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下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三院”)第三期医联体工作会议在南医三院连州医院(连州市中医院)召开。会议汇聚了广东省骨科医院医疗集团成员单位领导、专家代表及连州市相关负责人,围绕医联体建设、学科能力提升及药械管理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共谋区域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7月25日下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第三期医联体工作会议在南医三院连州医院召开。黄滢 摄
覆盖广东14个地市并辐射湘赣黔藏青等省区
医联体建设成效显著
自去年12月首次南医三院医联体工作会议召开,到今年4月成立广东省骨科医院医疗集团,南医三院始终践行“合作、共赢、创新、发展”的初心,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在规模扩容上,成员单位从首次会议的“两家医院、五个院区、三个专科联盟”拓展至如今21家,覆盖广东14个地市并辐射湘赣黔藏青等省区,形成“医疗集团+合作院区+专科联盟”立体网络,让当地的患者能更便捷地享受到跨区域的医疗资源。
在技术赋能上,累计开展新技术近百项,连州分院开展首例微创胸腔手术、“腔镜下结肠切除术”、“3D技术辅助右膝关节手术”、“肌骨超声”等新技术11项,让当地患者无需远赴大城市就能接受高难度手术;东源合作院区泌尿外科业务收入增长43%,从侧面反映出当地患者对家门口优质医疗服务的认可,真正实现“大病不出县”。
在人才共育上,南医三院共派驻管理骨干12名(含5名院领导)、常驻专家22名,柔性专家61名,接收各成员单位进修57人,举办学术活动30余场,为基层锻造“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持续为区域医疗事业注入内生动力。
“我们要以此次会议为号角,继续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精神,将医联体打造成服务百姓健康的‘连心桥’、深化医改的‘试验田’。”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党委书记胡海源表示,展望未来,要坚持目标引领,深化医疗集团建设,重点提升合作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开展更多新技术、新项目,力争“常见病、多发病”在各成员单位内解决;坚持创新驱动,建设医联体大数据平台,实现检查结果互认、双向转诊一键通;完善远程会诊平台、开展远程影像、病理诊断等,让粤北山区患者看病更省心;坚持精准赋能,结合各省、各地市医疗资源分布特点和发展需求,将部门合作医院医联体建设的成熟经验进行本土化改造,重点输出“管理+技术+人才”三位一体帮扶模式;坚持使命担当,落实派驻专家考核机制,确保帮扶“真下沉、见实效”,启动“百名骨干培养计划”,为基层储备学科带头人。
打造粤北医疗合作枢纽
助力区域均衡发展
南医三院副院长、连州市中医院院长张群介绍,连州作为会议承办地,通过搭建国内专家与各医联体单位的交流平台,充分展示了连州分院区在医联体建设、学科发展等方面的成果,助力连州成为粤北地区医疗合作的重要节点。
张群还提到,会议聚焦学科能力提升、药械管理等核心议题,来自各地的专家和合作单位分享实践经验,连州可直接吸纳先进理念,尤其是在骨科、康复科等重点专科建设及药械规范化管理上获得新思路,这将直接提升当地医院的诊疗水平,惠及更多粤北山区群众。
近年来,连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纵深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13家省市级医院建立结对帮扶关系,19个“名医工作室”落户市属医疗机构。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医疗人才培养、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付出诸多努力,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县域内住院率92.2%,全省排名第3,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
“连州市委、市政府将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支持医联体建设和广东省骨科医院医疗集团的发展,全力为各位专家开展工作创造最优条件。”连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戴少枚表示,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及各合作单位的战略合作,携手共进,全力推动粤北山区医疗卫生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地造福连州乃至“三连一阳”地区的人民群众。
会议期间还为广东省骨科医院医疗集团新成员单位授牌,并为新管委会、专委会成员颁发证书。通过合作单位工作汇报及分组讨论,各成员单位进一步密切联动,未来将更高效地推动资源下沉与技术协作,让粤北山区医疗服务更优质、更高效。

会议为广东省骨科医院医疗集团新成员单位进行了授牌。黄滢 摄

会议为新管委会、专委会成员颁发证书。黄滢 摄
下一步,连州市中医院将重点推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拓展服务与优化管理工作。以骨科、康复科为核心,融合中医特色建设优势专科群,加强与南医三院本部对接提升诊疗水平;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通过专家坐诊带教和人员进修,夯实医院“造血”能力,力争三年内培养一批带不走的骨干人才;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升级服务,探索“中医药+文旅”等跨界路径,补齐科研短板,力争成为区域医疗标杆,让粤北山区百姓的健康更有保障。
撰文:黄滢 通讯员 叶丽华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黄滢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