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日报社百名记者走基层|将中医药智慧与民俗文化匠心融合 巧手做香囊 浓情迎端午

扇形香囊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佩戴香囊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进入农历四月,我市街头巷尾,带有端午元素的香囊、五彩绳等摊位陆续增多,人们纷纷提前选购香囊祈福平安健康。随着时代进步,制作香囊也大多由机器代替了手工,但仍然有一些手艺人坚持纯手工制作,用一双巧手为这个传统老行当释放别样的光彩。

农历三月开始忙

香囊一做百余个

在市城区车站路南段,有一位86岁的王玉珍老人,她每天都会推着自己的三轮车,车上挂满各式各样的纯手工香囊,独特的手艺、精巧的做工,不时吸引路过的市民围观问询。

5月19日,记者在街头寻到王玉珍老人。未至眼前,幽幽香气便扑鼻而来;走到跟前,各式各样的香囊色彩鲜艳,令人爱不释手。

“这些香囊都是您自己做的吗?真漂亮啊。”

“是的,都是我自己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 满头银发的王玉珍由于岁数大了,听力有所下降,牙齿也掉了几颗,可是眼睛炯炯有神。

“每年一进入农历三月,我就开始制作香囊了。”王玉珍说,由于是纯手工制作,一个月时间差不多能做百余个,这样就能保证农历四月初上街售卖。经过攀谈,了解到她是卧龙区卧龙岗街道彭营社区人。她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出了家门就是车站路,这里川流不息,人员密集,就一直在车站路南段摆摊。

“我们那个年代,年轻人都会做针线活儿。”王玉珍回忆说,纳鞋底、做鞋垫、做虎头鞋都是年轻时候学会的,后来就做点到街上售卖补贴家用,没想到这些纯手工制品很受欢迎。

2017年,一番对话让王玉珍萌生了做香囊的打算。“大娘,你这手艺真好,咋不做点手工香囊呢,现在端午节想给孩子们买个手工香囊很难,儿时家里老人亲手做香囊挂在脖子上的记忆至今令人回味难忘。”

于是,年过七旬的老人开始学做香囊。“刚开始学做香囊时,我先买来现成的,比照着人家的做。”王玉珍说,自己有针线活基础,上手就快一些,刚开始3天才能做一个,练习了差不多半个月时间,终于能拿得出手了。经过七八年的历练和积累,如今她做的香囊品类有20余种,做工和巧思越发精进。

“每年端午,人们都会来找我购买香囊,看着大家选到称心的款式,高兴地夸赞道谢时,心里美滋滋的。”王玉珍笑着说,一年做一次,一忙两三个月,因为喜欢也不觉得活儿累,孩子们都在外面打工,我也不能让自己闲着,这也算老有所乐吧。

街头售卖

端午香囊香料

独特的南阳味道

说起制作香囊的流程和手艺,王玉珍老人立马来了兴致,娓娓道来。

“制作香囊融合了布艺、传统中医药与民俗文化。”王玉珍说,南阳端午节香囊的香料配方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使用的核心香料是苍术与白芷,苍术具有祛湿健脾、驱虫防病的功效,白芷能散寒止痛、通窍醒神,两者搭配使用,形成香囊的基础药性。辛夷是南阳香囊的标志性成分,可散风寒、通鼻窍,增强香囊的芳香气味。另外,南阳作为全国最大的艾草产销基地,香囊中普遍加入艾叶,驱虫辟邪、温经散寒。

制作香囊时,首先要选好布料,一般用的是棉布、丝绸,再到药店选择正规香料,接下来就开始裁剪缝制了,其中的每道工序都考验手艺和耐心。“用剪子剪出各种纸样,按纸样剪出对称的两片布料,之后用针线缝合成袋,一定别忘了留一个小口,以备填充香料、棉花,待香囊饱满后,再完全缝上,就基本做成了。最后,再进行各种装饰,如加上亮片、珠子、流苏等,一个香囊才能完美呈现。”

记者看到,王玉珍老人的三轮车四周,悬挂着搬脚娃娃、十二生肖、金瓜、仙桃、金鱼、蝴蝶、鸡心、扇子等各种造型的香囊,五颜六色,煞是好看,微风吹过,香囊随风摇曳,芳香四溢,传统文化之美瞬间涤荡人心。

“这个扇形香囊造型真别致,颜色搭配得也好,多少钱一个?”

