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坎上的“家力量”

每年春季,六盘水的土地上都会晃动着两个身影。在,水城区陡箐镇,杨恩兰蹲在田埂上,指尖轻轻拨开麦叶:“这片叶尖发黄,得补点锌肥。”丈夫龙彪立刻掏出手机记录,顺手从工具包摸出袋微量元素肥递给农户。“这得马上落实,不然时间过了,就得减产。”

这对“农技夫妻档”的故事,在六盘水传了多年。杨恩兰专攻病虫害防治,龙彪钻研蔬菜种植,乡亲们笑称他们是“一个开药方,一个种仙丹”。去年夏天,米箩镇突发水稻白叶枯病,叶片长满“鱼籽疮”,急得老农直跺脚。夫妻俩带着无人机连夜赶到,二十天飞防作业,硬是把快绝收的稻田救了回来。秋收时,金灿灿的稻浪里,老乡们硬往他们怀里塞新米:“没有你们,这季就白忙活了!”

走进他们的家,书架上,苗族银饰与农学专著摆在一起,角落里堆着十几本写满数据的笔记本。龙彪笑着翻出一本泛黄的册子:“这是刚结婚时写的‘种菜宝典’,现在都升级成电子档案了。看到这些‘宝贝’,是最开心不过的事了。”

三年前的一场风雨,考验着这个小家的根基。杨恩兰的母亲确诊淋巴瘤,需要辗转多地化疗。那时正值高标准农田建设关键期,夫妻俩白天跑工地,晚上驱车带母亲求医。在成都一医院的走廊里,龙彪把疲惫的妻子搂在怀里:“你盯项目,我守妈。”很长一段时间,他成了“移动药箱”,记得每种药的服用时间;杨恩兰则在病床边用手机处理病虫监测数据,母亲化疗时还在修改培训课件。

最难熬的是夜晚,母亲因药物反应剧烈呕吐,龙彪彻夜握着老人的手,轻声哼着小调。杨恩兰的哥嫂主动接过照顾孩子的担子,妹妹刚小产就赶来医院送饭。父亲虽年迈,却也在一旁默默守护。家族微信群里,每天滚动着各地亲戚凑的医药费和打气的话。如今母亲病情稳定,逢人就夸:“我这女婿,比亲儿还贴心!”

在坪寨乡的山坳里,有个总喊杨恩兰“妈妈”的孩子。父亲服刑,母亲离家,对这名在缺乏父爱和母爱的环境中成长的未成年人,每逢节假日,两人开车进山,后备箱塞满书籍玩具。去年春节,这名未成年人将一张成绩单拍给“杨妈妈”看,并附带了一句话,“你们买来的书籍,我都看过了,今年成绩提升了!”

这对夫妻的“土味浪漫”藏在田间地头。龙彪钻研蔬菜学,杨恩兰专注植物保护。他们时常幽默地表示:“我负责种菜,你负责施药。”两人相互支持,齐心上阵、共进共勉。今年春耕,他们在阿戛镇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龙彪调试设备,杨恩兰讲解原理,配合得像左右手。休息间隙,龙彪变戏法似的掏出个饭盒:“这是青椒肉丝炒饭,希望两个月后,用咱们指导种的生态椒炒!”

六盘水的春天微凉,杨恩兰家的灯总亮得最晚。龙彪在电脑前分析蔬菜市场数据,杨恩兰整理着即将上报的病虫情报,小雨城在茶几上画“全家福”——画里的爸爸妈妈站在金黄的稻田里,他骑着无人机在天空撒种子。窗台上,龙彪用废弃农药瓶改造成的绿萝盆栽长得正旺,翠绿的藤蔓攀着窗框,向着星光延伸。

从实验室到田间,从医院到山乡,杨恩兰像一株深深扎根岩缝的核桃树,把科研论文写在起伏的稻浪间——主持完成17项省部级农业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议案里总带着泥土的温度。丈夫龙彪的蔬菜大棚里,屏幕上跳动的曲线,恰似这对“农科侠侣”并肩作战的年轮。

在这片他们用脚步丈量过无数遍的土地上,这样的故事一直在续写。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田垄间的细语、病房里的守候、山乡间的牵挂。正如苗家古歌所唱:“藤缠树来树抱藤,夫妻同心土变金。”杨恩兰一家用最朴素的坚守,把“家”字写成了一部流动的乡村振兴教科书,让无声浸润着每个角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勇勇

编辑 鲁媛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

相关文章

  • 高温下的清凉守护者:美的空调全国调配700人售后力量驰援东北

    近日,东北多地持续高温,空调安装需求激增。为保障用户清凉体验,美的空调迅速启动全国联动安装支援计划,从广州、深圳、南宁、海口、重庆、成都、南昌、沈阳、济南、郑州、西安、石家庄、青岛等重点城市调派共计346组售后服务团队、700名服务工程师精英,奔赴黑龙江、吉林等地开展紧急支援。“本来以为要等三四天,

    2025-07-14 16:34:00
    0
  • 自驾青甘大环线3车12胎被扎:2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

    针对网络热传的“青甘大环线三车12胎被扎胎钉扎报废”短视频,7月12日,甘肃省阿克塞县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通报称2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系其与他人发生矛盾,抛撒扎胎钉实施报复。“这是人干的事吗?别让我找到你,这不是谋财,这是害命!”近日,一则短视频在各平台热传,内容大概是男子一行人自驾青甘大环线旅行

    2025-07-12 10:59:00
    0
  • 警方通报“青甘大环线3车12胎被扎”:两人撒钉报复他人 已落网

    新京报讯 7月12日,“阿克塞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警情通报,内容如下:编辑 李忆林子

    2025-07-12 08:26:00
    0
  • 18岁女生首次横渡长江:这是我的成人礼!

    7月9日上午,第50届武汉渡江节赛前试渡顺利结束,各横渡方队成功完成了约6000米的挑战,从武昌汉阳门1号明口码头下水,至汉口江滩三阳广场起水。今年18岁的青春渡方队选手李安琪首次参与活动,并表示这是她高考后的“成人礼”。“我是武汉人,一直梦想着游一次长江。第一次横渡,感觉长江非常壮阔,游完后感觉像

    2025-07-09 14:54:00
    0
  • 高甜!清华博士情侣,双双选择去……

    他来自湖北,她来自新疆2015年他们一起考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本科毕业后又一同成为精密仪器系直博生在不同的研究方向奋斗拼搏他们性格互补、各有所长在人生的下一程,他们默契约定一同奔赴祖国西部为国防事业挥洒青春热血崇高的理想与甜蜜的爱情在清华园交汇出最动人的光芒他们就是精密仪器系2019级博士情侣刘心志

    2025-07-09 09:59: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