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简牍博物馆:如何让冷门不冷、绝学有继?

    【来源:新华网】新华社长沙4月8日电 题:长沙简牍博物馆:如何让冷门不冷、绝学有继?新华社记者张格、戴斌【博物馆故事】约18年前,它作为国内首座以简牍为专题的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彼时,简牍还被视为“冷门绝学”,参观者寥寥。时光流转,“冷门”变“热门”。2024年,长沙简牍博物馆接待观众近百万人次,创下

    2025-04-08 16:40:00
    0
  • 中央媒体看辽宁丨人民日报:辽宁省博物馆创新展陈唐宋名画 走入《洛神赋图》的数字画境

    《洛神赋图》展示区域。辽宁省博物馆供图洛水河畔,一仙子高梳云髻,凌波微步,衣袂飘飘,款款而至……这段奇妙的文化之旅,并非来自专业的3D影院,而是辽宁省博物馆推出的沉浸式数字展览“唐宋风华——数字画境中的艺术世界”(以下简称“唐宋风华”)。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辽宁省博物馆创新展陈形式,让观众“走”进古代

    2025-04-10 07:11:00
    0
  • 重庆推动红岩思政体系改革,打造标志性成果

    新重庆-重庆日报 首席记者 韩毅在烈士墓前广场,黄白菊花组成的“祭”字,庄严肃穆;8个花篮整齐排列,簇拥着“一一·二七死难烈士之墓”墓碑,满含无尽哀思……市民手持白菊,向革命先烈默哀致敬。首席记者 龙帆 摄不只清明节,在歌乐山烈士陵园,每逢周末、节假日,随处可见青少年学生手捧鲜花,祭奠先烈、参观研学

    2025-04-16 20:24:00
    0
  • 一片丝绸纹样卖出30多万元

    来源:人民日报根据苏州丝绸博物馆馆藏文物纹样设计的“福桶”。施 意摄(人民视觉)30多万元!这是在江苏苏州丝绸博物馆里,一片小小的丝绸纹样经过数字化后带来的授权收益。从一件沉睡在博物馆里的丝绸文物中解构、提取出来的小小纹样,为何这么值钱?“通过对丝绸纹样的数字化采集、解构、提取、二次创作,古老的丝绸

    2025-04-01 13:13:00
    0
  • 黑龙江一县发现侵华日军遗留炮弹

    新华社哈尔滨4月3日电(记者王君宝)近日,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普查队在推进孙吴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和文物安全巡查工作时,发现一枚侵华日军遗留炮弹。“在普查中,工作人员来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孙吴镇侵华日军地下隐蔽部,在文物本体西北侧发现了这枚炮弹,经过现场勘查初步分析,此炮弹为侵华日军遗留。”孙吴县文物

    2025-04-03 18:39:00
    0
  • 谱写守护文化根脉的历史传奇 读长篇小说《国宝》

    《国宝》/祝勇/人民文学出版社/2025年1月故宫的文物,是民族记忆中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承载着上下数千年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在烽火硝烟骤然燃起时,北平被阴霾笼罩。为护国宝周全,一万多箱故宫文物不得不背井离乡,踏上南迁之路,它们辗转多地,在艰难险阻中,演绎出一段扣人心弦、惊心动魄的传奇。祝勇的长篇小

    2025-04-08 09:19: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