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椰子壳在经历画模板、切割、磨皮等12道工序后,变成精致的椰子壳工艺品,销售到全国各地。11年里,海南省小椰壳实业有限公司生产部主任符永川,已记不清制作了多少椰子壳工艺品。他和工友以越来越精湛的工艺打造出一个个精美的海南伴手礼。
符永川出生在海南省万宁市大茂镇一个农民家庭,5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双腿重度致残,走路极其困难。由于身体原因,他找工作屡屡碰壁。正当符永川一筹莫展之际,小椰壳厂长来村里招聘,得知他的情况后当即决定录用。
符永川回忆说:“由于双手协调能力不好,才工作一个多月,我就做坏了很多工艺品。感觉自己不是做手艺的料,于是就辞职回家了。没想到厂长再次来到我家,鼓励我回到厂里工作,并手把手地教我技术。”
厂长的鼓励和帮助让符永川坚定了干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他从切割、打磨椰子壳开始,一道程序一道程序苦练,最终掌握了打磨、雕刻等技术,并攻克了椰壳和木材的拼接难题。
此后,符永川带领生产部技术团队连续研发椰壳碟、椰壳储物盒等产品。他还研发了半机械化椰壳切割机、木柄成型机、椰壳成型机等设备。
目前公司已有18名残疾人职工。有的残疾人职工刚工作时,对生产流程和技艺不熟悉,作为生产部主任的符永川就手把手地教,直到他们学会为止。“符永川不仅教给残疾人工友制作技术,还把他们当成家人,在生活上照顾他们。”公司负责人赞赏地说。
近几年,在符永川的建议下,公司先后引进了自动激光切割机、激光打标机等自动化生产设备,既大大降低了工人们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又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为工厂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经济日报记者 潘世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