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广州竟有个“罗马斗兽场”|遛湾

两千年穗月静好,为广州沉淀出古今辉映的鎏金底色。

一堂一寺、一砖一瓦,蓦然回首,人人耳熟能详,又常常耳目一新。

穿越古今,融汇中外。换个视角看羊城,《遛湾·穗月回声》邀你一起聆听岁月回声。

清明短途游,不妨来一场City Walk,于城市转角处打卡“老城彩蛋”:

文德路骑楼霸气如罗马斗兽场,爱群大厦转角秒穿民国,同福路连廊自带“福气Buff”。

老建筑从未被遗忘,它们正以历史之美和网红新貌,等你按下快门。

在文德南路与万福路交界处,一座大型转角骑楼在社交媒体上火了,出片率100%。

这座巴洛克式风格骑楼具有悬挑式底层和跨街长廊,因其恢弘气势被网友称为“广州的罗马斗兽场”。

正如古罗马斗兽场是帝国的象征,万福路骑楼亦是广州近代骑楼建筑的代表。

然而,万福路和文德路的魅力,远不止这座骑楼。

漫步万福路,时光在这里悄然放缓。

万福路在明、清时期为广州城南边城墙,于1919年褪去城墙的沧桑,化身为骑楼马路。

这里有成片的唐楼,风格有别于西关骑楼,共同勾勒出这条老街独特的粤港风貌。

除了建筑之美,万福路最迷人的仍是它浓郁的市井气息。

这里集中了广州最大的帽子、围巾批发市场,毛线帽、贝雷帽、渔夫帽、鸭舌帽……堪称“帽子控的天堂”。

如今,要找又便宜又正的帽子和围巾,就要到万福路逛一逛。

转个弯来到文德路。

这条仅五六百米长的小街,在广州城中有着无可取代的魅力。

自古以来,文德路就是书香兴盛之地。

其前身府学东街,得名于明清时期的广州府学所在。

它与繁华的北京路仅一街之隔,与北京的琉璃厂、上海的城隍庙和南京的夫子庙齐名。

在民国时期,这里书店、古董店、字画店林立,书香四溢。

1918年,府学东街扩建为马路,因毗邻文德里,遂得名“文德路”。

今天的文德路,依然是广州书画艺术品的集散地,是淘选艺术佳品的好去处。

文德路上的“文德楼”,曾是周恩来、邓颖超的新婚居所,也是这对革命伴侣峥嵘岁月的起点。

步入文德楼二层,眼前的房间仍完整保留着当年的风貌,朴素而温馨。

仅有40㎡的家,容纳了三房一厅,客厅摆放着独具特色的矮沙发,而厨房则保留着传统的砖砌灶台,仿佛时光在此凝固。

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他们迁往万福路190号南华银行楼上,并在此接待过向警予等革命同志,为这两条老街增添了红色印记。

一边是街巷里的烟火日常,一边是书院中的文脉绵长。

转角处的骑楼静静伫立,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岁月更迭。

即使你没有到过爱群大厦,也一定在某书上见过它的身影。

爱群大厦的转角,被网友称为“广州city walk 最喜欢的小转角”。

这里是许多摄影师、博主和游客的灵感源泉,随手捕捉,就是独一份的格调。

而若你知晓它的历史,这份灵感或许会增添一份厚重的底蕴。

爱群大厦最初叫爱群酒店,由著名爱国华侨陈卓平于1934年投资兴建,落成后30年里,一直是“广州第一高楼”。

大楼融合西式与岭南骑楼设计,复古浪漫,漫步其下,恍若穿越至民国初年。

旧时代的爱群酒店是显露权力和身份的场所。

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爱群大厦是广州的重要涉外活动的场所。

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上海有外滩,广州有长堤。”

爱群大厦所在的长堤大马路,在广州骑楼群中具有独特的特色和重要地位。

清朝光绪年间,两广总督张之洞就提议沿天字码头修筑江边堤路,工程历经多年,最终于1920年建成长堤大马路。

作为广州最早的骑楼街,长堤大马路将西关的繁华引向此地,形成了广州近代第一个CBD。

一批建筑设计师将国际大型公共建筑风格融入长堤骑楼,突破传统高度,部分骑楼达十层以上,气势恢宏。

海珠石被填埋后,新堤大马路(今沿江西路)建成,海珠岛与长堤间河滩填平,形成“新填地”。

陈卓平购得新填地西端三角地带,在此建起雄踞广州第一高楼30年的爱群酒店。

爱群大厦17楼的陶源居酒家是广州首家360度旋转餐厅,老广们儿时来吃上一顿,都可以好生炫耀一番。

随着21世纪广州经济中心东移,爱群大厦生意每况愈下。

2019年餐厅停业改造,令许多常客惋惜不已。次年焕新重启,融合艺术时尚,一跃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如今,在社交平台上搜索“爱群”,海量的笔记和帖子映入眼帘。

