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行”科研导师引领,南大探索超常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

科研是不断探索未知、发现新知的旅程。为系统化推进早期科研训练,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于2024年12月启动了“励行”科研导师计划,邀聘来自全校部分理工科学院的11名优秀教师担任首批“励行”科研导师,为一年级本科生开设小班化的项目制课程,引领低年级本科生开启科研逐梦之旅。快半年的时间过去,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记者应邀对导师和学生们进行了回访。

第一节课,他们授课内容就“不走寻常路”

第一课上,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赵劲和同学们聊起了“答案”。“科研课题通常没有标准答案,但有许多答案,不同解决方案。我将借鉴真实科研团队的管理经验,将学生们的课程安排与实际科研生态更好地对接。”

本科生罗嘉恒在匡亚明学院学习的是计算机方向,但在这次的“励行”科研导师计划中,他却“任性”选择了研究方向为材料物理的教授袁洪涛作为自己的“励行”导师。面对这样一位跨学科的学生,袁洪涛表现出了十足的耐心,并且鼓励罗嘉恒,坚持跨学科学习,锻炼磨练自己,以后会有更大的收获。

“第一节课上,袁老师没有讲授太多的专业知识,而是花了很长时间给我们讲故事。讲了那些本科时期在他组里的那些学长学姐们,他们是如何挑战自己的,是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的。故事总是最能启发人心的。听别人的故事,想自己的人生,袁老师给我们每个人都上了一门最宝贵的规划课。”罗嘉恒告诉记者,袁老师还带着同学们参观了现工院微纳电子器件光刻工艺的实验室,让大家切实体验科研的生活,“这些都是相当宝贵的经历,让刚上大一的我,对匡院的归属感更强了。”

打通学科壁垒,让学生提前进入科研状态

为什么要收一个跨学科的学生?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袁洪涛教授表示,“陪伴式成长”与“设置明确目标”是理工科项目制课程有效运行的关键。他通过将研究生水平的课题适当下沉,指导本科生提前进入科研状态,并成功完成具有发表潜力的研究成果。“要让学生知道‘今天来做什么’,避免无效等待,从而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袁洪涛说。

从量子力学到神经科学,从人工智能到材料化学,记者注意到,首批11位“励行”科研导师在授课时充分打通了理工学科之间的壁垒,提供了“前沿可感知、路径可选择”的早期科研体验。

“首批‘励行’科研导师都来自理工医科院系,有着副教授以上职称,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前沿的科研视野和卓越的学术影响力。期待他们今后能够带着本科生更好地进行科研兴趣探索。”南京大学本科生院院长、新生学院执行院长、匡亚明学院院长王骏介绍,“励行”科研导师制度,旨在通过与科研导师的互动,激发学生对物理、化学、数学、天文、生物、计算机等理工科的浓厚兴趣。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明确适合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规划未来的学术或职业道路。

人文课程也将加入,让创新的火花自然迸发

这种“项目制”课程的方式,南大也在不断探索和升级。王骏认为,项目制课程的核心不只是更换一种教学形式,而是用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牵引学生完成一场完整的知识建构和能力训练。首批“励行”科研导师,数学学院副院长吴婷教授认为,在一年级实施项目制课程,让学生对各学科方向的了解更加充分,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将学习方法指导和科学兴趣的激发融为一体,既起到了科研导师的作用,也解决了新生导师的导学问题。

记者了解到,匡亚明学院还计划将人文课程逐步纳入项目制课程中实施。文学院刘超教授提出,以“科学想象力”为主题的人文课程可与AIGC、诗歌创作等跨媒介形式相结合,通过模块化学习和团队合作,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艺术审美与科学素养的融合能力。

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党委书记周媛期待,“励行 ”导师能够引领学生不断探索,发挥最大的科研潜力。周媛表示,学院将充分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聚力探索和供给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沿模式,特别关注低年级学生的学科引导与高年级学生的科研实践,优化项目制课程的组织和评价模式,通过学科交叉、文理融合的课程内容整合,并不断拓展国际科考、国内院所的科研训练项目,为学生提供更系统、更全面的培养路径,让创新的火花自然迸发,探索超常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盛媛媛

相关文章

  • 停止内耗很好的方式:运动

      1  运动的当下不一定会让你舒服  但坚持运动会带给你很多好处  你在运动时可能也有过这样的感受:跑过一公里,喉咙里像塞着砂纸;多次深蹲跳跃,大腿像被灼烧。那些急促的喘息、酸痛的肌肉,都在诉说运动带来的煎熬。  坚持运动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想:“这么累值得吗?”“也许休息一下更舒服。”那些盘旋在

    2025-07-28 00:09:00
    0
  • 创新校城融合、智慧建造新模式!青岛这一项目荣获全国市政工程质量最高奖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27日讯 近日,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公布了2025年度全国市政工程最高质量水平评价结果。由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负责施工的珠江路(石油大学区域)连通工程凭借卓越的工程质量、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突出的技术创新,成功获评全国市政工程质量最高奖。该项目作为全市重点项目、西海岸新区202

    2025-07-27 15:55:00
    0
  • “技术+资本+场景”,成都高新区推进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建设

    【来源:四川在线_滚动新闻】四川在线记者 肖莹佩7月25日,成都高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川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与京东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署活动在成都高新西区IC设计产业园举行,将以三方资本、技术与市场优势深度融合为基础,重点布局工商业储能等前沿领域。根据协议,三方先期优先将重点开发四

    2025-07-25 21:43:00
    0
  • 西北大学附属中学、西大附中浐灞中学集团化办学一体化管理

    西北大学附属中学1912年创建,1960年重建,1997年晋升省级重点中学,2011年晋升省级示范中学。2024年高中录取分数线627.5分。西大附中浐灞中学2015年创建,2018年晋升省级标准化中学,2020年晋升市级名校。2024年高中录取分数线602.1分。开学典礼两校实行一体化管理,统一课

    2025-07-19 14:04:00
    0
  • 【视频】连续16年北川爱心援助,苏州博慧支教共育两地教育“生态林”

    在连续16年北川爱心援助的基础上,苏州博慧教育充分开发、利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携手北川桂溪小学、擂鼓八一中学开展支教活动,播撒“博慧”理念的种子,用实际行动构建教育均衡发展新局面。今年,连续第三次的北川支教团队更为壮大,由20名专业教师、10名助教学生、10名家长志愿者组成。7月12日,桂溪小学、

    2025-07-17 11:32: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