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京建构建“四位一体”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锻造高精尖技能人才队伍

近年来,云南京建轨道公司在工学矛盾突出、培训资源紧缺等现实难题面前,确立了“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构建“四位一体”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锻造高、精、尖技能人才队伍,技能人才数量与质量实现双提升。

创新“培训+”生态体系 构建产教融合新范式

云南京建轨道公司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干”原则,将业务技能培训和技能竞赛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司级劳动和技能竞赛,实现培训与竞赛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累计培育出3名昆明市技术状元,14名技术标兵;5名滇中新区技术状元,10名技术标兵。

发挥城市轨道特色资源优势,深化产教融合,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将自身业务技能培训纳入产教融合体系。积极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项目,不断丰富“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相结合。先后与各大专业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形成人才互通、学科设置、技术交流深度融合的“捆绑式”合作模式,实现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和“1+1>2”的协同效应,并成功入选云南省第三批产教融合型企业。

构建“虚实结合”实训矩阵 打造智慧教育新高地

高度重视实训基地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完善设施设备,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建设有车辆、信号、弱电、供电、机电等专业的室内外实训场地共10余处,总面积超700平方米,实训工种覆盖调度员、通信工、接触网工、电工、钳工等,使技能培训与生产需求相匹配。同时,在大漾田车辆段综合楼设有理论培训教室6间、电教室1间、报告厅1间,可容纳500余名学员进行理论培训及考试。

针对专业多、面广、人员分散、培训组织困难等问题,公司结合各层、各专业人员素质和能力提升需求加大现状,改变以往传统的现场集中讲授、集中教学等方式,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搭建OA线上培训平台,累计开发标准化课程173个,形成总时长超5300分钟的知识资源库,员工可随时随地通过电脑端、手机端进行学习,让学习培训更加方便、便捷。

借助线上培训平台,打破“各自为战”的封闭、割裂育人环境,积极拓展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通过“必修+选修”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水平。

打造覆盖全员考评体系 树立行业新标杆

同时,公司聚焦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员工需求为导向,加快资源整合,扎实推进自主评价体系建设,逐步完成从培训到认证的全链条闭环。

目前已取得29项工种的职业技能自主认定资质,实现轨道交通全工种技能等级自主认定,认定覆盖率为100%,通过率87%,一线生产员工持证率100%。其中,高级工及以上占比突破35%,并成功申报成为云南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轨道列车司机职业技能鉴定站”,打破了自2018年以来省内轨道列车司机技能等级“无处可考、无证可取”的局面。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杨文爽

编辑:姜蕾

审核:段寅彬

二审:陈唯一

终审:彭德光

相关文章

  • 云南京建构建“四位一体”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锻造高精尖技能人才队伍

    近年来,云南京建轨道公司在工学矛盾突出、培训资源紧缺等现实难题面前,确立了“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构建“四位一体”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锻造高、精、尖技能人才队伍,技能人才数量与质量实现双提升。创新“培训+”生态体系 构建产教融合新范式云南京建轨道公司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干

    2025-04-21 16:54:00
    0
  • 云南山泉第五届云水文化节开启 连接美好生活焕新多彩篇章

    与其等风来,不如追风去。4月20日,云南昆明生机盎然的春风中,青啤集团云南大山饮品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吴益彬,云南广播电视台康旅频道总监胡建飞,云南春晚传媒有限公司金融事业部主任张霞,青岛啤酒云南省办总经理夏新华,昆明雪兰牛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安保森,共同击响同德昆明广场舞台中央的巨型龙鼓,在

    2025-04-21 15:56:00
    0
  •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调查②:成果转化,如何提升效能下“金蛋”?

    成果转化,如何提升效能下“金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调查②漳州龙海程溪镇种植基地,金灿灿的菠萝散发出浓郁的芳香,福建农林大学教授秦源俯身观察植株,神情专注。深耕植物生殖发育研究20余年,秦源率领团队破译菠萝、百香果等作物的“花果密码”,助力农业增产。秦源用实验室的“金钥匙”开启乡村振兴的

    2025-04-21 09:05:00
    0
  • 大国重器飞天背后,有一位上海航天的“老法师”

    大国重器飞天的背后,离不开许多身怀绝技的航天工匠,其中就有一位来自上海的“老法师”王志江。47岁的王志江是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特级技师、高级工程师。1997年毕业至今,他一直奋战于空间推进系统研制一线,从事关键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参与了载人航天、月球及火星探测、运载火箭和卫星等重大工程,带领团队高质量、

    2025-04-21 06:56:00
    0
  • 高质量就业助推西藏农牧民幸福生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西藏人权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中显示,西藏农牧民转移就业人数从2012年的45万人增至2024年的64.8万人。2024年,西藏农牧民转移就业劳务收入达到71.55亿元。这一数据背后,是西藏通过高质量就业实现农牧民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更揭示了“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

    2025-04-19 18:27: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