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叶县保安镇杨令庄村文化广场上的楚长城庙会热闹非凡,民俗表演锣鼓声震云霄,非遗剪纸艺人指尖生花,红色文化体验区游人如织,而庙会上的一抹“检察蓝”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当天,叶县检察院将法治宣传与楚长城庙会民俗活动深度融合,通过设立普法展台、发放法治文创产品、“案例展演+互动问答”等形式,在非遗展示、戏曲展演、特色小吃等传统庙会场景中注入法治元素,为乡亲们带来一堂“家门口的法治课”。
检察干警结合《文物保护法》《长城保护条例》等法规,向游客讲解楚长城遗址保护要点,同步开展防范电信诈骗、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民生领域普法,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宣传与惠民法律服务双向赋能。
“这些土墙竟是国宝?”在庙会入口处,几块图文展板前围满了村民。
展板以漫画和照片形式,生动还原了叶县检察院近年来办理的楚长城保护典型案例:从无人机航拍发现城墙遭杨树根系破坏,到跨区域协作清理违规种植;从组成楚长城保护团,到推动设立4块文物保护碑……一个个故事让乡亲们看得入神。
“以前以为这些土墙没啥用,现在知道是文化遗产了!”村民张大爷指着展板上修复前后的对比图连连感叹。
“在长城边种树违法吗?”“发现文物该找谁?”......
活动现场,公益诉讼检察干警用接地气的语言抛出问题,现场群众争相抢答。答对的群众不仅能领到定制环保袋,还能获赠《楚长城保护手册》。手册以顺口溜形式编写,如“古墙边上莫动土,发现线索快举报”,朗朗上口的提示让群众不知不觉间学习到法律知识。
在宣传活动中,当即有6名村民主动报名加入“楚长城保护志愿者”队伍。“下次巡逻喊上我!”村民李大哥握着检察干警的手说,“当年红军护山河,如今我们护长城,都是在守护家园!”
近年来,叶县检察院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创新实施文物保护专项行动,在楚长城遗址系统性保护中取得显著成效:通过“代表联络+检察”工作机制推动设立长城保护标识及界桩20余处,清理违规占用遗址种植的林木50余棵,促成建立覆盖4个乡镇的跨区域协作保护机制,构建起“公益诉讼+代表联络+技术赋能”的立体化保护体系,为千年楚长城构筑起坚实的法治屏障。(蔡长伟 姬冠鹏 郭鑫彤/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