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原木,承载童心无限想象;一次劳动,传递最暖人间敬意。近日,一场以“童心造物·劳动工坊”和“匠心传承·致敬最美劳动者”为主题的特色劳动教育活动在永昌县第三幼儿园开展,孩子们化身“小木匠”,在传统木艺中探索成长,以童真匠心献礼平凡劳动者。

活动室内,孩子们头戴护目镜,手持圆角砂纸,在教师的引导下专注打磨松木块。从设计轮廓到组装拼接,从雕琢纹路到抛光成品,孩子们用安全环保的工具体验木工全流程。木屑纷飞间,充满童趣的笔筒、憨态可掬的动物木偶、创意拼装的立体拼图逐渐成形。“每一道工序都是学习!”永昌县第三幼儿园园长赵艳说,活动以“做中学”为核心理念,通过真实触感激发儿童五感发展,在动手实践中培养手眼协调能力与专注力,更在立体建构中启蒙空间思维。

“这块木头要斜着嵌进去!”孩子们围坐在工作台前,反复调试着木料的榫卯结构。教师以传统工艺为引,讲述匠人智慧,让孩子们在拼接中感受“毫厘之差定成败”的严谨态度。当稚嫩的小手紧握木槌敲下第一颗钉子,当散落的零件最终组合成完整作品,劳动的价值与坚持的意义悄然扎根心田。“我要把笔筒送给保洁阿姨,她每天扫地非常辛苦!”活动将劳动教育与感恩教育融合,孩子们将亲手制作的木艺作品赠予身边的劳动者,用童真致谢平凡坚守。
“劳动不是机械重复,而是思维与文化的传递。”永昌县第三幼儿园负责人表示,木工坊既是技艺课堂,更是文化载体。通过让孩子们接触传统工艺,将工匠精神转化为可触摸的教育场景,让“精益求精”“尊重劳动”的种子在敲打声中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