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是怎么来的?科研人员尝试破解 | 新华社

【来源:中科院之声】

“人类意识”被认为是科学前沿的未解难题之一,DNA双螺旋结构和中心法则提出者认为“屏状核是意识产生的关键区域”。近期,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牵头的团队发现,猕猴与啮齿类动物屏状核的结构、细胞类型和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

这一成果为理解人类意识产生的进化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屏状核是位于大脑中的一层薄片状灰质结构。团队研究表明,猕猴屏状核与小脑外所有皮层脑区和皮层下核团相连,是大脑的连接中枢,并且屏状核内部在前后轴方向存在广泛联系,为灵长类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多模态信息整合的基础。

通过空间转录组技术,研究团队成功破解猕猴屏状核的边界“密码”。猕猴屏状核具有显著不同于周围脑区的特殊标记基因,如SYNPR、NR4A2、NTNG2等,可用来精准勾勒出屏状核的物理边界。在屏状核腹内侧,团队发现了一个全新区域RBC,该区域富含CPLX3、SULF1、CABP7等独特基因,将屏状核与周边脑区背侧内嗅核隔开。猕猴屏状核这些结构与啮齿类动物的屏状核明显不同,这为理解意识的进化机制提供了线索。

猕猴屏状核精准边界确定及特征基因分子指纹。(A)猕猴屏状核与周围组织的特征性基因表达;(B)猕猴屏状核与其周围组织的边界示意图;(C)猕猴屏状核特异性基因表达谱

据介绍,团队绘制了猕猴屏状核各细胞类型的精细空间分布特征,并且与屏状核神经元投射信息相结合,发现屏状核不同区域在兴奋性神经元的组成比例上存在明显差异。而且,同一个屏状核局部区域连接的皮层和皮层下核团经常具有类似的功能

此外,团队将猕猴屏状核中富集的GNB4神经元与小鼠相应类型神经元进行了精细比较,发现在猕猴屏状核中呈区域特异性分布的GNB4神经元为猕猴特有的细胞类型。这表明,在进化过程中,猕猴屏状核演化出了灵长类特异的细胞类型,分布在屏状核内特定区域,参与特定的大脑功能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颖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 【岐黄养生每日一问】科学聆听四步法之三意识引导#岐黄养生#厚道甘肃

    |编 辑:刘亚妮|责 编:刘兴存|监 制:常毅博 姚宏伟|总监制:王来林点击下方,安装“新庆城”,关注我们哟!

    2025-05-18 08:00:00
    0
  • 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儿科总护士长王芯:一袭白衣燕帽,34载使命与医院共成长

    人物名片王芯,女,中共党员,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儿科总护士长,PICC及新生儿专科护士、儿童健康指导师训练师,兼任山东省护理学会新生儿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护理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4年来,她一直坚守儿科一线,熟练掌握各种疾病的护理及操作技能,胜任儿科各项危重症的抢救,成功救治了无

    2025-05-12 09:51:00
    0
  • 沈阳这个区发布净空通告!

    尊敬的市民朋友: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浑南区工作的配合与支持。因重要活动筹备需要,从5月12日零时起至5月18日零时止,以浑南区奥林匹克公园九号码头为中心(经123.44689697,纬41.74752116),半径500米范围内为净空管理区,期间将杜绝各类无人飞行器进入该区域(审批通过除外)。感谢您的理

    2025-05-11 05:52:00
    0
  •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举行庆祝“5·12”国际护士节暨表彰大会

    5月8日,在第114个“国际护士节”即将来临之际,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举行了庆祝“5·12”国际护士节暨表彰大会,医院党委书记安鸿志,纪委书记兼工会主席赵莉,副院长张明利、赵移畛,医院各科室主任、护士长、护士代表及获奖人员、文艺汇演人员参加活动。表彰会上,张明利代表院党委向全体护理人员致以节日的问候

    2025-05-10 12:33:00
    0
  • 《地上的云朵》导演刘帼轶:用镜头留住新疆大地的真实温度

    “在新疆大地上,有一种神奇的真实力量,深深打动了我。”纪录电影《地上的云朵》导演刘帼轶,因为拍摄这部电影而第一次来新疆,就被深深打动。5月7日《地上的云朵》在全国影院上映,越来越多人通过电影,了解了新疆棉农真实的生活,触摸到一幅生动的新疆风情画卷,也真切感知到一群纪录片人对真实的执着追求。用“透明”

    2025-05-10 12:24: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