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张小茜、文可昕)春风送暖,兰花绽放!4月9日,2025湖北随县第六届兰花博览会盛大开幕。来自五湖四海的兰花爱好者、行业专家和采购商们齐聚一堂,共赴这场兰花之约。
兰香为引,商机跨海来
上午八时,神农兰花博览园内已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来自全国各地的兰友们早早支起摊位,一盆盆姿态各异、馥郁芬芳的兰花被精心摆放着。

卖家们热情似火,滔滔不绝地介绍兰草的品种特性、种养诀窍;买家们则俯身细细打量,轻碰叶片,时不时与卖家讨价还价。
“再便宜点呗,大家都是爱兰之人,交个朋友!”你来我往间,价格的博弈、对兰花的热爱在言语碰撞中尽显。

随县兰花协会会长曹刚军介绍,这次兰博会从全国各地召集了许多精品,虽然数量不多,但是重在精,据初步统计,兰博会两天交易额可突破两亿元。
兰叶葳蕤,香飘海外。活动现场,神农国兰(湖北)花卉进出口有限公司成功签订了5000万美元的兰花出口协议。“公司是2024年5月注册成功的,介质兰花出口基地和植物濒危管理已在中国海关、国家林草局备案通过,预定今年出口可达到1000万美元。”公司总经理李国芳喜不自胜。
此前,因没有相关进出口资质、不了解通关流程,随县优质蕙兰只能通过委托、代理等渠道出口,不仅费时费力,出口规模也受限。神农国兰(湖北)花卉进出口有限公司抢抓机遇,布局海外市场,于去年9月成功创建全国首家蕙兰种苗出口基地,自行报关不仅省时省力,且成本大幅下降,蕙兰可在最短时间内到达韩国、日本等国口岸。
护香前行,珍兰育繁枝
室外交易市场火爆,室内展厅众多兰花精品争奇斗艳,每一株都以其独特的姿态和韵味,吸引兰友争先拍照。
“今天带来9盆精品兰花,5盆参评兰花大部分都获奖了!这盆斩获特金奖的国色天香属于多艺品种,丝斑中透,又开了一个素心,更好地把瓣形展现了出来。”随县兰花种植大户邓旭自豪的说,自家兰园已有一千多平方米,培育的从花草到艺草有500多个品类。

随县作为中国蕙兰核心原产地、世界三大蕙兰主产区之一,全国八成的野生蕙兰生长在这里。
据随县兰草产业链链长邓华介绍,野生兰草资源有限且珍稀,最好的保护就是加强品种培育与繁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多年来,随县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制定实施《随县兰花保护和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中国蕙兰种质资源库和濒危兰花迁移保护站,用心守护野生兰花资源安全。目前,境内蕙兰存量占全国80%以上,野生兰草有120多种、1.8亿多株,其中珍稀品种20多种。
出席此次兰博会的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会长朱根发表示,国内兰花种类非常多,蕙兰是其中一个特色种类。随县蕙兰资源丰富,培育了很多新品种,未来希望从种业端、种植端、市场端不断发力,做大做强兰花产业。
升级蝶变,兰业绽富花
走进神农兰花博览园智能温棚,温度、湿度等生长条件被精准调控,模拟出最适宜兰花生长的环境。

神农兰花博览园作为中南六省最大的兰花集散地和交流交易中心,自2021年运营至今,吸引了本土以及河南、安徽、山东、恩施等地40余户种植精品兰草的园主入驻。
上世纪80年代,随县蕙兰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吸引了大批兰农专门从事种植和研究,经过四十多年的摸爬滚打,随县先后成立了兰花协会和兰花产业链,组建了全县兰花产业发展办公室,积极扶持兰花种植基地、标准化兰园建设,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发挥兰花协会的规范、引领作用,助力兰花产业从一方的简陋小院向如今的智能化温控大棚转变。

如今,全县兰花种植大户达3000户,总种植规模超过4000万盆,从业人员达6万人,年创产值20亿元。
当前,随县正着力健全“链长+链主+链创”三链协同机制,以“一主两翼”(随县神农兰博园、万和镇走马岭兰花文化园、洪山镇大洪山西游记兰博园)等重要节点建设为支撑,大力推广“兰花产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聚力做大做强兰花产业链,努力让这一“美丽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