新平台作用的持续释放,越来越多有意思的人会来到这片沃土,书写新的故事。

编辑:周艳 王文珏

策划:梁旭日

相关阅读:

在上合示范区,人们为什么常常说起这个词?

相关文章

  • 这里为何被称为“国际公共产品”?听中外弄潮儿讲述“我的上合故事”

    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里面有众多上合组织国家的元素展示馆。青青之岛,亲亲上合。七月的青岛,红瓦掩绿树,青山连碧海。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又一次迎来了上合组织国家的重要客人。这一次,客人们是来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上海合作组织,这一名字国人并不陌生。2001年成立以来,上合组织始终遵循

    2025-07-27 07:13:00
    0
  • 俄大学校长:智库应为地区发展提供可行的战略建议

    7月24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智库论坛在河南郑州举行。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董事会主席、校长维克多·卡克沙罗夫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本次论坛为加强对话合作注入新动能。他强调,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动荡的背景下,个别势力试图将自身规则强加于国际社会时,上海合作组织等新兴区域合作组织支持各国平等发声、自主

    2025-07-25 20:21:00
    0
  • 大运会|综合:中国队迎田径首金 赵尚乒乓球女单夺冠

    新华社柏林7月24日电(记者赵建通)在2025年莱茵-鲁尔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4日的比赛中,中国代表团收获两枚金牌:舒衡在男子跳远比赛中夺冠,这是中国代表团本届赛事的首枚田径金牌;赵尚获得乒乓球女单冠军。 7月24日,舒衡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胡星宇 摄备受关注的田径赛场上,中国选手舒衡以8米09

    2025-07-25 11:21:00
    0
  • 深圳千条惠企政策汇聚“一窗” !

    据深圳市财政局消息深圳专项资金统一管理平台(又名“深圳财企通”)日前在市区两级全面上线市区共121家主管部门在“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统一规范”下发布和受理专项资金业务实现了政策事项“一窗汇聚”资金申报、审核、拨付“一网通办”打通惠企助企的“快车道”截至7月20日,深圳专项资金统一管理平台已累计发布政

    2025-07-25 09:41:00
    0
  • 突传消息!知名品牌彻底退出!曾在业界呼风唤雨,很多人现在还在用

    7月22日,中国汽车江湖传来一声叹息 —— 三菱汽车正式斩断与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的合资纽带,同时按下该合资公司发动机业务的暂停键。这记利落的 “转身”,宣告着这家进深耕四十载的日系车企,彻底退出了中国汽车生产的舞台。面对中国汽车产业向电动化疾驰的滚滚车轮,三菱汽车坦言,在这场前所未有

    2025-07-24 08:57: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