“一个8块,两个14块。”

“真香啊!这就是特有的端午香囊味道。”市民叶女士爱不释手,当即购买了两个,准备送给自己的孙子。

生肖马香囊

心怀感恩老有所为

让生活更有意义

交谈中,看时间已是11时30分,附近一家粥店的姑娘为老人送来一份粥和烙饼。“老人家不容易,满头银发还在坚持做手工香囊,每天在附近街口等待需要的顾客,只要看到她在这里,我们都会免费送上一份爱心粥。”

“我86岁了,不会使用手机,卖的香囊只能收现金,遇到没现金的,我离哪个店铺近,就让扫哪个店铺老板的二维码。”王玉珍说,附近的人对她都很照顾,“我心里知道大家对我的帮助,很感谢他们。”

今年端午,是王玉珍老人制作香囊的第八个年头,由于是纯手工制作,用料足、质量好,在附近小有名气。

市民李女士也专门过来给孩子买香囊。“王阿姨的手艺好,5年前我就在这里给大儿子买香囊,现在有了二宝,俩孩子的过节香囊还得来这儿买。”李女士一边展示着心仪的香囊,一边对记者说,端午节给孩子们佩戴香囊、五色线,不仅为图吉利佑康顺,“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更是对民俗文化的一种传递和认知。

“看到大家喜欢我做的香囊,心里挺自豪的。”王玉珍说,趁自己身体还硬朗,只要有人需要,端午节她会一直把香囊做下去。等天凉了,就做鞋垫、虎头鞋、虎头靴,让自己每天都有事情做,生活才有意义。

一枚香囊,承载着中华民族避秽纳吉的朴素智慧,更是手工艺与中医药文化的活态传承。86岁的王玉珍老人,78岁时才开始学习制作香囊,让自己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市民朋友,端午将至,您也不妨亲手制作一枚香囊,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传统老手艺在药香中焕发新生。

全媒体记者 李辉 文/图

编辑:辛灵飒 初审:王冰 终审:王笑荷

相关文章

  • 南阳日报社百名记者走基层|将中医药智慧与民俗文化匠心融合 巧手做香囊 浓情迎端午

    扇形香囊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佩戴香囊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进入农历四月,我市街头巷尾,带有端午元素的香囊、五彩绳等摊位陆续增多,人们纷纷提前选购香囊祈福平安健康。随着时代进步,制作香囊也大多由机器代替了手工,但仍然有一些手艺人坚持纯手工制作,用一双巧手为这个传统老行当释放别样的光彩。农历三月开始

    2025-05-22 08:19:00
    0
  • 取个快递,17万没了

    诈骗又出新手段!收到这种快递短信千万警惕否则可能损失惨重一起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一条快递短信骗走17万收到取件码短信却取不出快递?近日,北京市民董大爷在家中收到一条快递到达驿站的短信,可他凭借取件码却取不出快递,于是拨打了短信上的电话号码询问情况。图片来源:平安北京电话接通后,对方只字未提快递事宜,

    2025-05-20 10:51:00
    0
  • 重点项目建设一线行|南阳国际家纺产业园开园投产——金梭银线织锦绣

    图为南阳木兰花家纺公司各条生产线马力全开,工人们加班加点赶制订单。全媒体记者 王鸿洋 摄  全市首个采用“代建+租赁回购”模式建设的工业企业“退城入园”重点项目;  采用太阳能发电、污染物零排放等清洁生产技术和全流程智能化控制系统进行生产,推动我市形成织造、染色、家纺缝纫等绿色生态纺织全产业链条; 

    2025-05-20 08:52:00
    0
  • 肃南:肃南裕苑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打造幸福晚年新家园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养老有依,幸福可期。”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服务成为民生关切的焦点。肃南裕苑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应势而生,为老年人构建起温馨舒适的生活港湾,诠释着“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民生温度。近日,记者在位于张掖市肃南裕苑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内看到,中心处处洋溢着温暖祥和的氛围。棋牌室里,老

    2025-05-19 09:42:00
    0
  • 河南一工程耗资650亿元?官方回应:不实信息

    近日,河南省南阳市网信办接到网民举报,某平台账号“南阳萌瓜直聘”发布视频称“南阳又一工程耗资650亿元,根本干不完”。经向有关部门核实,此信息为不实信息。目前,该视频已删除。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个别网络账号故意散布谣言属于违法行为。网信部门在此提醒广大网民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不随意转发未经核实的网

    2025-05-11 17:31: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