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行”科研导师引领,南大探索超常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

科研是不断探索未知、发现新知的旅程。为系统化推进早期科研训练,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于2024年12月启动了“励行”科研导师计划,邀聘来自全校部分理工科学院的11名优秀教师担任首批“励行”科研导师,为一年级本科生开设小班化的项目制课程,引领低年级本科生开启科研逐梦之旅。快半年的时间过去,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记者应邀对导师和学生们进行了回访。

第一节课,他们授课内容就“不走寻常路”

第一课上,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赵劲和同学们聊起了“答案”。“科研课题通常没有标准答案,但有许多答案,不同解决方案。我将借鉴真实科研团队的管理经验,将学生们的课程安排与实际科研生态更好地对接。”

本科生罗嘉恒在匡亚明学院学习的是计算机方向,但在这次的“励行”科研导师计划中,他却“任性”选择了研究方向为材料物理的教授袁洪涛作为自己的“励行”导师。面对这样一位跨学科的学生,袁洪涛表现出了十足的耐心,并且鼓励罗嘉恒,坚持跨学科学习,锻炼磨练自己,以后会有更大的收获。

“第一节课上,袁老师没有讲授太多的专业知识,而是花了很长时间给我们讲故事。讲了那些本科时期在他组里的那些学长学姐们,他们是如何挑战自己的,是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的。故事总是最能启发人心的。听别人的故事,想自己的人生,袁老师给我们每个人都上了一门最宝贵的规划课。”罗嘉恒告诉记者,袁老师还带着同学们参观了现工院微纳电子器件光刻工艺的实验室,让大家切实体验科研的生活,“这些都是相当宝贵的经历,让刚上大一的我,对匡院的归属感更强了。”

打通学科壁垒,让学生提前进入科研状态

为什么要收一个跨学科的学生?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袁洪涛教授表示,“陪伴式成长”与“设置明确目标”是理工科项目制课程有效运行的关键。他通过将研究生水平的课题适当下沉,指导本科生提前进入科研状态,并成功完成具有发表潜力的研究成果。“要让学生知道‘今天来做什么’,避免无效等待,从而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袁洪涛说。

从量子力学到神经科学,从人工智能到材料化学,记者注意到,首批11位“励行”科研导师在授课时充分打通了理工学科之间的壁垒,提供了“前沿可感知、路径可选择”的早期科研体验。

“首批‘励行’科研导师都来自理工医科院系,有着副教授以上职称,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前沿的科研视野和卓越的学术影响力。期待他们今后能够带着本科生更好地进行科研兴趣探索。”南京大学本科生院院长、新生学院执行院长、匡亚明学院院长王骏介绍,“励行”科研导师制度,旨在通过与科研导师的互动,激发学生对物理、化学、数学、天文、生物、计算机等理工科的浓厚兴趣。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明确适合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规划未来的学术或职业道路。

人文课程也将加入,让创新的火花自然迸发

这种“项目制”课程的方式,南大也在不断探索和升级。王骏认为,项目制课程的核心不只是更换一种教学形式,而是用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牵引学生完成一场完整的知识建构和能力训练。首批“励行”科研导师,数学学院副院长吴婷教授认为,在一年级实施项目制课程,让学生对各学科方向的了解更加充分,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将学习方法指导和科学兴趣的激发融为一体,既起到了科研导师的作用,也解决了新生导师的导学问题。

记者了解到,匡亚明学院还计划将人文课程逐步纳入项目制课程中实施。文学院刘超教授提出,以“科学想象力”为主题的人文课程可与AIGC、诗歌创作等跨媒介形式相结合,通过模块化学习和团队合作,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艺术审美与科学素养的融合能力。

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党委书记周媛期待,“励行 ”导师能够引领学生不断探索,发挥最大的科研潜力。周媛表示,学院将充分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聚力探索和供给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沿模式,特别关注低年级学生的学科引导与高年级学生的科研实践,优化项目制课程的组织和评价模式,通过学科交叉、文理融合的课程内容整合,并不断拓展国际科考、国内院所的科研训练项目,为学生提供更系统、更全面的培养路径,让创新的火花自然迸发,探索超常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盛媛媛

相关文章

  • 浙江发布《营养早餐(套餐)与营养课间餐团体标准》

    中工网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邹倜然 通讯员祝姚玲 黄琳娟)日前,长三角地区百场中小学食育进校园启动大会在杭州启幕。启动仪式上,浙江省发布首个《营养早餐(套餐)与营养课间餐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中小学生吃好早餐和课间餐提供科学指导。超重或肥胖,并非成年人的特有烦恼。浙江省营养学会理事长

    2025-05-24 08:32:00
    0
  • “有人说考古人眼睛能透视”,老考古学家何德亮畅谈他的考古人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马纯潇“别人的文章是用手写的,我们考古人写文章要手脚并用”。73岁的何德亮拿着刚刚出版的《何德亮考古文集》对记者说。何德亮是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已退休),他的文集是作为“海岱考古人文集”系列推出。“海岱考古人文集”系列前两位作者分别是著名考古学家张学海先生(已故)和

    2025-05-24 08:06:00
    0
  • 林志炫出局

    5月23日晚,《歌手2025》揭榜赛中,单依纯再次拿下第一,阿云嘎揭榜陈楚生失败,马嘉祺揭榜白举纲成功。综合两场分数表现,林志炫遗憾离开舞台。第二期排名如下:1、单依纯2、GraceKinstler3、陈楚生4、周延GAI5、MickeyGuyton6、林志炫7、白举纲竞演中,22岁的时代少年团队长

    2025-05-23 23:25:00
    0
  • 一场心灵与色彩的对话!三峡旅游职院举办彩绘活动

    极目新闻通讯员牟浩 夏梦连在五月的艳阳下,一场别开生面的彩绘活动近日在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惺吾广场悄然绽放。这场名为"绘心于颜,笑映心田"的活动,以最质朴的方式,让艺术回归心灵表达的本质。活动现场没有繁复的装饰,只有一盒盒环保颜料和一张张期待的脸庞。同学们或三两结对,互相在对方脸上手臂上描绘心中的图

    2025-05-22 12:37:00
    0
  • 昆明市举行职教活动周启动仪式暨资助育人主题活动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蔡晓磊)5月21日,昆明市2025年职教活动周启动仪式暨第八届“助学·筑梦·铸人”资助育人主题活动在晋宁区中等专业学校举行。活动由昆明市教育体育局主办,晋宁区教育体育局承办,昆明市融媒体中心·昆明日报社、晋宁区中等专业学校协办,旨在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

    2025-05-22 08:16: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