网友们纷纷化身爱群大厦的“野生代言人”,或分享美食,或晒出美照。

这座80多岁的老建筑,在新旧交替中华丽转身,焕发蓬勃生机。

在社交媒体上搜索“广州必打卡机位”,人民南天桥必定榜上有名。

网友纷纷推荐:“记住这个机位,这是广州最港的地方。”

而他们镜头聚焦的主角,正是天桥一侧的新华大酒店,尤其是其标志性的转角外立面。

新华大酒店距爱群大厦仅五分钟步行路程,与后者不同,它因转角处浓郁的港风氛围走红。

广州骑楼风格多样,古罗马券廊式是其中之一,新华大酒店便是该风格代表作。

提到新华大酒店,就不得不提嘉南堂。

这座建于1919-1926年间的建筑群,由著名建筑师杨锡宗设计,是民国时期广州极具影响力的房地产项目之一。

嘉南堂南楼(今新华大酒店)、西楼及南华第一楼(今新亚大酒店)共同构成了广州最早的西式骑楼建筑群,至今仍被视作广州最漂亮、最经看的骑楼建筑。

几十年间,新华大酒店历经风雨,曾改名为“红旗旅店”“新华酒店”。

上世界八十年代,酒店停业整修,焕新为一家综合性多功能酒店。

2011年,新华大酒店还被官方认证为“中华老字号”,实力诠释什么叫“经典永不过时”。

有着“广州最美转角”之称的同福路,是老城区中一抹亮眼的风景。

同福路转角与前述骑楼转角不同,它是200多间楼房相连形成的优美弧度。

这里的骑楼始建于1926年,以中式风格为主,富有岭南“马路—铺廊—行栈”建筑特色。

临街面采用圆弧曲线门楣和罗马式立柱,墙壁和楼柱装有花雕和浅浮雕,图案多为彩云,寓意吉祥、多福。

如今,不少广州新人结婚时会逛这条老街,借“同福”祈愿白头、安康,这恰是“最美转角”的生动注脚。

除了福气,同福路上还有满满的财气。

清朝时,此地与广州十三行隔江相望,是中外闻名的商业旺地,吸引众多行商定居,世界首富潘振承、伍秉鉴便在其中。

此外,邓世昌、冯敬如、黎雄才等名人都曾在同福路上居住。

民国初,广州市政厅在河南地区修路,同福西路、洪德路及南华西路大基头一带,迅速成为河南最早的商业街区。

巨富藏身于此,商贾云集于此,但是同福路不单单有商业气息,文化地标照样不弱。

曾为广州佛教 “五大丛林” 之一的海幢寺,便位于今同福中路,给老街添了一份厚重与灵性。

福气、财气到了,香气也就随之而至。

如今不少年轻人来同福路,就是奔着“老字号美食一条街”的美誉。

这里既有地道广州老字号,又有新晋网红店,花小钱就能吃得尽兴。

如果你来广州,不妨来同福路走走,邂逅福气财气,品味袅袅香气。

撰文:刘自如 万映雪

设计:张雅

策划:黎詠芝 高静宁

来源:i广州、中国广州发布、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小红书

【作者】 刘自如;万映雪;黎詠芝;高静宁

点解

相关文章

  • 什么?!广州竟有个“罗马斗兽场”|遛湾

    两千年穗月静好,为广州沉淀出古今辉映的鎏金底色。一堂一寺、一砖一瓦,蓦然回首,人人耳熟能详,又常常耳目一新。穿越古今,融汇中外。换个视角看羊城,《遛湾·穗月回声》邀你一起聆听岁月回声。清明短途游,不妨来一场City Walk,于城市转角处打卡“老城彩蛋”:文德路骑楼霸气如罗马斗兽场,爱群大厦转角秒穿

    2025-04-02 14:16:00
    0
  • 在书城,阅山海:“书香羊城”2025广州全民阅读活动正式启动

    四月的广州,木棉灼灼,书香氤氲。千年羊城,书香为伴,从2006年起,广州19年如一日持续推动全民阅读,“书香羊城”历经多年培育,一路生花,点燃全民参与阅读的热情。4月1日上午,由“书香羊城”2025广州全民阅读活动组委会指导,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出版局)牵头主办的“书香羊城”2025广州全民阅

    2025-04-02 12:00:00
    0
  • 红色文化主题民艺创作研学系列活动在广州人民艺术中心举办

    3月30日,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广州人民艺术中心、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广州文艺志愿者协会联合主办,广州市番禺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协办的“英雄花开英雄城”红色文化主题民艺创作研学系列活动在广州人民艺术中心举办。活动围绕“英雄花开英雄城”红色文化主题展开。活动开始,广州市文联

    2025-04-01 12:55: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