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体看辽宁丨人民日报:辽宁省博物馆创新展陈唐宋名画 走入《洛神赋图》的数字画境

《洛神赋图》展示区域。辽宁省博物馆供图

洛水河畔,一仙子高梳云髻,凌波微步,衣袂飘飘,款款而至……这段奇妙的文化之旅,并非来自专业的3D影院,而是辽宁省博物馆推出的沉浸式数字展览“唐宋风华——数字画境中的艺术世界”(以下简称“唐宋风华”)。

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辽宁省博物馆创新展陈形式,让观众“走”进古代书画,沉浸式感受文物承载的厚重文脉。

化身白鹤览山河,6幅传世画作动起来

在“唐宋风华”洛水伊人区,观众可以躺在沙发上,仰望穹顶,沉浸于《洛神赋图》的数字画境。

《洛神赋图》原作传为东晋顾恺之所作,但已佚失,辽宁省博物馆展出的为宋代摹本。“我们从《洛神赋图》中提炼出元素,把曹植与洛神从邂逅到分别的故事,通过二次创作呈现在穹顶幕上,让观众沉浸在这段故事中。”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董宝厚说。

不只是《洛神赋图》。

戴上VR(虚拟现实)眼镜,便可化身白鹤翱翔天地,飞至北宋都城汴京,恰值上元节,宣德门上空彩云飘飘,瑞鹤翔舞……“看见了宋代山河,真的太神奇了!”一名观众说。

辽宁省博物馆拿出《洛神赋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秋窗读易图》《簪花仕女图》《夏景山口待渡图》《瑞鹤图》等6幅馆藏唐宋时期画作,通过超高清、沉浸式的数字空间,给观众带来一场视觉奇观。

“展览通过全息投影、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互动游戏等,不仅还原了原作之美,更再现了当时的盛景,观众仿佛在时空中漫步。”董宝厚介绍,该展览共设置了洛神赋图动画展示区、洛水伊人区、罗衣暮春区、秋窗读易区、云裳花容区等10个区域。

“沉浸式体验,极大地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代入感,让历史文化更加生动、直观,也让观众感受到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结合的魅力。”董宝厚说。

数字化应用破解文物“休眠”长、“出门”难

文物也需要“休眠”。“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每件馆藏文物都有相应的‘休眠期’,3年中仅有3个月的展览期。”董宝厚介绍。

那么,如何平衡好文物保护与观众的参观需求?数字化应用提供了策展的新思路。

远山丛树,书斋临水,院外青松叶茂,院内霜枫红叶,只见一人独坐窗前读书,书童在门外侍立……在《秋窗读易图》动画展示区,主屏幕与环境纱幕将原画情景的层级展现出来。

通过数字化展览,观众可以获取更多的文物信息,了解到更多的文物故事。“这本是南宋宫廷画家刘松年的小幅画作,但通过数字化呈现,观众可以看清楚很多结构、技法等细节,这是传统展览很难做到的。”董宝厚说,画作以全新动态的形式呈现,光影变幻烘托其韵味和意境,增强艺术感染力,进一步放大和强化作品的艺术魅力。

“赏画+互动体验”的数字化应用,则加强了展览的体验感。仙禽告瑞区的“上元节”专辑部分,观众通过手机与展厅屏幕的联动,能体验皮影戏、打铁花、猜灯谜、放花灯等古风互动游戏、“霓裳羽衣”部分可以亲手为古人绘制服饰……文物背后藏着数不尽的文化之美,值得观众慢慢体验、细细品味。

让藏品走出辽宁省博物馆,一直是董宝厚的心愿。“有了数字化呈现手段和数字化展厅,我们可以在全国各大博物馆巡展,让各地观众在家门口欣赏辽宁省博物馆的珍贵馆藏。”董宝厚说。

从展览数字化到数字化展览,让观众更好地与历史对话

近年来,辽宁省博物馆不断探索线上线下的数字化转型,让文物“动起来”“活起来”。

在“青花清韵——元青花瓷器展”现场,立着一件三维数字展示器。观众只需轻点触摸屏,一件件珍藏在其他博物馆的元青花瓷器就出现在屏幕上,观众不仅可以通过屏幕了解这件器物的“前世今生”,还能360度随意翻转、缩放瓷器,查看局部细节。

在“和合中国”特展中,观众还能置身于数字空间,与文物近距离接触。在大型数字屏幕上,正在展出动态的《扁舟傲睨图》:近水坡岸,一叶扁舟上,艄公轻摇船桨,白髯老者稳坐船中,随着船桨不断划动,整条小舟最终完全呈现于画面。人在屏幕前,似在画中游。

“从展厅的局部、某个文物的数字化处理,到现在‘唐宋风华’的数字化全景展示,辽宁省博物馆实现了从展览数字化到数字化展览的转变。”董宝厚说,观众或在繁华市井,或在诗意山水间,切身感受文物背后的历史价值,唤起对历史的敬畏、对文化的热爱。

“数字化展览构建了观众与历史的对话场景,文化与科技的‘双轮驱动’,更勾勒出了文博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广阔前景。”辽宁省博物馆馆长王筱雯说。

相关文章

  • “村超”二维码实名预约系统正式启用!

    广大游客、球迷、观众:为给大家提供更加安全、有序、舒适的观赛环境,提升观赛体验,经贵州村超组委会研究同意,在“7.26”村超赛事重启期间将正式启用村超二维码预约系统,全面实施实名验证入场。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预约对象广大游客、球迷、观众,村超赛事演员、志愿者、啦啦队员。二、预约时间预约时间:7

    2025-07-25 11:56:00
    0
  • 2025数字丝路发展论坛丨泉州:拥抱AI“智造”浪潮

    在纺织车间的流水线上,5G机器人自如穿梭;在跨境电商的运营中心,AI大模型精准匹配全球订单;在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内,智能算力如潮水般涌动……当数字丝路穿越千年海港,当智能算力注入制造基因,泉州,这座以“晋江经验”闻名的民营经济大市,正以人工智能为笔,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2024年,泉州市数字经

    2025-07-24 10:11:00
    0
  • “数智海丝看泉州” 媒体主题采访团走进石狮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将于7月24日在泉州举行。7月22日下午,“数智海丝看泉州”媒体主题采访团走进石狮,中央、省、泉州市主流媒体及国内外网红共70人齐聚石狮,共同聚焦数字经济与海丝文化融合发展。采访团一行深入信泰(石狮)科技有限公司、石狮市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六胜塔、林銮渡等地

    2025-07-23 12:05:00
    0
  • 抗战馆主题展览观众突破10万人次

    本报讯(记者 崔毅飞)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了解到,截至7月19日,“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观展人数已经突破10万人次。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安排,“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

    2025-07-21 07:36:00
    0
  • 【视频】探索人工智能,感悟革命精神,感受非遗文化!苏澳大学生苏州体验之旅精彩纷呈

    聆听人工智能专题讲座,参观苏州革命博物馆,探访苏州丝绸博物馆……7月19日,“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2025澳门大学生江苏实习实践计划的30余名苏澳大学生,在苏州开启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探索体验之旅。未来已来!探索人工智能旧事与变革当天上午,中国人民大学苏州人⼯智能学院高级工程师、前IBM中国开发中⼼新兴

    2025-07-20 15:41:00
    0