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教亲历八闽蝶变 著书推介“魅力福建”

连日来,国家会议中心内人潮涌动——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此举行。在琳琅满目的书海中,福建展区的新书《魅力福建》格外引人注目。这本书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内容和精美的装帧设计,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

6月18日,《魅力福建》的作者,厦门大学美籍教授潘维廉(William N. Brown)亲临图博会现场,为新书揭幕。

新书有何特点?其中蕴含哪些故事?在京期间,潘维廉接受福建日报记者专访,分享了创作背后的心路历程,并讲述了多年来在福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点击查看视频报道

“我写过不少书,但从未有一本像这本一样美!”捧起散发着墨香的新书《魅力福建》,潘维廉对书籍的整体呈现,尤其是封面设计赞不绝口,连称“没想到”。他指着封面上的“福建”二字介绍道:“福”字左上方点缀着茶叶,下方是玉女峰剪影,右上方融合了闽南建筑的燕尾脊、建瓯灯笼与德化白瓷元素,下方则以土楼形象为底;“建”字左侧描绘了妈祖形象与海浪纹饰,右侧则融入了泉州东西塔、福州罗星塔等福建名塔元素。

不只是设计,全书字里行间同样饱含浓郁的“福建味道”——该书分十个章节,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福建“九市一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历史人文和发展成效。创作所需的积累,得益于潘维廉在福建长期生活的浸润。书的序言即以“我的第二故乡福建”为题,记录了他与这片土地的结缘故事,也展现了福建的独特之美。

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台湾的工作经历,为潘维廉播下了热爱中国文化的种子。1988年,时年32岁的他举家迁居厦门,成为厦门大学一员,从此扎根鹭岛。他首先在厦大潜心学习中文,不到一年时间,便踏上管理学院讲台,开启了执教生涯。

时光荏苒,近四十年岁月流转,潘维廉已成为厦门首位外籍永久居民,并持有福建省首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数十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八闽山水,亲身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

谈及福建蝶变,潘维廉感慨万千。他向记者回忆,1993年购入一辆面包车后,便从当年7月起驾车走访福建各县;第二年,又携家人完成了首次环中国之旅。2019年,距首次环游整整25年后,他再次踏上环游中国的征程。两次跨越时空的旅程对比,让他深切感叹:“中国的变化实在太大了!”

福建的巨变,正是中国飞速发展的生动缩影。潘维廉以交通为例称,多山地形极大制约了福建的交通建设,当年环游中国归来,印象最深便是福建崎岖难行的山路。“那时从厦门开车到武夷山足足要35个小时。”他说道,“如今仅需五六个小时,而坐高铁最快3小时不到即可抵达。”

点击查看视频报道

飞驰的车轮丈量着时代的变迁,而巨变远不止于基础设施。在潘维廉眼中,“最重要的变化还是人的思想。”他坦言,三十多年前,许多学生渴望出国且不愿归来,如今的情况已大不一样。当年,他虽然坚信中国能发展起来,但预计需要半个世纪的时间。令他惊叹的是,翻天覆地仅用了二三十年——发展惠及城乡,即便偏远农村,百姓生活亦焕然一新。他感慨道:如今每次出国,都恍若置身20年前的世界。

跨越东西方的双重经历,赋予潘维廉观察中国发展的独特视角。 他撰写了20多部与中国息息相关的著作,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生动声音与这片热土的真诚代言者,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和中外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荣膺中国政府友谊奖、福建省荣誉公民、厦门市荣誉市民等称号,并获评“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虽已踏遍中国所有省份,福建仍是潘维廉的“最爱”,他行走于闽山闽水间,潜心采集资料、访谈众生,写下百万字手记,拍摄数千张照片,笔耕不辍推介福建。此次推出新书,亦是希望让国内外读者以书为媒,了解福建、爱上福建,进而走进福建。

“通过潘维廉教授这位‘福建通’的笔触和镜头,世界各地的读者可以透过福建这扇窗口,看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一个开放包容、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中国。”出版方代表评价道。

相关文章

  • 全球最快!国产高铁CR450“过于先进不便展示”

    近日在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最吸引眼球的就是“复兴号”家族的新车型CR450。去年年底,中国自主研制的CR450动车组样车发布,样车多项主要技术指标国际领先。据了解,经过半年左右的系列试验,目前CR450试验速度已经达到时速450公里,意味着给未来时速400公里运营留出了空间。在速度提升的同时

    2025-07-12 07:42:00
    0
  • 中国海警依法驱离日非法进入我赤尾屿领海船只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刘德军表示,7月9日,日“瑞宝丸”号渔船非法进入我赤尾屿领海,中国海警舰艇依法对其采取必要管控措施并警告驱离。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我们敦促日方立即停止在该海域的一切违法活动。中国海警将持续在本国管辖海域内开展维权执法活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微信编辑:魏国峻

    2025-07-11 18:23:00
    0
  • 2024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超4亿吨

    记者从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了解到,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持续攀升,2024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超过4亿吨,回收价值约为1.34万亿元。根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的统计数据,2024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4.01亿吨,同比增长6.5%。其中,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量达2.2亿台,创历史

    2025-07-10 09:49:00
    0
  • 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财政知识体系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财政工作,《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多篇著作对此作出深刻论述。比如,《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指出:“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服务实体经济,防范

    2025-07-09 15:22:00
    0
  • 刚刚!辽宁大连发生地震!

    #地震快讯#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07月09日09时12分在辽宁大连市普兰店区附近(北纬39.41度,东经122.16度)发生3.3级左右地震,最终结果以正式速报为准。( @中国地震台网 ) 来源:@中国地震台网

    2025-07-09 14:44: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